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学生从高职院校毕业,最初一般是外企比较注重在校园开办招聘会招收优秀毕业生,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提高,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校园招聘这一重要渠道。从个体差异假说来看,校园招聘来的应聘者普遍是年轻人,工作经验少,可塑性强。这类员工进入工作岗位后能较快地熟悉业务、进入状况,所以这个招聘渠道一般适用于招聘专业职位或专项技术岗位人员,如果招聘企业重在员工知识结构的更新和人力资源的长期开发,则校园招聘是首选。  相似文献   

2.
陈宇 《人才瞭望》2017,(20):164-165
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系统的管理体制,更需要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人员招聘便成为企业招聘人才补充新鲜血液的重要办法.员工招聘工作的质量,会影响企业经营战略及战略转型的制定.笔者从招聘环境、岗位说明书、内部招聘、招聘人员素质等方面分析目前企业招聘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人才招聘偏颇种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蕴 《人才开发》2004,(10):18-19
招聘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一方面直接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另一方面直接影响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其他环节工作的开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招聘工作,为企业寻找到高素质的一线员工,以保证企业高质量的产品、服务和高效率的运作。 成功的招聘活动应该是"职得其人,才适其用"。目前大多数企业为了获取最佳人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已下了很大工夫,包括设立专职的招聘机构和配备有专职的招聘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企业中,员工招聘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内容之一,它是企业塑造高素质员工队伍的关键,同时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加强员工招聘环节的各项管理,提高招聘的制度化和规范化逐渐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点,针对当前企业员工招聘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需要企业认真分析风险出现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来有针对性地采取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佚 《人才瞭望》2015,(1):67-68
企业招聘人才时,往往只看重学历、能力、工作经验等硬指标,自以为由此便可招聘到合适的人才。殊不知,这样选择的新员工大都难以融入团队,甚至新老员工之间产生矛盾,团队凝聚力急剧下滑。究其原因,就是在招聘时没有了解人才的性格、工作方式等细节,导致团队搭配出现了大问题。想让1加1大于2,看看古人有哪些经验。用人之短,大局为重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  相似文献   

6.
李啸尘 《人才瞭望》2008,(11):64-64
找工作,什么才是最佳途径?无论是通过新兴的网络招聘,还是使用传统的报纸招聘、人才交流会,都比不上熟人推荐的效果明显,超过半数的企业最认可的招聘方式是通过员工或熟人推荐人才。这是必然,还是中国企业现状中的尴尬?  相似文献   

7.
都燕 《人才瞭望》2013,(8):77-78
招聘工作的重要性已为大多组织所认识,许多企业高层都十分重视招聘工作。招聘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招聘员工的质量,而高质量、高素质的员工,只有通过形成有效的招聘规划、完善的招聘体系建设、合理的招聘理念、科学的招聘方法、科学的评估手段,才能得以实现。对于我们这样的国企,加强招聘工作的建设,帮助企业找到"正确""合适"的人,对企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招聘主管如同上班,几乎天天按时“报到”人才市场:或企业经常在媒体进行人才招聘,且并总是相同职位的招聘广告。持续不断的招聘已让企业的管理者感到厌倦,但是企业似乎一直缺人。企业的环境和待遇都不错,也没有扩张,企业一直处在缺人和招人的怪圈中。经过对该企业了解和曾在这家企业工作过的员工的沟通,发现了问题。在这家企业工作或曾工作过的人反映了四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泉 《人才瞭望》2005,(1):68-69
新员工的培训工作又称为“引导“,意为指引方向。从浅层意义看,引导是指对刚被招聘进企业、对内外情况生疏的新员工指引方向,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员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安下心来,融合到企业中并投身到工作中去,进入职位角色,并创造优良绩效。从更深层的作用上去分析,引导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组织归属感意义重大。因此,组织开展新员工的引导活动对企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组织的“2005年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查显示,销售人员招聘在规划性、科学性和专业性方面存在不足:销售部门在向人力资源部提交招聘需求时没有明确的要求;企业对候选人进行评价主要以经验和知识考查为主,对员工的心理测试重视程度不足1/3,无论是企业还是求职者,致认为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仍然是熟人推荐;负责招聘的人员从业水平低或不专业。  相似文献   

