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由于农户化肥施用不当所导致的面源污染严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作为政府大力推广的绿色农业技术有助于改善这种局面。基于我国苹果主产区陕、甘、鲁、豫1 079个样本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借鉴舒尔茨农户“有限理性”理论分析框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动态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运用ESR模型考察农户采纳该技术所带来的农业收入变化。研究发现:(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率不足,74%的样本农户未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的样本农户经历测土但并未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只有19%的样本农户完全按照测土结果进行施肥;(2)多重因素影响农户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采纳行为;(3)农业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农户更愿意采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技术可提高年均农业收入的比例为8%。政府应在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土地流转、给予农户技术政策补贴、提高农户技术认知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2.
农户的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不仅有利于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且对农业的绿色生产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农产品的电商销售可成为农户进行绿色生产的可能路径。利用有序Logit模型测度电商参与对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的影响,使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均数方差调整加权最小二乘法(WLSMV)和Bootstrap法检验技术认知的中介效应,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对电商参与影响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电商参与显著提高了猕猴桃种植户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程度,并且技术认知在此过程中起着积极的中介作用。政府应从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技术和政策支持、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认知等方面提高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程度。  相似文献   

3.
利用775个蔬菜种植户的实证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分组回归法、Heck-Probit模型以及双变量Probit模型,以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采纳情况表征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实证分析信息获取渠道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以及信任及其不同维度的调节效应,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组织渠道、人际渠道、现代媒介渠道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传统媒介渠道的影响不显著。(2)组织渠道、人际渠道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决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现代媒介渠道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程度具有正向激励作用。(3)信任在人际渠道和现代媒介渠道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中均发挥调节作用,而对组织渠道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此外,信息信任和人际信任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4)人际渠道和现代媒介渠道分别对生物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采纳决策发挥显著促进作用,组织渠道对上述两种技术采纳决策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据此,提出政府应重视不同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化影响,为农户技术采纳提供多种有效的信息传播交流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论文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以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通过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方法,检验了环境规制、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U"型非线性影响,与绿色技术创新间存在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态势,且绿色技术创新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了部分正向中介的作用;市场化程度对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向调节作用,使环境规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U"型曲线变得更为平缓。伴随着新时代我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应更加重视环境保护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采取多种环境规制方式,适当提高环境规制强度,并加大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研究立足于新常态下高质量发展背景,构建“经济—环境—社会”统筹协调的绿色低碳发展评价体系,聚焦于企业绿色创新在环境规制的发展影响路径中产生的中介效应与门槛效应,分析不同规制工具、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环境规制具有显著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不同地理区域表现异质性中介效应:命令控制型规制下,绿色创新在东部地区产生显著负向传导效应,而在西部地区发挥微弱正向驱动效应;市场激励型规制下,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的正向中介效应占比极高,而西部地区未显现创新驱动效应;公众参与型规制的正向中介效应同样呈现“东部显著,西部不显著”分布特点且占比较低。不同创新水平表现异质性门槛效应。命令控制型规制呈现倒“U”型影响曲线,市场激励型规制呈现“U”型影响曲线,而公众参与型规制仅在高创新水平地区发挥激励效应。据此提出具有区域差异化特征的环境政策建议,加快提升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现有研究往往单独分析溢价预期和质量认证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忽视了农户在溢价预期的激励下主动参与质量认证的可能性和溢价预期的作用程度。本文构建“溢价预期—质量认证—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分析框架,利用湖北省1039户水稻种植户调研数据,探究溢价预期对农户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以及质量认证在其中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第一,溢价预期总体上显著促进了农户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但溢价预期的促进效应呈现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而且,溢价预期对种植规模小、满足口粮型农户的绿色防控技术采纳行为的促进作用更强。第二,溢价预期与农户参与质量认证存在“倒U”型关系,即溢价预期对质量认证的影响具有“预期动力不足—溢价预期释放—溢价预期牵制”的非线性变化轨迹。第三,机制分析表明,溢价预期高的农户可以通过参与质量认证间接促进其采纳绿色防控技术。因此,有必要完善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以强化农户对优质优价的信心,优化质量认证发展环境和配套措施吸纳农户广泛参与质量认证,实现对农户采纳绿色防控技术的长效激励。  相似文献   

7.
基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741份农户的调查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环境规制、农户认知对有机肥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农户认知均对农户的行为习惯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环境规制中的教育规制、激励规制这两个变量均正向影响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而农户认知中的生态认知和经济认知也都对农户有机肥施用行为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环境规制中的管束规制作用不显著,说明目前的环境规制存在“相对性制度失灵”现象,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甚微。鉴于此,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户对施用有机肥的认知;支持引进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对粮食主产区的技术支撑;协同推进多元主体合作交流,促使农户自愿选择施用有机肥。  相似文献   

