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进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的城镇化既要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符合中国国情,而在中国国情中最不应该被忽略的就是乡村价值及其深远的影响力。还原其历史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乡村价值的时代功能成为中国城镇化道路不走偏的重要保证。城镇化的过程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并行发展的过程,二元共存的城镇化才是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2.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城镇化是把生态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之中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应以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为理论基础.城镇化在本质上与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的基本原则相契合.由于现代意义上的城镇化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伴而生,就使得城镇化不可避免地受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而背离了马克思物质变换理论.通过对能耗和城市人口比重进行的二元定距变量的统计分析,证明城镇化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物质变换从而实现生态文明的载体,但必须按照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结构合理、有利于资源节约的原则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建设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林业发展的机遇及制约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生态安全,提高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立足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林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分析了林业在城镇建设中的作用,然后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了城镇化进程给林业发展带来的利弊,并总结借鉴了部分发达国家在林业发展应对城镇化进程方面积累的良好经验,提出我国林业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应该在规划、法律法规体系建设、资金投入、人才激励、经营模式变革、生态补偿机制方面进行创新,从而实现城镇化进程与林业发展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并对新型城镇化进行了顶层设计与总体部署,要求城镇化的实现方式从传统的粗放式向集约式、协调式和可持续发展转变。金山区廊下镇根据自身特色,通过合理的战略规划,走出了一条充分利用位于长三角城市群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实现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的跨越式发展,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是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的必然产物,它不仅表现为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转变,还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变。从文化的角度看城镇化建设,就是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人的精神需要和精神发展。在具体实践中应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突出鲜明的文化个性,重视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视文化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城镇化发展速度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加速社会转型,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就山东省而言,应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重点,以凸显齐鲁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为目标,以发展低碳经济为方向,并且根据不同城市的发展特性,在充分考虑多元化因素的同时有所突破,制定出适合山东当前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共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经过深刻反思后作出的科学认识.生态文明观赋予党的执政理念以新内涵,在发展现、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的变革,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生态文明是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包括了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新农村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两个方面.新农村建设中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中来统一考虑,将资源的接续能力和生态环境的容量作为经济建设的重要依据,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相互推动、相互协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就是要生态文明的观念落实到农村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建立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出一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0.
生态文明是协调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建设生态文明,走绿色发展之路,是在客观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后,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是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只有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合作,才可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11.
对比英语、汉语、朝鲜语、日语四种语言的宾语,人们会发现它们存在很多异同。而这些异同点会为外语教学、翻译及第二语言习得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On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theLead¥LuDongAbstract:Thisarticledealswithwhattheprinciplewithlisteningandspeakingin...  相似文献   

13.
圣西门的实业思想与法国近代的工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圣西门的思想以实业理论而著称,这一理论认为近代社会是实业社会,以实业活动为基础,以创造财富、造福人类为目的;为此必须努力发展近代工商业,实现工业化;圣西门还就发展法国新型的金融业和改进农业经营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圣西门的实业思想和工业化主张成了第二帝国时代工业化的主导思想,对法国近代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然的和谐     
科学创造文明 ,也使世界受到损害。当代人的生存被合法地虚无掉了 ,这种合法化的生存危机只有通过艺术的“解合法化”才能克服。艺术是人类感情的全音阶 ,能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真实存在。人与世界的和谐 ,是自然而然地拥有的。只是由于人的不断超越 ,这种本然的和谐被遗忘掉了。艺术能够引导人们回归人与自然本原的和谐状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迅速,对城市景观小品需求增大。速生的景观小品设计质量参差不齐,即使是设计质量较高的景观小品也因奢华而与绿色环保的时代要求相去甚远。景观设计将野草文化、就地取材纳入设计理念中,可以实现在绿色城市背景下景观的人本表达。  相似文献   

16.
美国后现代小说家多克特罗的小说《拉格泰姆时代》,以历史事实与虚构故事相互交织,构筑了一个历史人物与虚构人物的共同世界;使文学政治化,政治历史化。它表现了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都被无法控制的经济和政治力量所异化的命运,也讲述了一段作为拉格泰姆音乐撰写的历史,从而构成了一部节奏明快的新历史主义小说文本。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德勒兹对尼采的解读,对差异、问题化、多样性、重复、褶子、组合、欲望等诸多概念的展拓对福柯产生的深刻影响。德勒兹对福柯思想的分析十分深刻,分析福柯思想中的德勒兹因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懂福柯。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9.
《悲剧的诞生》标志尼采哲学的诞生。尼采以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为基础 ,反对理性 ,提倡解放人的本性 ,并以酒神作为重估一切价值的标准。解读《悲剧的诞生》对于了解尼采哲学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连浊"是日语的一种特有的发音现象。从历时角度对"连浊"称呼变化进行研究的结果发现:连浊实质上就是复合词中后部要素的词头无声辅音转变为有声辅音的语言现象,且除ハ行外,该辅音与有声辅音之间依据有无"声音"这一标志而形成"欠如的对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