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地方特色农产品糖料蔗为例,基于2006-2022年我国白糖期货和现货价格日度数据,以及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糖料蔗“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实际数据,通过采用亚式期权定价模型和Monte Carlo模拟方法,对基于白糖期货合约的价格保险费率进行数值模拟,并完善“保险+期货”模式的价格保险定价机制。研究显示,随着我国白糖期货的功能逐步发挥,其定价体系已从现货市场转为期货市场为主导,为“保险+期货”模式提供关键的定价基准。在“保险+期货”模式下,白糖现货价格的波动性小于期货价格的波动性,导致基于现货价格设定的保险费率相对较低,农户承担的基差风险显著降低。再保险费率低于价格指数保险费率,保险公司作为风险承保主体,在风险管理中发挥更主动的作用,而不是仅作为“中介”。在不同的保障水平下,价格指数保险纯保费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保险公司应进一步提高“保险+期货”模式价格保险定价的精确度,推动“保险+期货”产品的多样化和差异化,并构建“保险+期货+N”的地方特色农业风险管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农业企业“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6):76-82
农业企业通常采取"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农村设立种植基地,实施规模化生产,以此获取超额经济效益。但是,农业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困难与加工制造型企业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如土地规模庞大、种植季节性、非全职农户、开放式生产等因素都会阻碍规模化种植的发展进程。因此,农业企业需要根据当地农村情境进行适应性的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才能摆脱"公司+农户"的运行困境。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农业企业对已流转土地实施"再承包"的模式创新可以充分调动农户的种植积极性,有效防止其"搭便车"行为,提高要素间的配置效率,增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农业产业化是克服小农户难以对抗大市场这一矛盾的一种重要创新,经过20多年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形式。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围绕农业产业化各个环节的融资和服务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经验表明,做好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要树立大金融的顶层设计,建立一个运作有序、功能互补、竞争充分的金融体系,积极发挥产业链的整体效能,突出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拓展服务渠道,不断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市场失灵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彦彬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422-425
由于农业生产经营者同时面临着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他们迫切需要建立一系列的风险保障机制。然而,我国农业保险供给和需求均不足,市场处于失灵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保险的双重外部性和准公共产品特性,商业性经营难以成功运作。作为准公共产品的农业保险,只能采取国家财政支持下的经营方式,组建和发展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农业保险互助合作社。同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农业保险法规和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农业保险提供技术基础并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户续约意愿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基于海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陕西6省共552份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治理机制(正式契约治理和关系治理)与续约意愿的关系机理,并深入探讨市场不确定性对两种治理机制与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契约约束力和关系治理均正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契约包容性负向影响农户续约意愿;关系治理强化了契约约束力对农户续约意愿的正向影响,但对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没有调节作用;市场不确定性负向调节契约包容性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正向调节契约约束力和农户续约意愿的关系,但对关系治理和农户续约意愿间关系不存在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469份农户调查数据,探究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对其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进而剖析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和异质性风险偏好在其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显示: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呈现互补关系,具体表现为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并将通过提高其农业风险转移效果评价间接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采纳。此外,道德风险和挤出效应将限制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互补性的发挥,表现为风险厌恶型农户购买农业保险将降低其采纳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能性。为提高农户的风险抵御能力,需提升农业风险转移工具的保障效果,完善农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降低农户采纳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资金约束。同时,应协调农业风险转移与降低工具的关系,深入开展指导服务,实现农业保险与节水灌溉技术的协同推广,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保险+期货"试点是对粮食价格风险进行市场化管理的积极探索.与托市收购政策和价差补贴相比,"保险+期货"的保费水平较临储费用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实现农户价格风险转移的梯度效应,发挥了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精算和风险管理的技术优势,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影响现货价格的市场形成,可以增强财政支农资金的硬约束及其透明度,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规避国际规则对农业直接补贴的限制."保险+期货"在运行中存在价格发现机制不健全、农产品期货交易的市场容量有限、场外期权存在缺陷、资金支持不足以及存在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隐患等问题,短期内难以大面积推开.为了推动"保险+期货"的发展,要将其定位为国家粮食价格风险管理市场化手段的重要工具,逐步将其纳入政策性保险体系,建立政府与保险、期货市场的风险共担体系,发展农产品期货和场内期权以及探索收入保险. 相似文献
8.
农业产业化风险和农业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鸿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27-29
通过与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比较 ,农业产业化必然增加农业经营风险。在目前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模式下 ,农民是农业产业化的风险实际承担者 ;要使农业产业化在我国有很好的发展 ,必须建立相应的风险转移制度。我国和国外的实践都表明 ,建立农业的商业和政策保险是农业产业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转嫁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部分地区相关农村数据,并基于修正的S-W模型,实证分析了"保险+信贷"对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信贷"充分发挥出"1+1>2"的反贫困效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贷款规模,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在参加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农业信贷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85%;在获得农业贷款的基础上,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43%。 相似文献
10.