11.
胡雪 《人才瞭望》2004,(3):17-19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日益突出,企业对知识的载体——人力资源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由于企业只有招聘到优秀的员工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前进,所以招聘工作便成了企业与人才之间的联系纽带。成功的招聘离不开有效的面试,而有效的面试离不开科学的面试方法。因此,本文就介绍一种科学的面试  相似文献   

12.
刘丹 《人才瞭望》2017,(12):249-250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我国企业招聘和企业的管理等方面带来了更多的改革和机遇,同时对人力资源招聘和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企业意识到招聘对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性;为了能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企业需要在互联网时代下对员工招聘进行相应的改革,这就要求企业的招聘方式应多样化,以及企业用工方式多样化.因此,笔者对企业的招聘变革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内部招聘是指在企业出现岗位空缺后,从企业内部选择合适的人选来填补这个位置。和来自公司外部的求职者相比,对于内部员工通常需要较少的技能评估、较少的时间来做决定,且他们拒绝所提供待遇的可能性也小的多,所以能更快地开始工作。由于减少了投入昂贵的广告费用以及使外部雇用者熟悉本公司的需要,费用也较低。内部招聘的做法通常是企业在内部公开空缺职位,采用竞聘上岗的方式吸引员工来应聘。  相似文献   

14.
企业招聘现有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一项日常工作,信息的发达、科技手段的运用、人才市场的活跃给招聘工作提供了方便,也增加了难度,因为,企业员工的流动更加频繁,优秀的应聘者有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招聘,不再是填一张表那么简单,招聘技师是招聘工作的主题。怎样及时招到合适人才、提高用人部门的满意度和减少新进员工的离职率,任何大公司在招聘中都面临着巨大挑战。 中国企业都逐渐认识到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谁都知道:如果没有招聘到合适的员工,再好的目标也无法实现。见过很多公司的招聘会、招聘广告和招聘人员,各公司都有自己的招聘方…  相似文献   

15.
由于现代企业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和人才招聘信息的共享性,导致了大量的员工跳槽。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更换工作的频率越来越快,平均5年要更换1次工作,在一生中要更换7次工作。导致员工跳槽真正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有效地预防员工跳槽呢?  相似文献   

16.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重视员工个人价值、关注员工切身利益、尊重员工人格尊严、建立岗位薪酬制度四个方面,简要探讨坚持以人为本,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对今后的工作开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蒙娟 《人才瞭望》2003,(8):48-48
新员工是企业的新鲜血液,也是企业保持生机的源泉。合理的人员流入,不但可以解决企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也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活力。然而,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人员流动率普遍偏高,每年的人才流动率达到了20%左右,特别是新员工的流失率更高。很多企业都处于招聘——流失——再招聘——再流失的循环中,不但造成招聘和培训中  相似文献   

18.
新员工招进来以后,没干多久就走了,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可想而知。企业不仅耗费了大量的招聘、培训、人员重置等直接成本,还耗费了因为职位的空缺而引起的机会成本。新员工流失,尽管有种种所谓的个人原因,但很多还是因为不能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没有成就感、不能很好地融入团队等造成的。企业应从新员工招聘、新员工培训、职业生涯规划三个方面来杜绝新员工流失,让新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融入团队、发挥自身的价值。一、招聘合适的人才新员工能不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岗位并融入团队,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招聘工作的好与坏。如果新招进来的人才都是合…  相似文献   

19.
招聘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招聘是组织与潜在员工接触的第一步,人们通过招聘活动了解企业,并决定自己是否愿意为它服务。只有对招聘环节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施,才能得到高质量的员工,否则招聘到的只能是平庸之辈了。而能否招聘到合格的员工,取决于能否吸引到足够数量的工作申请人、申请人的质量、组织的遴选技术。可以说,招聘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和工作申请人之间的互动过程。组织一方面向申请人表明本组织是一个难得的工作单位,同时也想充分了解申请人的有关信息,判断他(或她)可以成为组织哪一种类的员工,以及他们潜在价值的大小。而申请人一方面想向组织表明…  相似文献   

20.
李芳 《人才瞭望》2004,(12):38-38
李先生是深圳市一家高科技企业的人力资源总监。全面负责该公司的招聘、甄选、培训、考核等工作。该公司共有员工300多人,大部分都是专业技术人员。一直以来,他都为内部培训方面的工作而苦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