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 毫秒
1.
2.
宋泽宁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1-64
现阶段城镇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需求结构主要受经济因素(收入、价格)的影响。在各类动物性食品中,猪肉、牛肉、家禽是我国居民户内消费的主体,随着收入的增加,居民会不断提高对这三类食品的户内消费需求。猪肉仍然是我国城镇居民户内消费的最主要动物性食品,受到居民的偏爱。价格是影响居民猪肉、牛肉、家禽户内消费的重要因素,如果价格上涨快,则会抑制其需求。解释居民动物性食品户内消费特征必须进一步分析其户外消费特征及其对户内消费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采用消费结构数据和广义矩方法分析了湖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的内外部习惯形成,结果表明:湖北省农村居民在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与住房支出上有负的内部习惯形成,在文教娱乐支出上有正的内部习惯形成,其他方面的则不显著;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和医疗保健支出上的示范效应为正,而在住房和衣着支出上为负,其他方面不显著。农村居民消费开始呈现理性特征,但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4.
5.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于ELES模型和AIDS模型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在对ELES模型和AIDS模型从建模依据、模型特点和适用性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ELES和AID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收入水平、消费环境、工作方式等方面的不同,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城乡消费结构的优化要从提高农村收入、深化各项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以优化消费环境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6.
为从居民行为特征的角度探究扩大消费的方法,旨在研究不确定性下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基于转型时期消费环境和居民心理特征的分析,并经时间序列ARIMAX检验,可知多元不确定的增长经济环境和儒家传统造就并强化了我国居民消费显著的习惯形成特征,其类似一种谨慎的消费行为,不确定性引致的预防性动机将增强其强度,其又会降低不确定性的影响。我国转型时期高速发展的经济和广泛存在的不确定性导致城镇居民消费的习惯形成特征格外明显,消费行为日益谨慎。故为促进居民消费,应从供给侧出发,提高居民收入,健全社会保障等公共制度,以努力降低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7.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与消费结构变动分析*——基于ELES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利用ELES模型对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进行了动态研究,分析得出:医疗保健、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和居住的基本消费需求增长更明显;食品、家庭设备、居住和杂项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下降趋势;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的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上升趋势。家庭设备、交通通信和教育文娱的自价格弹性相对较大,但各项商品的自价格弹性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同时,需求收入弹性呈现下降趋势的商品,自价格弹性的下降趋势更为显著。各项消费品之间的互价格弹性总体较小,且基本表现为互补性。 相似文献
8.
借助劳动者"雇佣-被雇佣"二元角色差异,将创意阶层区分为技能型(即受雇型)与创业型(即自我雇佣型)两种类别。构建理论与计量模型,采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经济因素、创新环境、人文环境、制度环境、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探讨异质性创意阶层区域分布的决定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对于处在创新链后端的创业型创意阶层而言,其对区域经济环境、政治纠偏环境、人文环境具有显著的依赖性,但是对创新环境、知识产权制度、生态环境等因素却不够敏感;而对于处在创新链前端的技能型创意阶层而言,其对区域创新环境、生态环境、知识产权制度表现出显著的依赖性,但可能由于受资源错配和劳动力本地效应的影响,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的人文环境没能起到显著的激励作用。研究力图从理论和经验两方面完善创意阶层的概念体系,进而为区域人才竞争战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强度变化和影响因素视角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特征及趋势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的持续升级特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先行于农村居民,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强度相对更大;收入和价格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具有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影响效应,收入因素的总体影响相对更大,并且每种因素对城镇和农村居民具体消费支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与收入差距缩小,将会推动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与趋同,进而促进我国消费总量增长。因此,需要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激发居民消费潜力,加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0.
邹红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7(5):669-671
中等收入群体作为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越来越多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增强广大农民的创收能力和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等手段来积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微观的家庭层面入手研究收入差距、高房价和阶层流动三者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高房价对收入差距的扩大有显著性影响;高房价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地区效应;相较于农村地区,高房价对收入差距的作用在城市表现得更为明显;高房价所导致的收入差距对高收入阶层和低收入阶层具有不同的影响;当前,我国的阶层流动变缓,出现了阶层固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当前的高收入阶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曙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0-25
高收入群体目前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首先表现为其所拥有的财富总量巨大;其次表现为该群体有着相对固定的职业和社会身份象征,开始具有相似的自我身份认同感和政治、经济、文化需求。当前的高收入群体出现了阶层化的特征,导致了我国贫富差距的持续扩大,影响了我国的社会结构的优化,增加了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风险。在哈贝马斯的国家社会"三分法"的基础上,从政府、市场及公民社会(社会文化)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当前的高收入阶层的产生、发展过程及功能,同时提出了缓解贫富差距和化解社会阶层间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中美两国1994年至2006年劳动收入及消费相关数据出发,可分析出劳动收入影响消费结构的内在机制.劳动收入影响收入分配,收入分配影响消费总量进而影响消费结构,社会保障和消费信贷对该机制存在影响但相对有限.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下降恶化了收入分配以至不利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优化.所以,当前工作要注意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者收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绍刚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Z1)
分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在水平和结构方面变化的趋势,建立了一个线性回归模型以找出影响居民收入变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最后分析了城镇居民收入对物价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刘文纲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9(1):76-81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开始发生变化,其中,中等收入阶层正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尽管目前其所占比重仍较小。营销者必须重视这一变化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本文在对我国中等收入阶层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中等收入阶层的需求和购买行为特征;然后,针对企业的营销变革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在支出顺序、支出具体内容和消费倾向及消费弹性之间存在的差异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现状,指出收入差距、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差异等是造成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重要原因。剖析了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消费率增长、消费品市场的市场化进程、缩小城乡差异的影响,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任贵清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55-57
居民消费结构优化能够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表明,消费结构得到了优化,但还有较大潜力。继续优化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必能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祝志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9(4)
耐用消费品市场作为一组复杂的契约关系,有其特殊的生产和分配制度结构,耐用消费品市场的发展与整个社会中等收入阶层的形成是相统一的。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的一项长期方针;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扩大消费需求,重心是扩大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耐用消费品市场的扩张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经济社会制度结构。扩大社会中等收入阶层是经济、社会、制度结构顺利转型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消费结构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 运用动态消费结构模型对广州市1993-2000年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 并对2001-2010年广州市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及收入进行预测, 指出未来消费结构发展的趋势以及消费热点的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