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以来,藏族文学研究的对象都以书面文学为主,但书面文学并非藏族社会历史发展中文艺接受的主要形式。以听觉和视觉为主要传播载体的口头文艺传统才是广大藏族民众进行文艺创作、传播和接受的主要方式,其代表作为《格萨尔》史诗。《格萨尔》史诗的口头传统接受关系是双向的,既有古典学与口头诗学理论中业已论述的文艺接受过程,又存在不同类型受众的前理解构建出的史诗的多重身份。以《格萨尔》史诗为代表的中国口头传统研究足以参与口头诗学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文章提出《格萨尔》版本研究首先应该区别早期版本和现代艺人的说唱本,论述如何辨别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六道工序及其六大特征。即辨别《格萨尔》早期版本中“同一类题材”之间的“变异本”,从而确立其中的“善本”,也即“传统本”;再通过母题研究,按整体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生卒安排等内容,排列出《格萨尔》早期版本里“非同类题材”的各个“善本”之间的次序,从而揭示一整套《格萨尔》版本的源流及其完整体系。这个“完整的体系”也就是“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五大类:即《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共计35个部本。  相似文献   

3.
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梳理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进行了梳理(搜集、整理、辨別、确认、分类、排序、补遗、附录),提出了传统《格萨尔》早期版本可分《格萨尔》前三部、中五部、降伏四魔、十八大宗、后三部等五大类,共35个部本(包括附录、补遗),其中9部木刻本,24部手抄本,2部掘藏本。这35部本大体涵盖了《格萨尔》早期版本的基本面貌,可称之为《格萨尔》全传,可为格萨尔学的深入研究建立可靠的资料基础。  相似文献   

4.
藏族《格萨尔》是一部反映古代藏族社会的百科全书。其产生、发展、形成的历程堪称是一部记载藏族古代社会发展的形象史书。纵向发展的历史可追溯至藏族原始社会解体、私有制制度萌芽时代的古代社会;横向传播极其广泛,在藏族地区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乃至在与藏族地区毗邻的国家及民族中广泛流传。文章通过对藏族与土族《格萨尔》中主人公——英雄格萨尔的诞生、求婚及称王母题的比较分析,试图探讨藏族《格萨尔》与土族《格萨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有关史诗《格萨尔》中的妇女地位,学术蜀有人认为史诗中藏族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本文作者通过对史诗的疏理,认为妇女在某些领域虽然具有一些权利,但是从经济地位、婚姻家庭等方面分析,妇女的地位明显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6.
《格萨尔》中的茶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措吉 《西藏研究》2004,1(4):52-60
文章试从民俗学角度出发,结合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品类繁多、名称各异的茶类、茶具,多姿多彩、特色独具的茶礼,以及茶类烹煮方式的具体详尽、生动形象地描绘和研究,不仅说明了藏族茶文化经古代汉藏民族交往而传播到藏区且在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基础上,经过选择、吸收与整合而成的事实,以及茶的贸易对加强各部落之间的经济交往,发展繁荣社会经济起到的推动作用,而且探究并揭示了史诗《格萨尔》中藏族茶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格萨尔》母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伟 《西藏研究》2005,(1):59-65
文章对史诗《格萨尔》的几个代表性文本所蕴含的母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和研究,并尝试性地归纳出几类母题--幻变母题、寄魂母题、英雄救美人母题等。通过对这些母题的深入剖析,从更深层意义上凸显了史诗的价值,也为史诗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参考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8.
《格萨尔》史诗中,每每在关键时刻都会出现授记情节,而各类不同的授记情节中又有共同的情节—神灵托梦。格萨尔王与众英雄在困惑与危难之时,各类神灵便通过托梦赐予授记,与其他授记方式不同,托梦授记之时神灵的形象会展现得栩栩如生。本文通过研究托梦授记,来具体分析托梦者与做梦者的关系、托梦神灵的形象以及梦出现的时间和做梦者的感觉等。  相似文献   

