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进入数字时代之后,特别是永远在线、支持用户生成内容的社交媒体兴起以来,文艺评论呈现出“云游于艺”的姿态。数字时代文艺评论面临的危机和挑战不在于社交媒体的无处不在性,而在于它的不可见性与不可知性。社交媒体所具有的锁定、隔离和(无法)退出等情形,构成了数据的“围墙花园”,消解了社交媒体的平等性、多样性和赋权功能,导致文艺评论走向反连接或无效连接。  相似文献   

2.
3.
媒体行为与当前文艺的运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文艺的运作日益凸显媒体的意志。书刊策划、包装与炒作、叫骂与“酷评”、影视改编等媒体行为,不仅改变了文艺的传播方式和流通范围,并且很大程度上左右着文艺的生产;与此同时,媒体化的文艺运作往往因追随媒体精神而开始步离文艺精神,从而导致文学性的缺失、评价体系的无序、文学现象的文化转向、浮躁之风的形成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关于民族精神、先进文化与文艺评论的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它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丰富。它是文艺的精魂 ,而文艺又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二者相互培育、齐驱并进。文艺评论的精神尺度和美学尺度 ,只有放到活泼泼的民族精神的长河的运行、拓深中去研究 ,才能获得鲜活的时代内容和深厚的民族传统的支撑。文学评论的创新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文艺评论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在文艺评论上的主要建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文艺发展的重要成果,体现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在文艺评论方面的成绩。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为中国特色文艺评论提供了哲学基础、实践导向与话语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构成了它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底蕴。新时代语境下中国特色文艺评论应该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坚守人民立场,在现实主义批评精神的坚守与再造中,实现文艺评论“守正创新”的目标与任务。  相似文献   

7.
田林楠 《天府新论》2020,(3):127-133
社会团结既是社会学经典议题也是个体化时代的紧迫问题。在人类日益移居赛博空间的背景下,本文探讨了社交媒体对社会团结的可能作用机制。就技术架构而言,社交媒体恰好构成了导致社会性终结的大众媒体的反题,带来了相互孤立的个体间的连接和互动,而个体间的交相互动以及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感激和信义等社会情感有助于社会团结的建立。但社交媒体中的过量刺激、人际关系压力以及对暴力情感和话语的限制的降低则可能弱化社会团结,同时,作为一种“通过仪式”的社交媒体还可能创造一种新型的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8.
李可人 《中文信息》2021,(6):296-297
社交媒体在信息传播中占据很重要的位置.以YouTube为例,本文通过目的抽样、文本挖掘、内容分析、情感分析等方法分析留学生对于我国的印象.留学生以较强的自媒体能力塑造自己"中华弟子"形象,迎合受众,客观地传播了流行现代的中国形象.普通留学生自发向在华留学生和"潜在留学生"传播了在华留学与高校生活的信息,展现了中国高校的...  相似文献   

9.
政治仪式在社交媒体场域大范围传播,对强化国家认同、丰富集体记忆、凝聚价值共识具有重要意义。建构一种传播逻辑严谨的政治仪式,需要传递动静结合、塑造相对具象、用户“在场”拟态的传播场景。特别要完善符号释读叙事,通过对现场细节再标记、对关键信息再确认、对关键场景再传播,进而回应政治仪式与传播意义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注重政治仪式直播的适宜性、兼顾政治仪式情感的互动性、珍视政治仪式传播的公共性,不仅有利于规范政治仪式的传播秩序,更便于观察政治仪式直播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社交媒体时代传播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公众摆脱了对大众传媒的表达渠道依赖,转而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自由表达,从而成为实践意义的舆论主体。这种转变导致舆论引导工作领域出现舆论引导对象的多元化、舆论引导方式的体系化、舆论引导效果的复杂化、舆论引导理念革新的常态化等变化。在理论层面,舆论引导所依赖的理论资源也开始从宣传模式向政治沟通模式转变。在传播格局巨变的背景下,舆论引导工作仍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导向和职能、遵循新闻传播规律。  相似文献   

11.
申载春 《阴山学刊》2006,19(1):35-40
影视艺术为小说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建立在现代影视理论基础之上,把影视艺术作为小说研究的参照系统,运用影视业已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和方法来对小说做出评价与判定。它注重作品的文本分析,涉及作家的影视活动,关注文学发展动态,体现了影视时代文学批评的趋向。  相似文献   

12.
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数字媒介造就了新世纪的文学转型,引发了文学创作、传播、欣赏和批评方式的改变,文艺学边界位移与内涵嬗变在数字媒介时代成为新的理论聚焦点.为了应对新世纪中国文学转型和文艺学的边界位移,文学批评必须确立新的批评边界,从而构建有效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当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轻鸿 《社会科学》2003,(11):119-124
文学批评的“人类学转向”取代“语言学转折”已成为当代文学批评的主潮 ,相对于 19世纪末期兴起的文学人类学批评的传统已经有了新转型。从纵向看 ,已从对悠远的原始人类文化的回眸转向了对当下现实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的逼近勘察 ,从横向看 ,已从专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文化心理拓展到了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协调 ,从结合部来看 ,已从审美性的断裂走向了弥合  相似文献   

