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侯传文 《南亚研究》2003,(1):52-57,6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佛陀的形象存在于佛教徒的心目中 ,也广泛存在于佛教文学艺术作品中。本文主要探讨了这一形象的渊源、演变、内涵及人格与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2.
凌念懿 《学习与探索》2023,(10):162-168
《梅苑》是两宋之交黄大舆所编选的一部专题收录咏梅词的词选,所选词作以佚名词人为主。《梅苑》中的部分咏梅词塑造了一种渴望入世的梅花形象,这与文学史上常见的经典梅花形象有较大反差。总体来说,《梅苑》中积极入世的梅花形象的建构分为三个层面:梅花自身的“和羹”之志,梅花对欣赏者的渴望,梅花当下所处空间与其向往空间的对比。佚名词人群体笔下的抒发用世之志的咏梅词有其独特性,这与他们在宋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境遇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3.
洪长晖 《阅江学刊》2011,3(6):81-84
2011年初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的不同场合滚动播出,彰显了中国国家层面上建构国家形象的努力,隐含着转型中国在面临全球化挑战、开展全球化对话过程中遭遇的形象危机。然而,以国家主导的形象建构是一种政治传播,其话语效度值得进一步考察。在中国国家形象片播出之后,中国民众呈现出不一样的声音和态度,也从另一个角度构成了这种政治传播话语的效度难题。  相似文献   

4.
历史人物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被人民大众不断塑造,形成了与其历史形象完全不同的艺术形象,我们将其称为二重形象.诸葛亮是典型的二重形象具有者,但其两重形象的差异何在?如何从技术上实现两重形象的分离?本研究在前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表明,诸葛亮的元形象和塑成形象虽然都包含"忠义"、"智慧"、"刚毅"和"审慎"四个方面的人格特征,但是,二者是存在内涵和倚重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作家文化形象不是真实作者展示出来的个人形象,也不是存在于作品之中的隐含作者的形象,它是由作家、读者、批评家共同建构的作家的公众形象.本文从批评的角度,论述了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及其机制.毫无疑问,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是以真实作者和隐含作者为基础的,但批评家自我的融入和批评家所属文化的"社会集体想象",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而作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他者形象.要使作家文化形象的建构具有公正性,批评应走向开放的多元主体的对话.  相似文献   

6.
苏轼继承和综合了儒道两家所标榜的理想人格思想,并根据宋代特定的政治气候,提出了“君子如水,随物赋形”的人格理想:不自为形而变化无方;看似随和柔顶而蕴藏着无坚不摧的力量;最为平淡无奇却包孕着酸咸众味;外若平静无争内却拥有丰富的智慧和信念。苏轼的人生境界、文学艺术追求,都鲜明地打上了这一理想人格境界的烙印。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文类之母,扮演着“母亲”角色,并仍将继续下去。其包容的广阔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散文研究的实际困难,加之人们认识的不足以至自我放逐、创作的随便等等原因,延缓了散文理论的建构,也潜在影响了百年现代散文研究一直停滞在泛、散、庸、旧、滥等的层面上。怎样认识散文?怎样研究散文?散文研究如何突破?散文研究的走向如何?本文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马自力  赵秀 《求是学刊》2022,(1):154-161
扬州虽未列入苏轼"平生功业"的三州之中,但对其一生仍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苏轼多次到达和经过扬州,据考证多达11次,可见扬州与他有密切的因缘;二是苏轼曾任扬州知州半年有余,从日常政事和人际交往之中均可见其卓尔不群的人格品位;三是苏轼在扬州留下了诸多逸事趣闻和传世经典,并开始追和陶诗,这既是他对日常生活进行审美超越的结果,也是其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想发展的里程碑之一。对"文章太守"的价值认同和精神传统的继承发扬,是贯穿苏轼任扬州知州的日常世事和审美超越的一条主线。扬州经历堪称苏轼"平生功业"中重要而不可忽视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刘春明 《学术交流》2012,(6):165-169
张岱是明清鼎革之际江南士林一个独异的存在,其文学风格一般被认为是沿袭了公安派、竟陵派的"性灵"余脉。其实,远承晋宋名士风度辐射、近受阳明心学浸润、幼秉佛禅思想洗礼、更兼家族传统影响而形成的遗民背景下的名士人格,是张岱美学理想和创作原则的心灵原乡与思想渊源所在。灵隽高拔的才华、旷达不拘的品性与曲折复杂的人生经历交织于盛衰易代的宏大时空背景下,投射于著述,形成了张岱文学创作托闲雅于市井、寄沧桑于空灵、归绚烂于平淡的叙述特征。其传世散文《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自为墓志铭》彰显并诠释了张岱独特的审美情韵和文化心理,在其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不容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研究金圣叹的文化人格.晚明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嬗变,建构了尊崇个人性情、追求艺术化人生、注入俗世之美的吴中"才子文化";金圣叹的评点既是其创造物,又是其创造者;从游戏科场、仙坛倡和到著书自娱和"圣叹"之号,无不展现了金圣叹纵情适意的才子文化人格.  相似文献   

