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府投资是政府部门实现资源配置及其宏观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数额都十分可观.通过对A省省级各部门的深度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省级政府中的投资管理体制除了有明文规定的各种正式制度外,在决策上还存在着非正式的分管领导制度与部门决策权,而这一制度在政府投资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政府投资是政府部门实现资源配置及其宏观政策意图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数额都十分可观.通过对A省省级各部门的深度访谈发现,目前我国省级政府中的投资管理体制除了有明文规定的各种正式制度外,在决策上还存在着非正式的分管领导制度与部门决策权,而这一制度在政府投资决策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调研,论述食品标签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之间的边界与关系的总体呈现。显性的正式制度和隐性的非正式制度之间的边界并非一成不变,非正式制度可能向正式制度转化,前提是非正式制度必须充分基于本土文化特征。二者之间并非单纯的某一种关系存在,而是复杂关系的总体呈现。一方面,正式制度排斥了非正式制度,挤压了非正式制度实践的空间,冲击了地方性知识;另一方面,非正式制度实践保护了小规模生产者,维系了地方性知识,构建了不同于主流制度信任的其他信任体系,弥补了正式制度不能实现的消费者期待。  相似文献   

4.
土葬这种传统习俗固有的一些行为方式与现代化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由于其在乡村社会已经根深蒂固,所以乡村民众依旧按照它的规范来行事,结果就造成了民众行为与国家法规的直接冲突。究其原因,人文空间是其内在因素,制度内卷化是其外在在因素,权力距离是其现实因素。要想使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由冲突走向融合就必须弱化传统习俗对正式制度的消极影响,发挥基层政权在制度落实中的积极作用,促进非正式制度向正式制度转化。  相似文献   

5.
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治理者是需要激励的群体。治理者作为掌握国家权力的群体,其行为被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种激励机制所驱动。比较而言,中国的国家治理者群体处在一种正式制度激励衰变而非正式制度激励效用增长的状态。这是中国治理者群体处于低绩效的治理窘境的主要原因。为此,将激励机制重新塑造为正式制度激励为主、非正式制度激励为辅的正常治理状况,就成为建构当代中国有效激励治理者积极作为机制的关键问题。而建构这一机制的前提,不是重建执政者所熟悉的道德化体制,而是要建构真正有利于激发治理者积极作为的法治化机制。  相似文献   

6.
金融转型秩序型构离不开制度保障,其中,非正式制度通过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条渠道对秩序型构发挥重要作用。转型期我国金融非正式制度的稳定性被打破,非正式规则出现变形扭曲,对金融秩序型构的阻滞作用明显。未来要加强观念先行机制、正式制度保障机制和金融文化支持机制的建设,推动非正式制度供给创新,促进金融转型秩序型构目标实现。  相似文献   

