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学方法与陕北民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歌歌词是语言的艺术,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推进陕北民歌研究。从方言地理学角度考察,陕北方言分区与陕北民歌色彩区划基本对应;语言考释能揭示出陕北民歌形成、发展的历史线索;陕北方言的特征分析是深层把握陕北民歌艺术特质的必要路径。  相似文献   

2.
《榆林日报》是榆林市委机关报,它作为陕西北部的地方性的报纸,在其创建多年历史中,对陕北民歌及陕北音乐文化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报道,对榆林民间音乐的传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榆林地区的广大群众尤其是对榆林青少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更在对陕北民歌等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同时它也在榆林地区特有的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地方性特色。本文通过对《榆林日报》进行简单介绍,对其陕北民歌及陕北音乐文化宣传和报道版块的现状、特点、发展的趋势和重要性进行综合分析,并对其特色形成原因进行初步探索,又与其同级别报纸《延安日报》的类似版块进行了对比,最后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梅山民歌与生养它的本土其他诸文化血肉交融状态所体现的特征称之为观念特征。梅山民歌的观念特征主要体现在梅山民歌与神话哲学、梅山民歌与宗源观念、梅山民歌与礼法乐教、梅山民歌与婚丧习俗诸方面。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汉族民歌的衍变历经了数百年的岁月沧桑,它与民族迁徙、人口变迁以及文化传统等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黑龙江民歌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民歌进行比较,表明黑龙江民歌与河北民歌之间存在着较近的亲缘关系。因此,文章试图在对较有代表性的几首黑龙江与河北民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黑龙江民歌衍变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北朝民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域色彩,同时对于汉代民歌,尤其是汉代北方民歌具有一定继承性,突出体现在大胆直白的风格,文本叙事性及五言体形式上。这种继承,不仅为北朝民歌在艺术成就的成功奠定了丰厚的基础,也使中国古代民歌这门古老文学艺术散发出无限魅力,使它成为古代民歌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6.
民歌歌词是一种方言的文学,所用词语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如果民歌采录者不谙方言学知识,往往会把一些字写错、音注错、义释错,有碍对民歌思想内容的理解,有损对民歌情趣的体味及字音的准确发音。本文就《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上册)陕北民歌歌词用字、注音、释义中的一些问题,经过调查考证提出异议  相似文献   

7.
流传在赤峰巴林草原的民歌,由于受地域、民族杂居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演唱上主要有纯蒙古语演唱的民歌;也有蒙语、汉语演唱的民歌等。巴林民歌从音乐的特点与风格来讲,主要有两种,即长调民歌与短调民歌。在赤峰地区的蒙古族民歌是以巴林草原民歌为代表,巴林民歌在旋律上富有蒙古族韵律与蒙古特征的民歌。  相似文献   

8.
本文立足于蒙古英雄史诗与蒙古族叙事民歌之间的相承性特征,并从它们的题材、英雄形象塑造、程式化特征等三个方面着眼,探讨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它们之间的相承性特征以及所产生的传统文化渊源、社会历史根源、地理单元等诸层面进行分析。认为,蒙古族叙事民歌的产生和发展渊源于蒙古民歌传统与英雄史诗传统的结合。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民歌综述的基础上,对民歌演唱的基本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同时,对不同类型和风格的民歌的演唱技巧加以区分,提出了用情、用心演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明代民歌批评涉及民歌的基本特质、语言形式、情感内容、表现技巧和艺术风格,这为明代民歌进入艺术殿堂奠定了基础。但明代文人正统诗学和传统意识的烙印,也充分体现在民歌批评的创新复古、精纯驳杂之中。这正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矛盾在民歌批评领域内的一种折射。  相似文献   