11.
梁实秋散文叙述了传统文人的文化心理与行为模式,刻画出一个具有传统意义的士大夫式的文人散文形象,体现出儒、道、释三位一体的文人文化人格。其文化人格是由孔孟的“君子”道德人格及道释消解洒脱而获得心灵自由的心理人格结构而成,由此构成了梁实秋散文的审美取向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构经典诗人形象是宋代诗话的中心议题之一,意在确立堪与唐诗分庭抗礼的宋诗面目,总结行之有效的宋诗路径。然而,因党争立场与个体经验的差异,熙宁派与元祐派虽偶有共谋,但话语权的博弈仍是主轴,由是形成各自的理论场。从主流观念来看,宋人扬升杜甫与陶渊明而贬低李白,对韩愈则始终褒贬并存。同时,熙宁派与元祐派就王安石晚年诗作罕见地达成了共识,而对苏轼颇有微词,并力图调适黄庭坚的诗坛地位。通过分析前代偶像与当世名家形象建构的不同路径,既能细致梳理宋代诗话的内在冲突与自我实现,又能完善认知经典诗人的坐标系。这对深刻认识文学与政治的互为性,以及深彻勾勒宋代文学史的嬗变轨迹,均有实证性模型的样本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与人格关系问题的研究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格普遍性和文化特殊性为其主要研究内容;"文化决定人格"理论及"文化与人格交互作用"理论的形成,使文化与人格的研究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后,文化与人格研究呈现出多层面、跨学科的研究势态,跨文化层面、文化间层面和文化内层面上的人格研究均有突破性进展。用宽厚的理论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已成为这一研究的趋势。文化与人格相互作用的机制、跨文化的普遍性人格特质问题、文化间的差异与典型人格的关系等问题成为这一研究的重点和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目前正在经历的经济转型既包括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变革,也包括价 值观念和生存方式层面的文化转型。后一重变革的核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提升和新的理想人 格的重建。而新的理想人格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人的自我超越本性的发展.所谓人的自 我超越,是指人对自身存在的限制、现状、现实和有限性的超越和突破。这种自我超越是人区 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在某种意义上人是自我超越的存在物。人的超越性是由内在关联的三 个因素决定的,这即是人之存在的限制性、人的实践能力和人的自我意识.换言之,人的实践 能力和自我意识的增长表现为人对自身存在的诸方面限制性的超越,特别是对人的个体存在 的限制性、人的物质活动的限制性和人的存在时空的限制性的超越与突破,由此人的超越性 在三个基本维度上展开,即个体-人类维度、物质活动-精神活动维度、物质存在时空—社会 存在时空维度。在这三种维度上生成的自我超越性理想人格正是中国社会转型期所需要的理 想人格形象,是“新人”和“新社会”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论《封神演义》中文王、武王形象的理学文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封神演义》中的文王、武王形象是儒家“内圣”人格理想的艺术化身,作者淡化其雄才大略、开国武功,而着重刻画其忠心事主、不尚武力的另一面,从而使他们的形象及其所负载的君道观念具有鲜明的理学文化特征,呈现出以君主道德为历史兴衰与王朝兴替的决定性因素的思想倾向。这与宋明理学对伦常道德的大力倡导,对君主“心术”的极端强调以及对帝王理想人格的设计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6.
符丽芳 《唐都学刊》2001,17(2):54-56
"君子人格"是孔子的理想人格,这也是目前学术界讨论较多的一个论题.在<论语>中,孔子从道德涵养、政治理想、义利之辩这三方面君子、小人的区分中探讨分析了"小人人格",指出"重利轻义"是小人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7.
胡建民 《创新》2013,(5):98-101
苏轼一生以历史人物为对象写过多篇人物史论,这些文章围绕与历史人物有关的重大事件,以儒家的"仁政"思想为评论的参照标准,或作考证,或生感慨,或正面论述,或借为针砭,表达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呈现出作者自己独特的思维能力,是苏试散文作品中不可忽视的一类。  相似文献   

18.
胡建 《浙江学刊》2005,(3):39-44
谭嗣同作为"戊戌变政"运动的精英人物,又是近代道德转型的先驱者.因为传统中国所实行的是政治道德化与道德政治化的机制,因而人们对政治的态度实际上也即其道德人格诉求.谭嗣同进行"政体创新"与"道德创新"的理论武器是其"心力说"."心力说"对中国近代道德转型所起的奠基作用有:在道德本质问题上,用世俗的"人欲之善"取代了传统的"天理之善";在道德实践理性上,用近代性"平等自主"之美德扬弃了古典式"等级依附"之美德;在"集体关怀"的德性层面,用"平民主义"否定了"权威主义".  相似文献   

19.
与先秦儒家一样,董仲舒也对理想人格进行了探讨。"必仁且智"是理想人格的内在规定,"笃于礼,薄于利"是理想人格的外在表现。在现实之我如何走向理想之我的问题上,董仲舒提出了"性待教而为善"的观点。遗憾的是,他强调"教化成性"的同时,又承认人受命于天,人性"不可改",给自己的理论制造了矛盾与紧张。  相似文献   

20.
至情人性的崇拜--明清文学佳人形象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英德 《求是学刊》2001,28(2):80-87
在明清文学佳人形象的基本要素中,色即自然美是人的外在美,才即才能美是人的内在美,而情即情感美是贯穿于内外、流荡于心灵的人性底蕴之美.色、才、情三要素交相渗透,构成鲜明的人格美、人性美.明清文学家大量塑造佳人形象,不仅反照出文人对理想的社会人生的心灵幻设,更映射出文人对理想的至情人性的精神崇拜.但是他们从中所获得的仅仅是一种虚幻的自我实现,一种浅薄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