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法修正案(八)已设立危险驾驶罪,但危险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尚未达到应受刑罚处罚程度;目前的法律手段能够达到预防、减少危险驾驶机动车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目的;没有充分的根据说明设立危险驾驶罪是民意,即使是民意,也未必是设立危险驾驶罪的充分理由;设立危险驾驶罪将大大增加社会成本,与我国现有刑法原则精神和现行刑法规定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带制度是《石油天然气管道法》的核心部分,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该管道安全保护带的主要性质、划定依据、权利结构等的认识并不统一。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保护带是以“不得危害和危及管道安全”为原则,以管道本体为中心,按照对管道安全构成危险的危险源性质和距离管道中心线宽度不等的危险等级划分的连续禁限作业地带,包括管道安全核心保护带、管道安全重点保护带、管道安全高危风险控制带。在石油天然气管道的禁限作业等级地带,因危险源的性质、等级不同而成立不同的法律关系,共同构成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核心保护带、管道安全重点保护带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教”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由于学前期的幼儿在保护生命安全的能力、身体活动能力、自我照料和独立生活能力,以及识别危险物品和防御能力等方面都较差,他们缺乏生活经验,有时不仅难以避免所面临的危险,甚至会不知不觉地制造危险,这就需要成人的精心照料和保护,既要保护幼儿的生命安全,又要逐步地对其进行必要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前一个时期,由于有些教师对保教工作认识不足,总认为幼儿园工作应着重以保为主,保护幼儿安全健康,照顾好幼儿…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路交通基础建设公路里程直追美国,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汽车制造业处于高速发展期,汽车拥有量居世界第二位。同时带来了各种危险驾驶行为,毒驾行为引发的危害后果对公共安全秩序及法益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从毒驾的社会危害性;毒驾引发严重危害后果之间因果关系分析,将毒驾入刑有利于遏止毒驾的即遂状态由抽象危险犯向实际结果犯转变。可以有效地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对于打击毒品犯罪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将毒驾纳入刑法规制范围,以危险驾驶罪处罚,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  相似文献   

5.
保护和建设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和必须遵循的原则。民族文化是构成西部人文社会环境的基本要素,它与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民族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造成民族文化不断流失、损坏和被弱化的危险。对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保护,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危险驾驶行为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所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将危险驾驶行为纳入我国刑法.意图通过刑罚严惩危险驾驶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但是,危险驾驶行为一律入刑与刑法的谦抑性以及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相悖.司法实践中对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认定应当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相应的限制解释,综合考虑行为人危险驾驶的具体情况,避免将一切危险驾驶行为入罪.  相似文献   

7.
共同危险行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实施了侵害他人权利的危险行为,并造成实际损害,但不能判明损害是由何人造成的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构成要件的特点。共同危险行为人对危险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承担连带责任的基础在于法律对全体危险行为人都为“惹起人”的推定。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共同危险行为的免责事由,从而加强对受害人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不能犯与未遂犯、迷信犯的差别体现了刑法社会保护机能和个人权利保障机能的冲突,不能纯粹的以主观危险说和客观危险说作为区分二者的标准,而是应当将刑法危害社会秩序、保护法益的功能和保障个人权利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在主客观相统一的基础上,以事后查明的行为时所存在的各种事实为基础,以行为时为标准,从一般人的立场出发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具有危害社会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9.
见义勇为作为一种法律行为 ,其行为人应具有非义务性、正义性、直接面临本人遭受重大损害的危险和实施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或抢险救灾的行为的法律特征。当前 ,对见义勇为的社会控制应在充分发挥道德作用的基础上 ,强化对见义勇为的法律控制。在坚持对见义勇为人员保护为先、保护见义勇为的责任应由国家和社会承担、正确处理见义勇为不当造成侵权 (或者防卫过当 )、区分特定主体的见义勇为和见义不为的原则基础上 ,从立法理由、立法形式、框架设计方面加强对见义勇为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青少年越来越多地融入网络,同时,其隐私权被侵害的危险也越来越大。为了有效地保护社会经验不足、维权意识淡薄的广大青少年,法律界应加强对青少年隐私权保护的研究。从青少年网络隐私权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法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过失危险犯做为对传统刑法理论的突破,在现代社会是有其存在的理由和依据的。许多国家都把过失危险行为适度犯罪化.我国只有三个立法例的现状表明对过失危险犯理论研究不足,重视不够,我国关于过失危险犯的立法有进一步完善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火笔画是一种流传于江淮地区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然而现在它却面临着失传危险。通过采访火笔画主要传承人刘凯和研究相关文献资料,笔者试图梳理火笔画的历史沿革与保护现状,并提出生产性保护对策,最后以此为基础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措施,以对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人权国际保护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当代世界联系性的日益加强,人权国际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赞赏和支持,联合国普遍促进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努力,已成为各国共识。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多种因素的影响,各国在人权国际保护问题上仍然分歧甚多。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深入研究。一、入权国际保护在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应重视保护人权早已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从17世纪欧洲某些国际条约关于保护少数的规定起,保护人权即已进入国际法领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凡尔赛条约、其他条约和国际联盟等,初步形成国际保障…  相似文献   