9.
李连荣 《中国藏学》2005,(1):98-107
在西藏进行调查和翻阅相关资料时,作者发现随着西藏南北生产生活模式的明显差异,演唱形式的《格萨尔》史诗只流传和分布在北部牧区地带,而南部农区的雅鲁藏布江流域则很少有史诗的演唱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史诗中"董"氏部落与敦煌藏文文献中记载的相关部落的传说历史,结合西藏民歌演唱传统与《格萨尔》史诗演唱传统的特点,认为北部游牧部落的民歌传统更接近史诗的演唱特点,而且这种接近看起来与史诗最早传承的部落文化有密切关系。因而《格萨尔》史诗在西藏的传播过程中呈现出了鲜明的地方文化差异,史诗的传承和传播形式受限于地区部落文化传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格萨尔》史诗中,每每在关键时刻都会出现授记情节,而各类不同的授记情节中又有共同的情节—神灵托梦。格萨尔王与众英雄在困惑与危难之时,各类神灵便通过托梦赐予授记,与其他授记方式不同,托梦授记之时神灵的形象会展现得栩栩如生。本文通过研究托梦授记,来具体分析托梦者与做梦者的关系、托梦神灵的形象以及梦出现的时间和做梦者的感觉等。  相似文献   

11.
丹珍草 《民族学刊》2019,10(1):57-64, 114-116
格萨尔藏戏将口头诗歌中的“歌”化为具体的表演行为动态实践,集声音、舞蹈、仪式和群体互动等多种形式于一体,是历史悠久、别具特色的藏戏剧种。格萨尔藏戏表演通过对古典时代民族民间文化的重构与想象,构成格萨尔史诗更丰富宽广的表达。作为文化象征的表述符号,格萨尔藏戏是口头传统研究中的表演民族志,其歌舞形态为本的言说系统,更贴近格萨尔史诗说唱本体,并重新廓清格萨尔史诗口传与书写之间复杂的关联,还口头说唱以本原。格萨尔史诗戏剧化表演实践与创新中的复合性、融合性、新生性特征和带有实验性的探索,使格萨尔藏戏经历新的蜕变。  相似文献   

12.
敦煌文书中所见的古代丧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敦煌莫高窟发现的数万卷敦煌文书中丧礼的"丧仪"部 分,从初死、告丧、奔丧与吊唁、殓、出殡、葬仪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木仕华 《民族学刊》2013,4(6):38-48,105-108
《徐霞客游记》中“滇游日记”的记载涉及明季以丽江纳西族地区为中心的藏边区域的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政教关系、商贸往来、战争与和平、民族关系等内容,旁征汉藏文史资料和文献,考信史实,《徐霞客游记》在滇川藏交角区域纳西、藏等多民族关系史和政教关系史、汉藏文化交流史研究诸领域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何达 《民族学刊》2023,14(1):131-139, 154
民国时期内地在藏商人(如“北平商帮”)以坐商为主,多集中在八廓街,他们走海路从天津港出发,将内地的绸缎、瓷器和玩物等商品运往拉萨售卖,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这一民国时期在拉萨经商的北平商人群体为了谋求生存,通过诚信经营、抱团发展和因地制宜的经商之道,在边疆地区自主迸发出的各民族之间由接触、互动、熟悉及信任而来的内生动力和交往态度,并不是作为政治统治秩序构建的需要被建立,而是自发形成的。他们在族群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动力和方式,对于认知不同的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因商贸活动而自发形成的持续时间长、贸易频率高、涉及人数广、接触方式灵活的多民族之间的互动与接触,对彼此之间所持有的印象和体会更为真实,亦会在相应程度上修正自身对他族印象的既定认识,因而更能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因时空间隔和时局变动所造成的族际隔阂。探讨北平商人在民国时期的经商之道和经验价值,可为新时代治边稳藏、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宝贵的历史借鉴与当代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