14.
王科  熊元义 《云梦学刊》2001,22(6):59-62
在刚刚逝去的上一世纪末和当下的文坛上,当前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竟成为某些人称颂的“亮点”和效仿的“时髦”。它主要表现在对中国20世纪文艺发展的总结和反思上,更表现在对一些大师作家及文学成就的揶揄与贬损上。当前有些文艺批评中的历史虚无主义倾向是以理想取消现实,是英雄史观的重新抬头,在某种程度上是极左的非此即彼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延续,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文艺领域内的典型反映,应彻底摒弃之。  相似文献   

15.
传媒介入文学批评,一直以来都饱受质疑。我们认为,应该辩证客观地考察这一文学现象。一方面,必须看到传媒批评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催生了批评的平民化时代,构建了多元化的批评格局,建立了良性互动的批评机制;另一方面,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其局限性,诸如批评对象边缘化,批评主体浮躁化,批评格调低俗化,等等。最好的一种态度是,转变既有的文学批评观念,宽容地对待和合理地引导这种新型的文学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导致电影批评在文本风格和话语特征上发生了深刻的范式转型,呈现出碎微化与即时性,互动性与生成性,虚拟人格化以及超媒体性等鲜明特征,并极大地释放了批评的潜力和活力。然而,由于资本逻辑的渗透和对新媒体技术缺乏应有的批判意识,新媒体影评又不可避免地陷入资本操控与媒介异化的批评困境。当下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重建需要影评者实现从碎片化主体到理性主体、从知道分子到知识分子、从媒介依附到媒介利用多重身份的蜕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王元化的当代文艺批评实践的理论基础是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他对当代文艺的总体判断倾向于否定;他认为当代艺术思维的根本缺陷是知性方法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论闻一多强力情感文艺批评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美丽 《江汉论坛》2003,(4):110-112
闻一多的文艺批评文章不多,但能够摆脱流俗见解,紧紧抓住文艺的情感要素,形成自己的批评体系。他强调情感在作品中的核心作用,避免以狭隘的思想性来衡量作品;强调审美情感要具有力的美,反对轻柔萎靡的艺术倾向;强调个人情感体验与时代精神情绪的完美融合,避免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歧途,并以自己热情洋溢的批评文风,在中国现代文艺批评史上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对于中国传统文学批评所呈现出的以漫话、感悟为主的理论建构特征,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不善于进行严密的逻辑思考,理论表述上也不习惯于建构完整的逻辑体系。这个观点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文本形态和话语特征并非完全由人的思维方式所决定,而是由批评文本具体的生成过程决定的。所谓文本生成过程,是指文学批评的文本是在一定的时空序列下呈现的具体的完成程序:这个程序是由批评的主体——批评家的思考、读者的接受状态、批评的客体——所批评的作品、作家或文学现象以及批评的载体——媒介、语言、文字等要素根据时空序列的要求而组合的。这种组合作用的机制实际上是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的结果和效果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信源)、接受者(信宿)、媒介三大因素以及传播环境互动的结果。就文学批评而言,其传播结果——批评文本的形成以及传播效果——批评观点在读者心目中的评价是由作者(传播者即信源)、读者(接受者即信宿)、创作手段、发布材料(媒介)以及创作环境互动的产物。在这些因素的纠结中,其作用机制实际上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批评主体的动机层面,也就是批评家的批评目的,这个层面大致决定了批评的主题与内容;第二是批评的接受层面,批评家设定的批评接受者决定了他可能采用的话语风格和表述方式;最后是批评的环境层面,批评活动所发生的具体环境决定了批评文本所能采取的最终形式。根据这样的原理,我们选择了在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影响而其文本形态又各呈特色的几个批评文本:《文心雕龙》《、诗品》《、六一诗话》和《沧浪诗话,》具体考察其传播目的、传播对象、传播情境等要素,在一般的话语行为模式分析基础上,从形式选择自由度、思想独创性、具体表述形式以及话题对象地位等四个方面阐释了几个文本在各传播因素的合力之下所呈现出的文本模式。可以看出,文本形态包括话语特征的形成,是传播学意义上“能够说什么”的使然,而不是单纯的主体心理、生理特征的结果,也不是单纯的文化传统的制约。传统的文学批评理论建构,是批评家根据具体的批评环境采取的正确的和合适的传播策略,不是什么逻辑思维缺乏的结果,恰恰相反,是中国批评家传播智慧的结晶。我们完全不必人云亦云,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