14.
社会风险不能等同于刑法危险,但二者存在动态交叉关系,社会风险可以通过刑事政策转变为刑法中的危险。风险刑法首先是现代刑法应对风险过程中"自觉"的结果,是现代刑法体系的同质组成部分。从贝克划分社会形态的时间考虑,我国早已进入风险社会,且是全面而非局部风险社会。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使我国社会风险在质上表现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在量上表现为风险的相对增多,从刑法的应对上来看,似乎只能选择刑法提前介入。风险刑法理论的中国展开应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层面出发,前者旨在突出风险刑法的教义学研究,后者需要从社会风险自身的特点出发,有针对性地调整刑法体系,以期防控风险、创造安全。  相似文献   

15.
危险驾驶罪是行为犯,存在中止的犯罪形态,其危险不仅在于驾驶行为本身危险,更在于危险驾驶行为带来的侵害法益的危险。从法理上正确认识危险驾驶行为,是准确适用该罪、充分发挥刑事司法的社会引导功能、实现刑事司法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一致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大熊猫保护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政府对保护大熊猫高度重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建成了以分级、属地管理 ,多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综合保护体系。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体制转型 与改革过程中,大熊猫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进一步优化与调整 ,完善政策,加强协调宣教功能,提高管理效能,扩大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7.
一般注意义务由德国民庭法官依判例而创设。一般注意义务以“行为定位”为思考模式,具有危险回避和危险防免等功能。随着当代社会危险的日益增多,其适用范围也不断拓展,大有成为德国侵权法上“第四小总则”之趋势,对我国侵权法发展不无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名年轻警察,经厉过大大小小无数次危险,在打击违法犯罪、保护群众生命财产、扶贫助学时,总是冲在最前面……陈冬华,溧水县晶桥镇派出所教导员,35岁,从警时间13年半——  相似文献   

19.
公共利益的保护并不能寄希望通过单一途径或单一方式来完成和实现,多元的公共利益保护途径是完善的公共利益保护机制的必然选择。民事公益诉讼是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相关公民根据法律规定,针对侵犯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违法行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由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追究违法行为并籍此保护和捍卫公共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其实质在于为公共利益的保护提供了一种诉讼方式或司法渠道。为使保护公益的案件获得畅通的诉讼渠道,确立我国的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穆菲琳  刘继明 《源流》2023,(3):34-35
<正>瓦斯爆炸、水灾、火灾、顶板垮塌、煤与瓦斯突出……每当矿山出现灾害事故时,我们都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个身穿橘黄色战斗服的矿山救护队员不畏艰险、冲锋在前,面对爆炸、高温、浓烟……危险重重的救援环境,他们逆流而上,为保护企业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勇毅前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