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系统使用飞思卡尔的DSP56F807代替了数据采集卡,使用CodeWarrior软件的PE软件包开发DSP,通过串口通讯将其与NI公司的LabVIEW软件相结合,使用LabVIEW软件处理数据,从而实现了被测系统多通道数据的采集。实验证明,此系统工作迅速可靠。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振动传感器动态特性标定系统.利用LabVIEW图形化编程特点及其强大的开发功能,在微机及采集卡组成的硬件平台上,实现了界面友好的操控及显示软面板设计,以及激励信号的发生与标定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处理.同时,通过Excel实现了LabVIEW与MATLAB之间的数据通信,并利用MATLAB进行动态性能指标的最优计算.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NI公司DAQ数采卡及LabVIEW的硬、软件开发平台的大型桥梁健康状况远程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利用虚拟仪器技术组建测量网络的方法,通过现场采集数据的网络化传输实现了远程数据采集、实时数据显示、分析和数据管理。该实现方案还可用于大坝、公路桥、巨型建筑体等大型结构的远程健康状态监测。  相似文献   

4.
使用低成本的无线传输模块并结合LabVIEW可以开发成本低廉的无线数据调试系统,该系统可为各种移动设备的调试与研发提供实用的工具。本文介绍一种低成本无线调试系统,主要是基于无线串口和LabVIEW VISA的虚拟仪器设计。实现了通过单个串口进行数据的采集、无线传输及上位机显示,对该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一定量的测试,给出了相关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于LabVIEW图形化编程语言,开发了"过程检测与仪表"教学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一机多用,可以很方便地改变软件来适应不同的需求,对输入和内存的数据能够进行一系列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同时,很容易同网络、外设及其他应用连接,实现了低成本、高功效;不仅可作为过程检测与仪表课程的教学平台,还可对生产现场的真实情况进行模拟仿真,测试实际系统的性能,较容易的找到最佳运行方案,为新产品的检测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6.
在对传统变电站温度监测技术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与实现了一套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智能变电站温度实时监测系统。该系统的无线测温模块由采集端和接收端组成,二者间通过GPRS通信模块实现传输。在简述温度采集端和接收端电路的软、硬件设计后,针对该系统设计的关键问题,重点改进了以AT指令为媒介的GPRS无线通信程序设计与数据传输PC主机的方法;介绍了以Windows通信服务(WCF)为基础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通讯互联的方法;并介绍了采用Silverlight新技术对电气设备主接线建立模型和绘制图形。在实际运行测试中验证了系统的可靠性,变电站值班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得温度数据和报警信息,从而达到实时监测温度数据的目的,为智能变电站温度实时监测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在工业控制现场,常常需要采集大量的现场数据,如温度、湿度、速度、压力等,并将这些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主机进行处理.文章设计了一种无线数据采集系统,首先对该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论述,然后就其硬件实现和软件实现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虚拟仪器是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仪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把虚拟仪器引入实验教学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基于虚拟仪器技术,针对目前电机性能测试中存在的操作复杂,准确度和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VIEW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的电机试验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电机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利用LabVIEW软件设计开发了电机调速和测速系统,得到电机的各项性能参数。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准确度高和效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轴承球的精度在轴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得到高精度的轴承球,需要实时监测磨球机的加工状态,而振动信号是反映轴承球研磨状态的重要参数。文中介绍基于LabVIEW平台磨球机振动信号采集、分析处理系统。该数据采集分析系统是由LabVIEW,加速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卡组成,该系统能够采集并分析磨球机研磨轴承球时产生的振动信号,从而实现对轴承球的加工精度的实时监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测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各项参数以便利于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了汽车状态监测系统。该系统以TMS320F2812为控制核心对长城哈弗H6汽车进行测试,应用ADC模块和EV模块采集汽车的电压、电流、转速、节气门开度以及冷却液温度等实时信号,通过SCI模块将采集信号传输给上位机,并使用Labview软件实现了数据实时显示并存储。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的方法,通过试验测试,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试验测试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为汽车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提供了数据依据,对汽车结构部件的进一步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一种由LonWorks现场总线与Neuron3150芯片相结合开发的智能热量采集器,阐述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及部分主要软件程序,实现通过上位机向控制中心传送各点热量信息,完成实时数据显示,进而达到智能控制效果。此外,综合运用了Lon总线的网络功能对温室中各个节点热量表进行采集和记录,采集实验数据,为深入研究提供较好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调理电路、DAQ卡和计算机,开发了基于LabVIEW 8.0的测定溶液中离子的虚拟仪器系统.该虚拟仪器具有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易扩展等优点,实现了实验数据自动采集、实时显示、数据处理和结果生成,避免了常规人工操作的繁琐和人为误差,提高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重现性.测定结果与标定结果对比,测量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546%,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3.
