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与之相匹配,我国现行的税收法律制度也体现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特征.然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也表现出一定的功能异化,出现了立法、司法和执法刻意追求和体现“效率优先”的实际效果.通过对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的评估,在兼顾“公平与效率”方面,各种税制都存在一定的瑕疵.税收征收管理存在的缺陷,将难以有效地保障改革发展成果为全社会合理共享.  相似文献   

2.
效率与公平从来就是政府行动的两大政策目标。我国反贫困是政府以公平为导向的最大政策选项,它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其决策和实施生动地反映了效率与公平的抉择过程。文章从历史、社会和国家三个维度,归结了效率与公平的历史经典,诉说了效率与公平的辩证统一关系,梳理出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践行逻辑是"公平优先",然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更加注重公平",它反映出整个我国建国后短短60余年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的变迁。最终结论是反贫困的过程就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中国整体追求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吴增基 《社会科学》2006,3(5):144-150
公平概念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的,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效率与公平孰优先的问题实质上是规则公平与实质公平孰优先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应该确立“规则公平优先、兼顾实质公平”的公平理念,这即是体育比赛规则给我们的启示,也是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30年对效率与公平关系认识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30年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改革初期的必然选择.解决贫富差距矛盾要求"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共同富裕的改革初衷.  相似文献   

5.
以公平促进效率: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税收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学峰 《江汉论坛》2006,1(7):54-57
税收效率和税收公平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二者之间相互均衡和地位的转换要依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财政调控政策的转变而适时调整。我国经济转型进入关键时期,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及时更新税收理念和思维模式,凸显税收公平的重要作用,确立公平优先、以公平促进效率的课税思想,通过税收政策的调整平抑收入差距、提供高质量的公共产品、增进社会福利,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6.
朱富强 《学术研究》2022,(1):96-103
共同富裕建立在效率和公平互促的基础之上,否则,要么会出现社会分化,要么会陷入共同贫困。一般地,收入结构影响社会效率的内在机制体现在两方面:在微观层面上,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助于激励人们的劳动支出和提高劳动效率;在宏观层面上,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结构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并推动社会合作。因此,即使效率和公平在短期内呈现某种替代性,但在长期内也具有越来越强的互补性。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公平和效率之间的互补性和互促性会不断增强。政府有必要通过适当的收入再分配来提升社会公平,进而实现公平和效率之间的互补和共进。显然,公平和效率间的互补和互促关系也为共同富裕的理念夯实了理论基础,尤其为当前中国共同富裕的实践确立了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7.
税收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源于税收所固有的内在职能.税收具有为和谐社会建设筹集资金、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以及促进经济增长和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科学认识税收调控的局限性.要抓住税收与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的差距,按照效率优先,更加注重公平的原则调整税收思路,充分发挥好税收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张振华  马晓霖 《阴山学刊》2003,16(2):98-102
《纲要》第一次强调“坚持注重效率与维护社会公平相协调 ,为我们在经济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指明了方向。用“协调、统一”论代替“优先、兼顾”论 ,绝不意味着我们要退回到过去忽视效率的计划经济老路上去 ,而是表明我们今后要在继续强调效率的同时 ,更加关注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促进效率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以实现社会的公平  相似文献   

