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萨特是一位融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于一体的大师。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人道主义,这是自始至终贯穿在萨特小说创作中的一条中枢神经。萨特存在主义小说敢于揭示世界的荒诞性,表现出作家对人类命运的关怀。而其存在主义哲学的偶然性思想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小说的批判性。但作为透视荒诞世界的一面麾镜,萨特的存在主义小说仍具有警示作用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存在主义电影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理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存在主义电影泛指主题或具体议题指涉存在主义哲学命题,或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物象形态等能引起存在主义哲学思考的电影;萨特的存在主义哲理剧(也称"处境剧"、"境遇剧"等)是身兼哲学家、作家、社会活动家等多重身份的让-保罗·萨特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与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相结合的产物。它们都既可作为哲学论述图释性的例证,亦可作为检验哲学命题的批判性工具。  相似文献   

3.
基于萨特的存在主义自由观和默多克文学作品《独角兽》中的自由观的共性,深度分析艾丽丝.默多克小说中的自由和他者、自由选择与处境、自由与悲剧三对术语的关系,以期阐明小说中造成人物个人悲剧的原因,同时也能够加深对默多克的悲剧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5.
"恶心"是一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荒诞的世界和无意义的人生的一种感受,也是人对于这个物化了世界一种挣扎与抗争.萨特以这样一种感觉深刻地表现出西方现代人精神家园丧失后的焦虑和无奈.  相似文献   

6.
萨特的作品因其对自由的探求,对人性的张扬和对政治的介入而独放异彩,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响。《恶心》这部日记体小说是当代存在主义文学的先声之作,其影响极为深远。文章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解读,并分析了萨特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7.
萨特以其哲人思维思考了个人的自由及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个问题,并在其境遇剧《间隔》中为我们展现了来自自我与他人的种种禁锢,为人类指引了一条自救自新之路。实际上,这也正是《间隔》所包含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对存在主义进行历史脉络的梳理,目的就在于以历史和客观的态度,去研究和总结占据一定历史地位的存在主义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体系是开放性的,不断发展的,绝不能将其看成封闭的和一成不变的,分析萨特的存在主义思想,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从人的本质学说、历史观、自由观、异化理论这四个方面对萨特的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进行比较,二者相通之处很多,差异也在所难免,但对于生活在当今时代人类的巨大意义和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10.
在《土生子》中,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别格的生存环境、凶杀行为以及其心理特征向读者展示了一位黑人青年如何在社会狭小的生存空间中通过近乎变态的行动展示自由并且最终承担责任的悲剧故事.别格的人生经历很好地体现了萨特存在主义的要义: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承担责任,因而作者塑造了一位萨特式的人物.  相似文献   

11.
罗琳在塑造《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时表现出了哲学家的睿智,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对罗琳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伏地魔和哈利.波特的出生背景相似,之后却形成了迥异的性格。根据萨特的观点,出生以自在的形式存在,而品质却由自为所决定;通过选择,自为不断地否定自身,逐步形成特定的品质。伏地魔的残忍、诡秘、霸道,哈利.波特的勇敢、爱和责任心都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而逐渐定型并得到强化的。人物的选择造就了其性格品质,这恰好印证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相似文献   

12.
王子复仇的故事在莎士比亚与萨特的笔下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他们将自我对世界的理解、认识加诸自己的主人公身上,使之形成对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哈姆雷特与俄瑞斯忒斯从复仇计划的形成、复仇过程以及复仇的后果几个方面,来阐释人文主义者的莎士比亚与存在主义者的萨特在美学见解、戏剧冲突、人物性格及其结局等方面的差异,从而达到对这两位艺术大师的独特性的把握  相似文献   

13.
《小城畸人》是舍伍德·安德森的代表作。作者通过对俄亥俄州温士堡镇上各色畸人的生存环境和心理状态的描写,揭示人们不满现实,向往个人自由的精神状态。本文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从萨特的"世界是荒诞的""存在与虚无""自由选择和责任""他人即地狱"等论点,分析了存在主义在该小说中的体现与运用。  相似文献   

14.
萨特名剧《禁闭》通过对地狱的戏剧性虚拟与对他人的戏剧性改写,在不断展开的戏剧过程之中表达了《存在与虚无》讨论人与人关系的基本观点和概念,从而使“他人就是地狱”这一主题蕴涵具有着高度的哲理性,显示出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5.
萨特以自己的存在主义哲学为立论基础,建立了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观。他将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对马克思主义进行解读,目的是为了超越马克思主义。对萨特存在主义中的马克思主义观我们要合理评价,因为这种理论既不是马克思主义,也不是资产阶级思想,但有其一定的合理意义。  相似文献   

16.
哲学作为具有统领性和整合性的学科,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日常行为具有重大的实用价值。萨特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学说等思想,对于大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对于指导大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巨大指导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哲学对人生的重要性,了解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尤其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让当代大学生们能够从存在主义思想中获得人生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索尔·贝娄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美国主要的小说家,其代表作<赫索格>被认为是他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小说体现了主人公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执着追寻以及他对人类真正存在的最终理解.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揭示这种思想在赫索格身上的体现及贝娄对人类及其存在意义问题上独特的理解,可以给予物质富裕而精神存在危机的现代人,尤其是现代知识分子以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8.
萨特存在主义哲学观及其体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让-保罗·萨特(1905—1980)始终处在存在主义的浪尖上,关切地阐述着人类的存在和自由之迷,从而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性人物。萨特在近半个世纪的思想历程中所形成的哲学体系始终贯穿着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特别地将人的存在、人的自由作为中心论题加以展开,进而探索人生的孤独、烦恼等各种论题。本文重点阐述了萨特的哲学观极其在文学作品、个人实践等方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学派。存在主义集大成者——萨特,试图用自己存在主义流派的相关理论和观点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重新做出补充和发展。虽然有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合理之处,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存在的不足。但是,纵观整个萨特的对马克思所做的改造,本质上仍然是存在主义的而不属于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20.
罗琳在塑造《哈利&#183;波特》系列小说的主要人物时表现出了哲学家的睿智,而萨特的存在主义可以对罗琳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度解读。伏地魔和哈利&#183;波特的出生背景相似,之后却形成了迥异的性格。根据萨特的观点,出生以自在的形式存在,而品质却由自为所决定;通过选择,自为不断地否定自身,逐步形成特定的品质。伏地魔的残忍、诡秘、霸道,哈利&#183;波特的勇敢、爱和责任心都是通过一次次的选择而逐渐定型并得到强化的。人物的选择造就了其性格品质,这恰好印证了萨特的哲学思想:存在先于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