11.
瑶族民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百年来,瑶族民歌不仅承载了瑶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与情感,而且蕴含着瑶族社会特有的精神价值和文化意义.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2001—2021年间的"瑶族民歌"主题研究进行文献综述,并借助CiteSpace软件进行计量统计与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20年来瑶族民歌研究经历了从其民族音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文化传播旨趣及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基本探索、快速增长到逐渐趋于平稳的发展过程,并已成为了一门多学科多视角研究的地方性显学,且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团队,但各团队及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够充分并有待加强.瑶族民歌研究主题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聚焦在其音乐性、民族性、文化性等方面.瑶族民歌的未来研究将更加重视当代的学术关怀,着力挖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资源;注重内部与外部的有效融合,不断拓宽瑶族民歌的研究视野;立足整体性立场,形成瑶族民歌研究学术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重庆民族分布和民歌地域分布基础上,指出重庆少数民族民歌主要由土家族民歌和苗族民歌组成。依据民歌的内容,重庆少数民族民歌在种类上主要分为古歌、劳动歌、生活歌三大类。重庆少数民族民歌是重庆少数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为特殊的文化系统、流域等地理环境所孕育,包含了民歌与人诗意生存的关联。从民歌的价值功能自然能够揭示保护民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扬州民歌唱法与意大利美声唱法的差异与共性,透视扬州民歌唱法在科学化、民族化、艺术化等方面的若干特征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使扬州民歌的唱法更具有科学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对黄河与长江流域的古代民歌进行审美比较。文章认为:黄河流域民歌的审美特征,就是高大的美、健壮的美、奔放的美和质朴的美;长江流域民歌的审美特征,则是纤细的关、柔和的美、婉约的美和艳丽的美。黄河流域民歌的艺术感染力主要在气势而不在文采,而长江流域民歌的艺术感染力则主要在文采而不在气势。两河流域古代民歌的审美差异,是由两河流域不同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环境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鄂中南荆楚地区与鄂西南土家族地区的民歌在历史文化上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构成湖北民歌一道奇特的音乐景观.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地理环境也使两地民歌在历史演变进程中,形成了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典型特征、体现出各自不同的地域文化特色和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16.
民歌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音乐艺术形式 ,但在具体认识上专业人士和广大民众之间有较大区别。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本文根据专家的定义对民歌进行了分析、分类 ,提出划分狭义民歌和广义民歌的观点 ,以解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和语言样式,庆阳民歌由于处于陕北民歌和宁夏花儿两大民歌强光暗影下鲜为人知。在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再度被关注的新形势下,重新认识和发掘庆阳民歌也尤为必要。本文从庆阳民歌的具体地域性和民风习俗方面分析和论证了庆阳民歌的特点及语言样式。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民族艺术特征的形成,有其社会结构、文化传统、心理素质诸多方面的原因,地理环境是极重要的原因之一。金沙江流域的地理分割,给凉山彝族民歌染上了古老、原始的独特音乐风格色彩;彝族民歌歌词和音乐表现出的彝族人民的坚刚勇猛的性格与被称为“诺亦”(黑色的水)、“诺亦何莫”(黑色的大河)的金沙江合柏。从金沙江切入不仅有助于剖析凉山彝族民歌的特征,而且有助于剖析“藏彝走廊”同源异流的各民族民歌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9.
结合生态语言学、类型学、计量语言学和依存语法等多学科理论背景,聚焦黄河流域九省区汉语民歌词汇、句法和语义层面特征,研究发现:在句法特征上,黄河流域民歌表现出支配词居前和支配词居后的混合语序类型特征,词汇和语义主题一致性表现出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在联系。对黄河流域民歌进行多学科研究,可以拓宽中国民歌研究的视角,全面了解黄河流域的语言生态特点,黄河流域民歌具有直观可见的中华民族多元纷呈、和谐相融的黄河流域文化标识度。  相似文献   

20.
粤西雷州歌之词乐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及雷州民歌,知道的人可能不多,这也是笔者极力推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机所在。雷州民歌流行于祖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从总体看来,雷州民歌具有较为浓郁的地方特色、本土风味。其艺术特征:一是内容丰富,包罗面广;二是唱词运用雷州口语,格律严谨,押韵严格;三是修辞手法多样化,常用赋、比、兴,夸张有度,尤以双关见长;四是音乐朴实,多为即兴而唱,词曲结合完美,出口成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