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科学发展,建设宜居型城市。政府环境行政的不足决定了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吸纳最广泛的公众参与其中,生态环境的公共性使得城市公众有可能协调一致行动,以绿色生活方式促进家庭、社区、社会层面的生态环境改善。政府应当更加完善有关公众参与的法律和政策,为公众参与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现实渠道和切实保障;城市公民应自觉培养生态可持续性行为习惯,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自律、监管、建言献策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民族的事业,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生态文明是人们反思工业文明纠正传统发展观的必然选择,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发挥公众的社会合力作用和整体功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现阶段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公众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参与能力和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以解决。只有通过全社会积极参与和不懈努力,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伟大事业的大发展。公众应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层面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发挥出公众的社会合力作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同时出台若干相关法律以及配套政策,以鼓励公众参与到生态文明中,但是,我国的公众参与在生态实践中并没有得到蓬勃发展。通过对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问卷调查发现,仍然存在公众参与热情不高、参与群体的不广泛、参与形式单一及参与高度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李春梅 《天府新论》2013,(4):97-100
公众参与认知、态度与行为是公众参与最为重要的三个变量,然而三者的关系却一直没有清晰的界定和整体的考虑。以成都市城镇居民为样本,通过1359份有效问卷的实证分析,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和路径分析等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公众参与认知对公众参与态度有显著影响作用,公众参与态度对公众参与行为有显著影响作用,而公众参与态度在公众参与认知和公众参与行为中起到完全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工业文明虽然推进了社会进步,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成为解决生态问题、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虽然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主导性作用,但是,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公众的广泛参与。因此,我们在分析公众参与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重要性及其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众参与意识影响着公众参与的程度和范围。提升公众参与意识有助于促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并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程度和效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事业进程。发挥各教育阶段在培育参与意识方面的功能,强化公众主体意识,明确公众参与权利,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众素养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等培育路径,分层次、多角度地培育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7.
张燕  刘翠芬 《阴山学刊》2011,(4):112-116
社会公众是生态消费的主体,也是推动生态消费的原动力。不同层次的公众在生态消费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有所不同,所以针对不同层次公众参与生态消费的引导和宣传也应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7,(3):63-72
生态文明建设以维护公共的生态利益为基本依归,而公众参与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持久动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公众参与已初具制度框架,公众参与的领域不断拓展,参与方式和途径不断丰富,但仍然面临公众的生态环境质量获得感不高、公众参与领域不平衡、公众参与的层次和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挑战,需要以科学理性、依法有序、积极有效作为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的基本目标,以利益相关性作为参与公众选择的基本原则,根据公共政策质量要求和公众接受性的需求程度确定公众参与的具体路径,进一步畅通生态治理的公众参与制度渠道,构建协调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9.
当前江西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因此积极树立公众参与意识,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是破解资源、人口、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就要求大力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公众参与调动实现人力、心理、社会资本的协同耦合,推动政府、企业、居民耦合协同机制的构建,充分发挥公众在环境保护、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社会的良性发展包括很多方面,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近年来,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方式屡屡被提及,我们探究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也探究如何保证环境的良性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在这项事业中有多元角色参与其中,公众是最接近而且是最具动员基础的角色之一.长江上游的环境保护以及生态屏障建设是国家顶层环境保护设计中的重要环节,研究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中的公众参与,梳理其现状、路径、存在问题,并展望未来趋势,有助于促进整个环保体系与思维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公众参与是城市民主治理的主要形式和核心内容,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和城市病的集中爆发时期,城市治理陷入双重困境.作为城市管理的单一主体,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公众急速增长的需求,公众参与城市治理的要求愈发强烈.目前,正式参与机制的形式化难以真正实现公众诉求,公众的非正式参与压力对城市治理产生的正负效应则具有不确定性,中国城市治理模式亟须转型.建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取决于立法、授权、参与途径等多个层面上的改革和创新,是城市走向善治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以H社区的参与状况为例,分析了社区参与的特点和社区参与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加强社区参与、推进社区建设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生态移民后续农业发展问题,结合西部贵滇宁3省区生态移民聚居区实地问卷调查并构建Logistic模型,对生态移民农地确权参与行为、农地转出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家庭劳动力人数、经济状况、土地经营收入占比、确权对土地权益的帮助、确权对交易纠纷处理的影响、政策及方式方法满意度等变量,是决定生态移民参与确权的主要影响因素。(2)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类型、土地经营收入占比、搬迁后经济变化、是否确权颁证、农地归属认知、是否关心流转期限等变量,是影响移民农地转出行为的主要因素。为此,建议深化移民农地制度改革,创新移民农地政策,考虑移民要素强化农地流转基础,优化农地资源配置,推进移民区农地确权流转,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公众参与机制的缺陷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广胜 《理论界》2004,(6):163-164
公众参与是城市经营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经营成功与否的关键。目前,我国公众参与还处在形式化表象阶段,其原因固然有公众的参与意识不强,但根本原因在于公众参与缺少程序性权利。必须加快为公众参与立法的步伐,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加大制度创新力度,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5.
引入公众参与是解决雾霾问题的有效路径。然而,囿于传统"官本位"思想,以及受教育水平、理性经济人角色等因素的影响,公众陷入参与意识的规避化、参与效能的离散化、参与途径的非制度化和参与过程的重结果化等困境之中。因此,寻求雾霾治理中公众参与困境的出路,政府层面包括有效利用利益杠杆,拓宽公民教育形式,创新政府实践方式和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等方式;公众层面则要以培育规则意识和提高参与理念为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孙磊  张航空 《兰州学刊》2010,(5):99-102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状况2006年的调查数据,以家庭为单位分析了女性劳动参与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女性年龄、孩子数量、家务劳动与个人收入是影响女性劳动参与状况的重要因素。女性年龄越大,劳动参与越少;当孩子数量为两个的时候,其与女性劳动参与状况并不显著,当孩子数量为一个和三个及以上时则显著;家务劳动对女性劳动参与状况有负的影响;个人收入仍然是女性劳动参与的重要原因。而与父母同住和婚姻状况则对女性劳动参与状况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北京生态城市是后奥运时代北京建设的新理念和新目标,这一理念和目标的实现需要遵循至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其中,自下而上的实现路径即公众参与是建立北京生态城市的重要方式。北京生态城市的建立离不开北京人的参与,这种参与更多的是如涓涓细流般汇入北京市民的日常消费生活当中。  相似文献   

18.
对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实证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广度、深度及规范化程度均有所欠缺。网络政治参与动机、政治表达意识及参与效能感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要扩大大学生有序网络政治参与,必须对大学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在动力;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规范意识;加强网络监管法律体系建设,保障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发展;加强各级电子政府建设,提升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效能感。  相似文献   

19.
周波 《河南社会科学》2007,15(2):162-163
退耕还林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其根本目标是国家生态安全。为实现这一目标,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然而国家的预期目标并没有实现。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因素主要有政策因素、制度因素和利益因素,因此,必须完善与创新退耕还林政策,如细化林种、完善林种认定、实行不同补偿标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  相似文献   

20.
徐璐 《江淮论坛》2010,(1):113-117
当代公众参与作为参与民主的表现,是在西方代议制民主出现危机、公民社会已经十分成熟、公众民主意识较强等背景下在西方兴起的。目前我国的立法也掀起了公众参与的热潮,这股热潮具有政府主导过多、参与效果差强人意、公众参与能力不强等缺陷。我国应以西方的经验为参考,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途径,公众参与为补充,改进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