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一、故事在乔叟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中,《骑士讲的故事》紧随《总序》之后,是全书的第一篇故事。诗人让他所创造的人物骑士叙述一个较大规模的传奇,用的是十音节双韵诗体,共二千二百五十行,情节涉及两个青年对王后之妹的爱情及其严峻的后果。这篇作品的蓝本,是薄伽丘的意大列文叙事诗《苔塞伊达》(意为“提修斯纪”,1339—1340年);乔叟据后者进行改写,采用它的基本情节,意译部分内容,直译极少数诗行,略去许多冗长的议论和描绘,补充不少优美的段落。《苔塞伊达》长达九千余行,《骑士讲的故事》约及其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2.
乔叟所写《修女长的教士讲的故事》,是诗人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分配给那位教士的一篇动物寓言.教士讲的故事,用的是英雄偶句诗体,长六百八十行.它的前五十四行,是开场白,但在开场白中说话的人,主要是旅店主和骑士,而修女长的教士仅说了两行话(第50—51行);它的后六百二十六行,就是他讲的妙趣横生的“关于公鸡和母鸡——腔得克立和坡德洛特”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剧本《两个高贵的亲戚》根据乔叟《骑士的故事》改编,有三个主要改变:增加了两条副线;把故事时间从十多年缩短为几个月;增加了决斗失败者处死的情节,从而大大提高了戏剧性,确象莎作。狄昆西和兰姆对其中莎作部分评价极高。《爱德华三世》里的莎作为两部分:国王追求伯爵夫人的几场爱情戏。文笔瑰丽,波澜起伏,曲折细腻,确象莎作;黑王子在被八倍的兵力所包围而取得胜利的那场戏。《爱德华三世》是莎士比亚另外9部历史剧情节的源头,对研究莎作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巴斯妇是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中塑造的一位兼有女权主义与反女权主义特征的艺术形象,她承载着乔叟对女性解放的期望与忧恩。  相似文献   

5.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故事讲述了31个朝圣者结伴到坎特伯雷去朝圣。途中,每个人讲一个故事,来缓解旅途的劳顿。这些朝圣者来自不同的阶层,几乎涵盖了当时的所有社会阶层。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14世纪英国的社会画卷。本文就其中的《序言》部分的写作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以下简称《故事》)的框架结构迷离复杂,是评论界颇感棘手的一个课题。一般认为乔叟没有完成“总引”提出的一百二十或一百二十四个故事的预定计划,终是一种缺陷。这类观点,在学术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进入二十世纪后,西方学者陆续以戏剧理论或希腊罗马传统释之,在一定程度上开辟了新的疆域。但是这些论述大多裹足欧洲,很难说没有一点欧洲中心论的气味,本文将结合东方传统,阐明《故事》结构为一完整的构造体系,并论述乔叟对框架结构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乔叟在《坎特伯雷故事·总引》中用了三十二行(第447—478行)描绘巴思妇人,写她的外貌、技艺、婚姻和游历,显示她敢说敢做、要强逞威的性格,给读者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诗人在《坎特伯雷故事·巴思妇人的开场语和故事》中,先让巴思妇人从详自叙对于  相似文献   

8.
《故事新编·起死》篇从创作来源上看,实际上是鲁迅先生对古代"庄子与骷髅"母题的重构,又揉合了现代风格改编而成的。《故事新编》中"庄子叹骷髅"情节框架则主要来源于清代小说《续金瓶梅》,骷髅复活、恩将仇报情节是两部作品的相同之处。鲁迅《故事新编·起死》不仅有着多重隐喻的故事内涵,而且增加了荒诞的情节与人物,成为"庄子叹骷髅"故事母题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9.
《坎特伯雷故事》与《圣经》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坎特伯雷故事》是中世纪英国伟大诗人乔叟的巅峰之作,作品在题材,框架,和内容等方面都别具匠心。朝圣之旅作为一种象征手法,暗示人的一生是灵魂跋涉的过程,最终的目标是回归上帝的怀抱。乔叟将故事蛄构和主题思想有机统一起来并赋予了《圣经》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0.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中世纪文学的瑰宝。其中的《富兰克林的故事》近年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因为这篇小说采用了比较特别的不列颠籁歌的文体形式,并且主题非常丰富,包括婚姻恋爱伦理、道德选择主题、继承权制度、人们对魔法的态度和基督教伦理观等。《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其他小说如《巴斯妇》等只关注单一主题,《富兰克林的故事》却囊括了故事集中几乎所有的主题,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进而揭示中世纪英国的社会风貌和主流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1.
英国诗人乔叟以两个青年骑士派勒蒙和阿赛特爱上同一个姑娘艾米莉的爱情悲剧故事,传达了他的"金色法则"的含义.他教导人们美德的重要性,遵守"金色法则"即可获得美德.  相似文献   