8.
应用2000—2015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工业面板数据,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测算考虑环境污染成本的工业绿色技术效率,进而分析命令型环境规制和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效率产生的不同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技术效率呈缓慢上升趋势,表现出东高西低的区域特征,且低于传统技术效率;命令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效率有反向影响,而市场型环境规制对工业绿色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两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两种类型的环境规制工具各有所长,在工业污染治理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因此,若想实现环境目标的同时提高工业绿色技术效率,应扩大环境规制工具库,注重多种环境规制工具的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准确把握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效应,是科学制定有效环境规制政策的重要依据和前提。基于2005—2017年中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使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空间效应,得出了以下结论:环境规制和绿色创新在空间上均具有显著正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俱乐部”效应,大部分地级市表现出“高—高”“低—低”的集聚特征。环境规制对绿色创新的直接、间接效应影响系数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环境规制不仅具有显著为正的本地绿色创新效应,而且还能产生更大的邻地绿色创新效应;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这一结论。基于此,提出相应可促进绿色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基于陕西关中地区樱桃种植户的微观调研数据,以生物农药施用为例,构建了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衡量框架,并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及悖离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农户较多且悖离程度较高。(2)受教育程度、樱桃收入占比、农业生产资源浪费感知、生态环保政策认知、化学农药污染感知、从众心理、媒体影响、农技服务组织、补贴政策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意愿与行为悖离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是否大棚种植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樱桃收入占比、生态环保政策认知、化学农药污染感知、从众心理、农技服务组织显著负向影响悖离程度。因此,建议加大对农户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培训力度,提高其绿色生产技术采纳的认知水平,同时提高绿色生产技术的实用性和易用性,并完善生物农药的相关补贴政策。  相似文献   

12.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利他倾向、有限理性与农民绿色农业技术采纳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绿色农业技术推广迫在眉睫,但农民却行动迟缓,这是否说明农民重私利而无公德?利用冀鲁皖鄂四省1 372份农村入户调查数据,通过理论推演和实证检验,从利他倾向和有限理性视角考察了农民秸秆还田技术采纳行为。结果发现:除自利动机外,农民同时具有利他倾向,对具有生态福利属性的绿色农业技术有着良好的潜在认同与需求;但囿于认知不完全、外部环境不确定所引致的有限理性问题,农民在绿色技术面前往往表现为迟疑甚至退缩;秸秆还田的机械化、亲环境和劳动替代属性使得兼业、收入、经营规模和价值认知等成为影响农民采纳的显著因素。据此,强化农民认知的同时,将公共道德塑造融入乡村问题治理之中,不失为经济和制度手段以外推进农业绿色化转型的有效选择和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4.
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1-2020年财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路径,探讨营商环境在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之间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营商环境能够调节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分地区看,营商环境对东部地区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的调节力度要强于中、西部地区;分产权性质看,营商环境对非国有企业税收优惠与研发投入的调节力度要强于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5.
利用山东、河南、吉林615份肉牛养殖户的调研数据,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社会资本对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并引入环境规制政策作为调节变量,进一步考察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①在社会资本中,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规范均正向促进养殖户采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其影响效应由大到小依次是:社会网络(5.03%)>社会信任(3.24%)>社会规范(2.01%).②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资本各维度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关系的调节效应存在差异.其中,约束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激励性环境规制政策对社会网络、社会信任与养殖户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采纳行为关系具有一定的正向调节作用.因此,政府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推动养殖户参与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强化环境规制政策对养殖户行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身份经济学理论,在将引领效应分为带头效应和带动效应的基础上,构建了党员、村干部发挥引领效应的分析框架,利用秦巴山区678户茶农的调查数据,采用泊松回归模型分析了党员、村干部对绿色生产技术的引领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在浅绿色生产技术和深绿色生产技术采纳中,党员、村干部不仅发挥了带头效应,而且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带动了非政治身份户对绿色生产技术的采纳。第二,党员、村干部在带动非政治身份户采纳绿色生产技术时呈现“差序格局”,优先带动亲属农户,关系密切农户次之,关系疏远农户最后。第三,“传、帮、带”在党员、村干部带动非政治身份户采纳不同绿色生产技术中效果存在差异,即在浅绿色生产技术中,“帮”的效果最优,“传”次之,“带”最差,“传”与“帮”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在深绿色生产技术中,“带”的效果最佳,“帮”次之,“传”最后,“传”与“带”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是提高环境绩效、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8年29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对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并使用系统GMM方法分析环境规制下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当期产业绿色水平会受到上一期产业绿色水平的影响;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有空间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环境规制及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我国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构建一个两期动态投融资的理论框架,分析信贷需求抑制、非农收入对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黑龙江、浙江、河南和四川4省957份农户数据采用IV-Heckit和cmp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以家庭其他成员参与金融项目数作为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存在着严重的信贷需求抑制问题,信贷需求抑制显著负向影响农户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及强度,非农收入对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非农收入对于资金需求大、普及程度高的有机肥采用影响显著,对资金需求小的秸秆还田采用影响不显著。最后,针对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渠道建设、推动绿色金融、深化金融创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黑龙江省249户稻农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Ordered-Probit模型探究农户IPM技术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性别、年龄、风险偏好程度、信息获取能力、交通条件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共同因素,务农劳动力人数、受教育年限、是否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耕地细碎化程度、是否获得技术补贴、是否参加政府技术培训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行为的主要因素,而耕作年限是显著影响稻农IPM技术采纳程度的主要因素.基于此,提出提高稻农综合文化素质、加强基层水稻IPM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提升稻农IPM技术信息获取能力及加大对稻农采纳IPM技术补贴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1998—2020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以绿色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检验了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呈倒“U”型影响,对绿色技术创新呈“U”型影响,绿色技术创新能够降低能源生态足迹,在环境规制与能源生态足迹之间具有负向中介作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均呈倒“U”型影响但作用效果不同,东部地区大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抑制能源生态足迹效果最为显著;绿色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有效传递了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环境规制对能源生态足迹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