杨素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3(4):87-89
西部贫困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农民作为风险规避者,一方面抵御农业风险的能力较差,另一方面又对农业保险持谨慎态度。针对西部贫困地区的这种现状,农业保险市场要有效运转,必须通过政府和保险公司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1.
孙中才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0(5):34-37,43
讨论农产品价格稳定与农业生产者收入稳定的关系 ,基本框架是国际国内两重市场 ,焦点为国内需求变化的影响作用。依据Lyaponof定理所得出的结果 ,国际国内农产品价格的稳定 ,并不一定意味着农业收入的稳定。由此 ,似乎可以部分地解释在农产品国际市场上难以形成有关垄断组织的基本事实 ,因而为解除粮食安全方面的某些不必要的忧虑提供一点依据。 相似文献
12.
农业风险的规避与农业保险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正军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263-266
新时期农业风险的外延与内涵扩大,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灾害风险,还包括经济、技术及制度等方面的风险。规避农业风险的方式众多,而农业保险制度在现阶段中国农村有独立的运行空间,既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允许各国支持农业的"绿箱"政策,是现代农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营造农业保险发展的制度环境、合理定位农业保险的政策性、创建农业保险的多元化组织体系等均是构建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历年安徽省统计年鉴和2007年在安徽部分地区的农业保险需求调查问卷,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对安徽省农业保险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民的年纯收入、是否购买过农业保险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显著,并与其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几个因素对农业保险需求影响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库尔勒市1 302个香梨种植户为调查对象,构建中介调节模型考察农产品电商参与模式对农户采纳农业创新技术的直接影响、农户发展能力的中介影响和电商参与水平对能力中介的调节机制。研究结果证实,农户采纳新技术存在稳定的低水平均衡,传统产销模式下,农户缺乏提升新技术应用水平的动机;电商直销和电商供货2种电商模式对农户增加农技投入和采纳节水灌溉、机械采收、液体授粉3种技术具有直接促进作用,并受经营融资能力、服务运用能力和标准生产能力3类农户发展能力中介影响;农户发展能力的中介效应随电商参与水平提升而增强。基于上述结论,从区域农产品电商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财政大力支持“三农”的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配套性措施,这有利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稳定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于农业保险属于准公共物品,在财政补贴下用logit研究盐城市农户参保的需求要素,为扩大农业保险范围提供参考。使用协整方法检验,并进一步对结果进行误差修正,得出保险公司农业保费的收入与赔付的关系,阐释财政补贴对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的重要影响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机械系统结构动力学方程的李群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明亮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6(1):1-3
“农业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存在高违约率,这导致合作失败成为普遍现象。从农户视角,基于海南、湖北、江西等5省共257户农户调研数据,构建了一个“农业龙头企业+农户”营销渠道关系风险、治理机制和交易绩效的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关系风险对治理机制选择的影响以及治理机制阈值效应。结果显示:农户基于关系风险选择不同的治理机制,进而对交易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治理机制不仅对关系风险和交易绩效间的关系存在中介效应,而且对交易绩效存在阈值效应,即低水平的信任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交易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高水平的信任和传统社会规范治理对交易绩效的影响不显著;低水平的权力治理对交易绩效不存在显著影响,而高水平的权力治理对交易绩效的负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张玉新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49
农业保险的实施可以降低农业灾害及不可抗力因素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提升对农民经济利益的保障能力,使各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稳定性得到提升。针对当前农业保险覆盖范围不足、农业保险保障机制尚不完善、农业保险服务监督缺失等问题,相关部门应通过完善农业保险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业务发展创新、加强农业保险服务市场监管等路径提升新时代农业保险服务规范化及标准化水平,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及完善服务机制等方式,为农业保险更好保障农业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8.
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金融抑制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业信贷补贴理论、金融市场理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为探寻我国金融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路径提供了有益的参考。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农村金融市场运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加强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开发新的金融产品等方式扩大涉农金融服务面;通过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实现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有效监管,从而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通过突破涉农贷款抵押担保难的瓶颈、加大农村金融信贷投放、加快三产融合等来加速农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一条龙”式金融服务和“互联网+农村金融”模式赋予农村金融服务更广泛内涵,从而构建系统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业保险的现状与风险分散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08年河北省出台的农业保险的政策以及河北省的农业保险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现状发现存在开展农业保险的公司高度集中、赔付率比较高;农户保险意识淡薄、投保能力不足;政府扶持农业保险的效率低,配套措施未到位等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保险开展的实际和河北省的情况提出从农业保险立法、扶持的财政和税收政策的加强、多层次风险分散体系建立以及大力发展互助性质的农业保险互助社等措施来完善河北省农业保险的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落实,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投资规模不断提升。为了进一步开展国际农业合作,建议多措并举,通过优化投资模式、实施品牌强农、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互联网”发展、加强农业科技合作等措施,全面深化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农业贸易往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