7.
农地制度是由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及其实施机制构成的,农地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农地内在制度是从人类经验中演化出来的,农地外在制度是人为设计的;农地内在制度应用的灵活性与外在制度应用的确定性;农地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实施的差异性。如果人为设计的外在制度不能适应内在制度的要求,则外在制度的效率会下降,我们设计的农地外在制度要能够有效实施,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农地外在制度能够与内在制度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舟山群岛新区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正式制度的创新,而事实上,正式制度的有效与否与非正式制度密切相关。非正式制度作为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较为一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等,既能促进正式制度的实施,也能阻碍其变迁,降低正式制度实施绩效。为此,必须重视非正式制度的建设,发挥舟山海洋文化的积极方面,加强群岛新区文化建设,通过各种途径促进落后观念的转变,同时要重视制度创新的长期性和连续性,防止向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小产权房迅速扩展,学界从住房市场供需说、城乡土地制度说、政府监管漏洞说和民间合约说四个角度提出不同的思路,这些观点在说明早期外来户的购房行为上具有一定解释力,但是在解释后来迅速蔓延的原因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早期外来户的购房行为对个人和家庭来说解决了居住难问题,但同时会产生出一种非预期社会后果,那就是在社会层面上营造出一种新的非正式规范,这种非正式规范不仅降低了后期购买小产权房者的心理负担,而且吸引更多的人购买小产权房进一步消减了外来户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政府要破解小产权房困境,关键是解决既有小产权房产生的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主义角度看,国家的制度变革涉及到正式制度(规则)的改革和非正式制度(规则)的变迁。然而正式制度的重新设计,受制于决策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与非正式制度产生各种不协调甚至冲突。阿根廷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国家变革中,经济自由化政策与传统的"民众主义"非正式规则发生了冲突,政治民主化政策促使传统"地方庇护主义"非正式规则不断强化。这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作用极大地影响了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稳定,并最终引发了国家危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政府主导建立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在保障农民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缓解“因病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变迁过程主要分为萌芽兴盛、衰退解体、恢复重构、新农合试点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五个阶段。 为实现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持续规范发展,必须在功能定位层面,始终坚持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性质,确保农村居民公平享有健康医疗保障的权利;在体系建设层面,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农村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减缓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制度压力;在运行主体层面,将“政府主导、农户主体”作为制度持续发展的基点,强化参保农民利益保障机制建设;在覆盖范围层面,关注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群体的参保补偿方案,考虑建立贫困农民群体的长效参保机制;在发展趋向层面,按照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目标,逐步建立全民统一的医疗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2.
回顾新中国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状况,有助于我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70年澳大利亚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粗到细、从综合到专研,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图书出版方面,建国初期及改革开放后,国内翻译出版的澳大利亚文学作品数量尤多,质量上乘。黄源深的《澳大利亚文学史》(1997)和王腊宝的《澳大利亚文学批评》(2016)两部论著的出版,标志新中国澳大利亚文学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文学术期刊有关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论文数以百计,这些文章在土著、女性、儿童、华裔、殖民、生态等主题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未来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需在澳大利亚性、世界性和中澳文学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深和拓展以丰富世界文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改革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是整个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现实困境要求我们对其进行改革。在多种改革方案中,实行农村土地“三元制”的所有权糊度改革模式是可行的。该“三元制”方案内容为: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应属农民私人所有;耕地应属集体所有;城郊地应属国家所有;“四荒地”应允许私人所有;其它农村土地可进行因地稍宜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土地管理权是由土地规划权、土地用途管制权、土地征收权等权力构成的一组权利束结构体系。改革现行土地管理权制度,是修改《土地管理法》无法回避的重大议题。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的既有方案,因改革切入口定位不清而存在诸如目标定位模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考量等诸多弊病,并因此陷入了改革困境。以土地开发权为切入口,建立土地开发权制度平台,并将各项具体土地管理权纳入到这一平台上来推动其改革,是走出当下我国土地管理权制度改革困境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15.
从土地制度的变化看宋代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宋之际 ,中国土地制度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此前以国家“授田”为主要形式 ,此后国家“不立田制”。前者田地为“王土” ,后者田地为私有。宋朝新田制“不抑兼并” ,“有钱则买” ,“无钱则卖” ,田主佃户之间形成租佃契约关系。这是古代专制社会中生产关系的一次调整 ,是认识宋代社会的基础 ,宋代社会由此出现了许多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6.
阎锡山与民初山西乡村制度的变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初山西所行村制 ,既是阎锡山政治革新思想的反映 ,也是革新传统乡村制度的时代要求。他以实行编村、厘定村行政人员、推行村财务公开等为主要内容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西乡村制度的变革 ,开创了 2 0世纪中国行政村制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础。我国封建统治者非常重视土地法律制度的建设,形成了限田制、占田制、均田制等土地制度,而且对土地买卖也制定了相应的法律规定。通过系统梳理自秦统一后封建社会土地法律制度的演替过程,分析其特征,认为封建社会存在国家、地主和自耕农三种土地所有制且互相转化,“均田”“限田”与“兼并”在整个封建社会循环往复;不触及封建社会土地制度根本的改革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但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当前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应当兼顾公平与效率,统筹土地多功能特性及其优先顺序,防止过度资本化挤占土地的生产、生态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农地股份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一个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制度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关键。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在一定时间段内对中国农业生产力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其优势的逐步释放,也凸现出它的弊端,这为新一轮的农地改革创造了需求。本文建议实行公司+农户的农地股份制不失为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征地制度历经较长时期的改革发展,具有一些值得我国借鉴的做法。该文结合我国具体实际,从界定公益范围、利用市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规范征地程序三方面着手,提出了与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的征地制度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世界经济的发展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中国农地矛盾的日益突出以及耕地资源的下降,致使我们不得不寻求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农地可持续发展途径,而农地产权制度是农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就从对农地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入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地产权制度对农地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而提出可持续发展要求下农地产权制度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