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权化财政改革存在着中央财政收入相对减少的问题,但同时壮大了地方财力和企业财力。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以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我国的政府机构先后进行过几次大的调整,人员也进行过几次大的精简。第一次是1953年至1954年,国民经济恢复后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第二次是1957年至1958年,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二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期,第三次是1962年至1963年,国民经济恢复调整时期;文化大革命属特殊时期,是“四人帮”畜意破坏政权建设时期。这几次行政机构的调整和人员精简,都是为了适应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但主要是与当时的经济调整和经济体制的调整分不开的。这几次大的机构调整,对解决当时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都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它是在不触动高度集权与以行政手段直接控制为主的管理体制和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基本格局的情况下进行的,这样的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是权力在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之间的上下左右移动,其管理职能与管理  相似文献   

3.
朱耀斌 《云梦学刊》2003,24(4):38-40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集权与分权的技术政策选择、国家与社会经济关系的整合上作出了一番探索性改革。这种改革有助于体制思想的解放,对今天的体制改革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关于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思考奚昌颐财政体制,指的是国家管理财政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与管理形式,其实质是正确处理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既定财力分配上的集权与分权的问题,即中央和地方政府、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问题。二十年代末在苏联逐步建立起来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体制及其理论,在二次大战后移植到了东欧各国。这种体制虽然对东欧国家治愈战争创伤,恢复经济起过重要作用,但为时不久便暴露了种种弊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首先是从突破苏联经济体制模式开始的。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照搬苏联的模式建立了所有制形式单一、权力高度集中、以行政管理为主、忽视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平均主义分配的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当时对于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保证重点建设的进行,对于有效地实行计划管理,保证国民经济按比例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到了“一五”后期,毛泽东就觉察到这种体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不足。他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接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建  相似文献   

7.
杨晓燕 《兰州学刊》2007,(10):45-48
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两者的结构及其关联态势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在建国之初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1978年改革后中央与地方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行政性分权的战略使地方分权成为事实,但是由于转轨经济和传统集权式体制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当前的非规范性地方分权的局面,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以实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合理划分.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非常重视反腐败斗争。邓小平反腐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织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反腐败思想,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证和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1.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是滋生腐败现象的根本原因。邓小平认为,官僚主义、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产生“同我们长期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管理制度必须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都实行中央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有密切关系。”①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  相似文献   

9.
一、国家所有制不适应我国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目前,我国两种公有制形式之一的全民所有制,实际上就是国家所有制。这种所有制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开始建立起来的。当蒋家王朝已经被推翻,无产阶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时,对于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只能由无产阶级的国家去没收、占有,从而建立起国家所有制。当时不可能寻找别的办法。因此,一九四九年以后在中国出现国家所有制,有其政治必然性。而建立在国家所有制基础上的高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确是很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明确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这个选择经历了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的深化过程,有其深刻的历史动因。本文仅就这个问题作一分析,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一、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为选择这个一目标模式提供了深刻的内部历史动因 从1949年建国时起,经过三年恢复国民经济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到1957年,中国初步建立起以公有制经济为基础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的形成,除了借鉴当时苏联的经验之外,更主要的是由于它有利于解决建国初期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的政…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村社会机制及运行模式的转换林闽钢在国家重建时期,我们采取了以国家为主体的高度中央集权模式,通过对全部重要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垄断,实现对一切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统管。这在当时是合理、必要的,它迅速恢复了社会稳定与秩序,有效动员和组织国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经济体制正在经历着一场伟大的变革。我个人认为,这场变革既是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我国最初的经济体制是以高度集中统一为特点的。当时,我国无产阶级刚刚夺取政权,整个国家面临着需要恢复经济、稳定物价、抗美援朝、进行重点建设等艰巨的任务,同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结构比较简单,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是基本上符合当时的需要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但是,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经济体制很快就暴露出了一些难以避免的弊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不能很好  相似文献   

13.
地方保护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法制现代化程德文,夏锦文当代中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转型时期。由以中央高度集权、行政干预为核心的产品型计划经济体制向依靠价值规律作用由市场调节为主的商品型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是这场社会转型在经济领域内的表现;而从传统型的人治主义...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1956-1976年毛泽东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煜煊 《天府新论》1994,(1):106-106
经济体制:1956-1976年毛泽东的构思夏煜煊中国最初建立的经济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参照苏联经验而逐步构造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当时...  相似文献   

15.
美国联邦制的基本原则及其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787年美国宪法废除了邦联制,确立了联邦制,明确提出了新的中央政府即联邦政府与州政府行使权力所遵循的四条基本原则。联邦制的确立,改变了过去邦联时期政治关系无序的状态,使国家权力的运作步入正轨。但是,联邦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联邦制的演化经历了三个时期: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相对平衡时期,联邦政府权力扩大时期和联邦政府集权化时期。这种向联邦政府倾斜的权力再分配,实质上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政治关系的重新调整,以期利用联邦政府的权力调控州政府力所不能及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从而保障社会政治的安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法国是单一制国家,曾以高度集权而闻名于世.1982年法国进行地方分权改革后,中央与地方行政职责分工细致、具体、明确,扩大了地方政府的权力,进一步改善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完善了国家对地方的监督机制.中国应借鉴法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进一步合理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7.
政府对农业投入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总量是逐年增加的。然而,从相对额来看,政府对农业投入的比重是不断下降的。三年调整时期为14.69%,“五五”时期为13.22%,“六五”时期为9.47%,1988年又继续下降到7.80%。政府对农业投入份额的下降意味着,国家财政支出结构的非农倾斜。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地方政府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地方政府投入的非农偏向有所强化。1981年以后,中央财政支农资金所占比例明显增加,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且从近10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来看,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也高于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增长率,1981—1988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总额年平均增长9.93%,其中中央财政支农资金年平均增长14.85%,地方财政支农资金年平均增长9.12%。而在此期间,中央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是连年下降的,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是连年上升的。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农资金灸动和中央与地方财政总支出结构变动形成的反差表明,改革以来地方财政的非农倾向强于中央财政的非农倾向。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在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表现是:国民经济有了空前的发展,社会财富有了空前的增加,国家经济实力有了空前的增强,社会事业有了空前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空前的提高,国家财力规模有了空前的壮大.然而,国家财政却出现了空前的困难.国家能够直接支配的财力严重不足,当前我国财政形势十分严峻,无论中央财政还是地方财政都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摆脱财政困境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事,必须加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财政政策,是指中央财政为协调地区间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采取的各种财政分配政策,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政府调节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政策工具.财政政策调节区域经济发展的措施是与财政管理体制相联系的。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的三十年中,我国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主要实行的是“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即地方财政组织的收入几乎全部上文中央,所需资金则由中央财政拨付。从前三十年的实际情况看,一些时期我国财政的基本战略是从全国集中部分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因而有力促进了西部经济的发展,尤其是象新疆这…  相似文献   

20.
区域经济模式的现实选择及改革构想张锐一、区域经济模式的转换自建国到改革前的30年中,中国的区域发展基本上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来组织和推进的,区域经济仅仅是被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中的一个要素来加以考虑和设置的。区域经济政策被中央政府包罗万象的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