9.
鞠巍 《江淮论坛》2007,8(5):28-34
“无知之幕”是罗尔斯正义论的核心概念,它兼具形式和实质程序正义两层含意。作为形式限制,“无知之幕”使契约主体处于公平的选择起点。相同的知识状态和同一的自我特性,使他们必将选择某种正义原则。作为实质内容,“无知之幕”使理性主体在如何分配由合作体系产生的社会经济财富时都将采取最大最小值原则追求共赢,从而保证结果公正。罗尔斯这一理论设计对于公正的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通过教育公平的实施、经济法的法律保障和生产力的大力发展,我们就可以锻造市场经济的“无知之幕”,保证市场经济的起点公正;通过采取按劳分配、共同富裕以及关注弱势群体政策,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分配结果的公正。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迈向共同富裕目标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以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实践原则。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注重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实现二者均衡发展,这也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为此,必须关注公平与效率的均衡,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相协调,解决要素稀缺对共同富裕的制约,在宏观层面完善区域协调发展;在中观层面完善制度建设,建立三次分配格局,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在微观层面借助数字技术和技术革命提升效率、拓展社会公平空间。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公平的实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收入差距的过分拉大,已经成了当前收入分配问题上的主要矛盾,要求收入差距合理、合法、适度,已成了现时占主导地位的公平观。因而放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强调"更加注重公平",就成了顺时而变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2.
社会转型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关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型时期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应该包括起点、过程、终点。公平、效率两大价值原则在这三个时段的关系是不同的。在转型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具有历史合理性。从计划经济到转型过程到市场经济,整个转型时期公平、效率关系呈现为这样一个变动的序列:公平优先—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平、效率的相对分离。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财税法研究多以西方的制度和理论作为立论和评论的标准,但中国是一个以家产制为特点的国家,家族制下的税收难以形成理性的财政税收制度。东方人永远保留着东方人的习性,东方税制与西方税制永远存在着差异。西方税法理念是由一系列原则作为支撑的:第一,无代表即无税收原则;第二,税收公平和量能课税原则;第三,纳税人权利保护原则。中国古代专制政治没有产生税收民生,由此无法安排细致合理的税收制度以使纳税人达到平等。这样的原则在东方传统社会则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14.
效率与公平关系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坚持了多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学界近年先后出现了"收入分配不用再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公平与效率并重"、 "公平优先,促进效率"等一些新说法.最近更有学者认为中共十七大关于收入分配问题的新提法"明确摒弃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进行了新的定位",并且是"标志着我党对公平与效率关系认识的一个重大转折."因此,要不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不仅是政策理论上必须明确回答的问题.也是现实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公平观认为,公平体现了一种差别性原则,公平及公平的观念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罗尔斯的正义论则可以概括表述为最大平等自由原则、差别原则和机会平等原则。马克思的公平观与罗尔斯的正义论对认识我国当前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正确选择经济战略;如何缩小城乡差距与地区差距、公平分配财富、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如何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衡稳定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公平、效率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松龄 《河北学刊》2001,21(5):10-14
公平与效率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分配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很大。价值分配坚持公平优先和计划分配的制度安排。因为复杂劳动向简单劳动的转换缺乏市场评价,不但公平未能完全实现,而且效率也没有得到提高。财富分配坚持效率优先和市场分配的原则,效率能够大幅度提高,但是公平受到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分配的制度安排因而必须是财富分配与价值分配的结合。  相似文献   

17.
试论社会主义与公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主义离不开公平也离不开效率.在分配制度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是社会主义的整个价值取向不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更不是只讲效率不讲公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体现在三个环节上起点上的公平,市场中的公平和结果的公平.三个环节必须是一个完整的链条,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失去公平性,其后的环节也将失去公平性.  相似文献   

18.
《重庆社科文汇》2001,(7):F003-F003
在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上,近些年我国正式提出的基本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葛延风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基本的收入分配原则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理论和语义上至少有四重内涵,即“技术效率优先,兼顾规则公平”;“技术效率优先,兼顾分配公平”;“配置效率优先,兼顾规则公平”;“配置效率优先,兼顾分配公平”。对这四种内涵的取舍既是理论认识的问题,也是经济社会的实践问题。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应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明确地表述为“规则公平优先,兼顾分配公平”。如此,则既未偏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本含义,又是对这项经济原则合乎逻辑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不致于以效率取代公平正义,使“效率至上论”泛滥,最终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繁荣。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智环 《齐鲁学刊》2002,3(4):142-144
在我国现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 ,其理论依据是要素财富论、“三个有利于”根本标准 ,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鼓励一部分人先富同时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两项原则 ;其现实依据是我国现阶段的生产要素所有制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