12.
被誉为“英国诗歌之父”的乔叟是14世纪英国最伟大的诗人。由于深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乔叟在早期诗歌中沿用了宫廷爱情传统,但为了反映英国宫廷的现实而对其进行了相应改写。随着文学视野的不断开拓,乔叟在宫廷爱情传统中融入了现实主义元素,对其中的贵妇和骑士的形象进行了革新。在后期代表作《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乔叟进一步超越了宫廷爱情传统的局限,以“婚姻”为隐喻表达了他对当时英国阶层矛盾的态度。乔叟在诗歌创作生涯中对宫廷爱情传统的不断重写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他个人风格形成的过程,还为后人了解中世纪末期英国社会的变革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相似文献   

13.
简论欧洲小说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文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丰富。荷马史诗和中古英雄史诗在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为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骑士传奇以想像和虚构的情节初具小说的形态;流浪汉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模式影响深远;《唐吉诃德》结合了骑士传奇的想像和流浪汉小说对人生的客观性展示的特征,标志近代小说的诞生;以《汤姆·琼斯》为代表的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形成西方小说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现实主义时期欧洲小说艺术发展到顶峰;20世纪,西方小说形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嬗变。  相似文献   

14.
作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英国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坎特伯雷故事》序诗的文本分析以及对乔叟家族与王室家族谱系历史学考证,本文认为乔叟文学创作与中世纪英语语言的发展、当时政治社会情绪高度一致,并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乔叟的成名也映证了语言文学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乔叟不仅是“英国诗歌之父”,而且为英国近代人文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坎特伯雷故事》是诗人一生创作的顶峰,两性问题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两性问题的艺术表现方面,《坎特伯雷故事》具有对话性的特点,作品中灌注了叙述者的主体意识,适当加入了一些象征、寓意的手法和动物故事。  相似文献   

16.
乔叟举起了两把利剑,同时刺向了腐朽没落的英国封建僧、俗统治阶级;他主张男女平等,颂扬妇女解放;他同情劳动人民,对他们的美德大加褒扬;他也大胆地揭露了新兴资本主义的罪恶。这一切构成了乔叟人文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而具体地表现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的人物刻画与情节发展上。  相似文献   

17.
《坎特伯雷故事集》是英国诗歌之父乔叟的代表作,其中学者的故事在人物形象上体现了大地之母盖亚和《圣经》中贤妻的原型;在情境叙述和整体布局上则体现了U型和倒置U型结构。  相似文献   

18.
论《小世界》的狂欢化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世界》是 2 0世纪 90年代译介到中国大陆的最有影响的英国当代小说。但在近十年的研究中 ,该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狂欢化精神却鲜有人论及。文章从洛奇创作与巴赫金理论的联系这样一个新的角度对此作了阐释 :第一部分揭示《小世界》的主要情节内容、人物特征、“小世界”场景与中世纪民间广场的一致性及其复调、空间形式 ;第二部分从故事来源、主题结构、人物设置等方面阐明《小世界》是对中古骑士传奇 (亚瑟王传奇 )的戏仿 ;第三部分分析《小世界》的主题意蕴 (荒芜与拯救 )和语言形式 (庄严与谐谑 )的正反同体性。文章认为《小世界》具有明显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公输》篇是研究墨翟及其弟子思想行事的重要文献,它是《墨子》一书中具有代表性、脍炙人口的佳作。从内容看,它是墨翟由“兼爱”学说所派生的“非攻”思想的具体实践;就写作讲,它是一篇饱含着说理的生动完整的记叙文。文章叙述了墨翟“止楚攻宋”的故事,表现了墨翟的思想和崇高品质。  相似文献   

20.
阿勒达尔·阔谢是哈萨克族民间广为流传的具有反抗精神的机智人物。人们用虚构的方式,以阿勒达尔·阔谢这样一位四处漂泊的人物为中心,有机地将一系列哈萨克族机智人物故事贯穿起来,形成了阿勒达尔·阔谢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仅在哈萨克族,而且在乌孜别克族,卡拉卡尔帕克族,土库曼,塔塔尔族等一些突厥民族中家喻户晓,广为流传。目前所能见到的有40多篇,其中包括某些故事的不同变体,这些故事情节比较完整,把这四十几篇故事加以排列,除个别几篇故事外,其它多篇在情节发展上,思想内容上彼此是相互联贯的。从整体上看,《阿勒达尔·阔谢的身世》和《最后的遗嘱》两篇起着首尾呼应的作用,类似一部完整的传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