CVT由于具有结构紧凑、平顺性好、优良燃油经济性等特点,在汽车传动系统研究领域应用广泛。传统离线仿真受数学建模等局限性,难以保证仿真结果的可信度和精度。硬件在环仿真测试能够模拟汽车在实际中的各种极限工况,重复性好,同时可以在测试过程中修改模型方案和快速进行验证,极大程度地降低控制系统开发过程中的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高模型的准确程度。基于NI-PXI硬件在环测试系统与NI公司提供的VeriStand软件搭建金属带式CVT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同时利用ECM控制单元和Woodward公司提供的MotoHawk、MotoTune软件下载控制算法模型,对CVT电液控制系统模型与控制算法进行联合仿真完成实时仿真验证。测试结果证明设计的CVT硬件在环仿真系统的有效性与准确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围绕铁路软基监测试验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开发的关键技术问题,探讨了建立监测系统数据库结构的思路,提出了多重继承数据访问文档处理为基础的数据采集、导航、分析平台的建立方法,以及图表输出处理实现.介绍了它在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5.
基于WSN的工业设备运行状况监控平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WSN的工业设备运行状况实时监控平台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后台软件采用图形化编程语言LabVIEW开发,实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的读取、存储、图形化显示、监测报警、人机交互等功能。结合应用实例,将该后台软件试运行于某工业设备实时监控系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二维码的结构、标准、编解码过程,以及采集图像上传至上位机的过程。通过分析二维码特性,基于LabVIEW开发的二维码机器视觉检测系统提出图像导入、图像预处理、图像定位和特征提取等研究方法,最终实现二维码识别功能。该系统使用640×480像素的低分辨率图像进行测试,在恶劣条件下取得94%的成功率且处理时间在40 ms/板以下,优于大多数现有系统。  相似文献   

17.
为了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需要对其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控。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海洋环境监控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基于CC2530的模块及感测模块、传输电路;软件部分通过Socket实现传感器数据远程采集,使用node.js技术实现传感器数据的本地采集功能;基于Web技术开发了前后端管理和展示页面,实现了PC机和移动终端上跨设备的海洋监测数据的实时展示和查询。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基于物联网CC2530的智能精细农业控制系统,采用新型温湿度采集传感器、光敏采集传感器及智能主板(协调器)进行主体搭建,并由RS232转RJ-45的连接方式与主机或网关连接。从系统实现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三个方面进行描述,通过星型拓扑结构ZigBee网完成节点与节点之间、节点与协调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利用温湿度采集、光敏采集传感器等对环境数据进行采集,由协调器控制和调度电机、空调机和灯光等设备。目的是实现新型农业中的自动化控制,改进农业生产效率。系统通过大量实验,完成了协调器的总控作用和各节点的采集及调度工作,实现了从采集到传输、处理,再到调度的自动化流程,并在实验中得到了性能的改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温室环境,提出了一种基于CC2530和Z-Stack协议栈的一个温湿度采集系统。首先,系统采用SHT10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CC2530芯片作为主控核心节点,给出了硬件各个组成部分相关外围电路的设计;其次,以TI公司最新的Z-Stack协议栈为基础,进行了协调器节点数据收发和传感器节点温湿度采集程序设计;最后,对室内的温湿度采集进行了实验测试,通过搭建实验平台,实现了正确的温湿度的采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汽轮机安全保护系统的高可靠度和高安全度要求,提出了基于三重化冗余容错技术的危急跳闸系统(ETS)设计方案。系统从输入模块、传输总线、主控制器到输出模块均采用硬件三重化无耦合设计。通过通道内自监测和通道间互监测及同步策略实现系统的故障处理与隔离。通过设立输入、输出数据表决面及H型结构硬件表决器表决面,根据可预设的表决适应方案使系统实现了二次故障工作、三次故障安全,以较少的余度实现较高的容错能力。考虑可修复条件下建立了系统的马尔可夫可靠性模型,并进行了系统的可靠度和安全度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系统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现场调试和长时间通电实验,验证了系统满足汽轮机组安全保护装置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