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奥米勒斯城出走的人》是一部颇具讽喻内蕴的小说。小说以文学化的方式针对实用主义哲学对人类生活理想的构想进行了富有批判性的揭示与质疑。小说的故事本身、小说的标题设置、小说的结尾都包含着丰富的讽喻色彩。  相似文献   

2.
《高级英语》第二册第九课课文《走出奥米勒斯城的人》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寓言故事,奥米勒斯城并非作者心中的理想城市,作者使用寓言这一体裁,借奥米勒斯城讽刺和批判怀念并赞成奴隶制与殖民统治的人。  相似文献   

3.
《纠正》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成名之作,获得了2001年的美国全国图书奖。小说将故事人物置身与消费社会中,采用狂欢化的叙事策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20世纪美国社会的风情图。笔者试图从狂欢诗学为出发点,结合小说展现的消费社会,通过分析小说人物相互的纠正和自我纠正行为来探讨消费社会对家庭和个体造成的弊害。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博大精深,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就立法来讲,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为科学有效的立法活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指导,认真理解与实践该理论将使现代法治国家的法律优良而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近代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体是伴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生长而逐渐生成的。货币不仅消解着特权,也促使着市民阶层与王权的共谋。于是,民族国家的形成、重商主义的利益取向与传统价值体系的翻转为市民社会与自由主体的形成注入了强大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力量,使其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特征,也使自由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社会伦理特质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从经济维度界定市民社会,将其理解为“需要的体系”,开辟了市民社会理论研究的现代模式;而哈贝马斯则从文化意义上规约市民社会,视其为“话语交往织构的社会文化体系”,一举实现了市民社会研究的现代转型.二者都从“需要”问题切入对市民社会的探讨,然而,由于所立足的哲学范式与时代背景不同,他们虽然都强调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但是对市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市民社会的限度、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市民社会等问题上的理解上又存在着显著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框架下,以狂欢化人物和狂欢化精神为切入点,看奥康纳如何凭借亦庄亦谐的笔墨将作品中怪诞的人物置于喧闹的狂欢节舞台.在其建构的狂欢空间里充斥着小丑的诡笑、骗子的诡计、傻瓜的愚笨、国王王后的伪善与脱冕后的失落,由此使奥氏文本成为杂糅了诸多边缘化话语的复调式辩论,并呈现出颠覆性、双重性以及对话性的狂欢特质.通过这种含混的颠覆策略,奥康纳挑战了南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并最终达到颠覆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娱乐的变态与变态的娱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日趋多元化和媒介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一些媒介为单纯吸引受众眼球和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社会事件传播中严重偏离正常轨道和价值标准,有意无意地过滤了事件本身的启发性及严肃性,使社会事件高度娱乐化,或者将其包装成彻底的极端娱乐事件,甚至对一些社会变态行为和事件过度追逐并放大为极端娱乐事件的现象层出不穷,使娱乐变态泛滥。与此同时,部分公众对媒介制造的一些极端娱乐事件和话题不仅不表示反感,反而以一种狂欢的心态去追逐和消费,从而表现为变态的娱乐。娱乐的变态和变态的娱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需要从国家法律法规约束、媒介行业自律,以及公众媒介素养培养等几个方面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9.
对现代性的理解、反省和批判构成了马克思毕生的理论主题。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理论凸显了他对现代性问题的价值评判。市民社会作为现代资本主义的产物,充分展示了现代化发展的内涵。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正是在现代性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以现代性为视角重新解读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回归理论原生的背景,更好地把握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与现代性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0.
市民社会的存在是实硬政治民主的一个必要条件。就美国而言,强大的市民社会是现代民主在美国得以出现和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市民社会衰落。本文拟探讨二战后美国市民社会衰落的表现、原因及其政治影响。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市民社会的成长与民营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市民社会的成长又有赖于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这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依赖的两个方面。温州民营经济的异军突起、社会中介组织和市民社会的发展历程,证明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购物中心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的兴盛与"大众高消费"时期的到来和人们消费水平、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消费习惯的巨变是分不开的.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大众高消费"时期,购物中心的兴盛,适应了这个时期美国大众的消费水平,并引导美国大众的消费更趋科学化、多样化.购物中心已与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它是美国商业经济发展的亮点,为美国现代社会的商业经济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研究美国购物中心兴盛的背景与影响,以及它与"大众高消费"的关系,对研究中国购物中心能否成为中国"大众高消费"时期商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战略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娜拉”出走后的沉浮遭际,构成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主要题材特色。文章在归纳了中国现代爱情喜剧的发展线索之后,从社会性别角度,透视了出走“娜拉”的诸多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14.
继马克思之后葛兰西率先把市民社会的讨论引向了文化领域,而后,哈贝马斯、柯亨、阿拉托等人沿着葛兰西开拓的方向对市民社会的文化内涵又作了深入地探讨。从文化哲学的视角认同“市民社会”指称现代人的生存方式,在此意义上进而揭示市民社会与现代化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市民社会与中国现代化的有机契合点:重塑人的生存方式,实现文化现代化,从根本上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当代作家DBC彼埃尔以美国社会为背景,获得2003年布克文学奖小说《弗农小上帝》,是一部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杰作。通过对文本叙述的弗农事件的分析,揭示其所蕴涵的借用耶稣督神话原形的叙事在后现代传媒文化中的狂欢化表现,是具有强烈娱乐精神的后现代大众传媒及其文化对耶稣基督神话原型的讽刺性颠覆。  相似文献   

16.
市民社会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模式,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西方资产阶级国家把社会等级和政治等级二者分离开来,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角色二重化:一方面他是国家公民,处于国家的官僚组织中,在政治方面人们是平等的;另一方面,他又是市民,处于市民社会组织中,在这里,他是处于国家政治之外的。市民社会的组织原则就是现代国家组织原则,而法治就是实现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分离现状中达到二者一种平衡的结果。法治的构建也应本着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二者的分离与对话中来着手,这样的法治国家也应包括宪法、市民社会中私法与政治国家方面的公法。  相似文献   

17.
消费社会中的身体是具有象征功能的符号,是人们建构自身认知的媒介与创造消费奇迹的载体,但同时也是这个丰盛社会的祭品,在规则和时尚的训导下享受狂欢。身体一方面可以成为消费社会中重塑自我的救赎品,另一方面也因为身体作为符号、媒介和祭品的特性存在,使其离还原本真、脱离异化的目标越来越远。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考察现代市民社会的历史与哲学进程,现代市民社会的基础--资本,现代市民社会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逻辑地推理出现代市民社会就是资本主义社会。  相似文献   

19.
市民社会并非存在于一切社会之中,而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关联的现代社会形式,市场经济是其形成的现实前提.它是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成员在生产和交往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市场经济的启动和发展,正以其强大的冲击力,对我国社会结构变迁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市民社会的催生和崛起,则是这一影响的集中体现.同时,市民社会也会以其区别于政治国家的特质对整个经济和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单桦 《宿州学院学报》2004,19(4):35-38,58
对市民社会理论,尤其是对近代以来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考察,发掘西方市民社会理论的丰富性及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涵义,对于构筑中国"小而强国家,大而强社会"的现代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目标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由于具有与西方社会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它所处现实时代和独特的国情,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多层次、全方位把握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正确处理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张力,是实现我国的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