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断言中国没有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三大英雄史诗的出现,不仅说明黑格尔的过于自信,更填补了我国史诗的空白.《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对《格萨尔王传》的研究笔触由初期的研究延伸到有关宗教、民俗、军事组织制度,甚至具体到神灵系统、数字等更为广泛而又细致的研究领域.本文所涉禁忌,属于宗教民俗范畴,作者拟就《格萨尔王传》中禁忌民俗事象,略述一二,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民俗中的鸟文化琐谈张得祖在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宝库中,有许多关于鸟①的崇拜、占卜和禁忌等文化遗存。这些光怪陆离、饶有趣味的鸟文化和其它民俗事象一样,是活的社会“化石”。鸟文化不仅与原始生产方式和宗教信仰观念相一致,同时也与当时人们的社会、政治及经济...  相似文献   

3.
禁忌作为一种民俗事象,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与语言有着紧密的联系。回族语言及其禁忌是族群和族群意识构建需要的结果,反过来又作用着族群和族群意识的构建和整合,它体现了回族人强烈的自我表述愿望和族群话语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民俗事象是民间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考察民俗事象是认识目前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一条有效途径.明代进入洮州地区的汉人军屯官兵创造并传播的民俗事象,把藏、土、回等民族引入一个彼此相关的场景里.在近六百年的时段里,藏、汉、土、回等民族在这里混居繁衍,民间文化遂成为各族民众认同并共享的地方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祁连山东端南北麓,成立于1950年5月6日.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境内有藏、汉、土、回、蒙古等16个民族共同居住。由于民族众多,民俗事象也纷繁复杂,其中汉族的宗教信仰与其他民族有些不同。在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祭祀事象随处可见,在此活动中,汉族的祭祀活动又明显地区别于其他15个民族。这一精神民俗渗透到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领域的各个方面,紧密联系人们的生活,伴随人的一生。本文通过对祭祀事象的初步探索,试图说明宗教对人们心理的慰籍,以及它的心理调节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民俗学是研究民众生活层面文化的学问,与文化人类学关系最为密切.民俗学强调要把民俗事象作为活态文化来研究,当前民俗学研究更应结合田野调查不断升发一些新的问题,然后展开讨论,从而丰富民俗学的理论.民俗志不仅要记录、描述民俗事象,而且要说明和解释民俗事象.民俗志是一种文化自觉的书写,地方民俗志的编写应以标志性文化提领.  相似文献   

7.
语言能够表述、贮存与传播民俗.任何民俗事象必然要反映到语言中来,或者是通过语言结构本身来呈现,而民俗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语言及其结构,因此,它们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通过对语言民俗关系的研究,可以揭示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方言区的历史文化的特点和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8.
关注日常行为、民俗事象、人生态度是人观研究的有效向度。畲族是南方一山地民族,"头牲"在赣南畲人观念中地位特殊,有着特别的文化象征意义,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人生仪礼中。通过仪式展演和民俗实践,"头牲"又不断地丰富赣南畲人的人观内涵,并建构着赣南畲人的现实生活和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9.
禳解殃怪以祈福祉是壮族麽教的基本教义,属宗教禁忌范畴.麽经以程式和主题为表述策略,详实细致地展现了麽教“七十二殃怪”的禁忌情况,表现出鲜明的程式化语言特征,以及关注族民生产生活的内容特征.麽经对禁忌事象的尽情铺陈是民间口传诗学充实诗文内容、延展表演时长的创作技法,客观上对麽经受众起到了安抚个体心理和整合族群关系的文化调适作用.麽经中禁忌观念与神灵观念的对应,有力诠释了麽教信仰的原生特质.源于禁忌局内人记述的麽经禁忌内容,能为包括禁忌民俗在内的壮族文化研究提供丰厚可信的民族志史料.  相似文献   

10.
鄂伦春族是历史上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方处在偏远的边疆,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生产与生活,使鄂伦春族的文化不致失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了一部由王立坤主编的《鄂伦春传统民歌》。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三少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族,其最具象征意义的就是本民族舞蹈——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本文通过对鄂伦春族原生态舞蹈的初探,粗略地向大家介绍鄂伦春族舞蹈的起源、形成以及发展.文章前部分介绍了鄂伦春族原始舞蹈文化艺术形态,具体描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古老性以及鄂伦春族人对歌舞的重视,后半部分讲述了鄂伦春族舞蹈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以及就现在情形来看如何发展和传承鄂伦春族舞蹈.  相似文献   

12.
鄂伦春族作为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以狩猎见长的游猎民族,他们在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以禁忌形式形成了一系列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涉及言语表述、日常行为、思想崇拜、家庭礼仪、社会公德以及婚姻、丧葬、生育等诸多层面,成为维系全体民族成员思想或行为的道德准则;正是在各种禁忌的影响和作用下,鄂伦春人逐渐走过了民族繁衍发展的各历史时期,迎来了新中国建立后民族社会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3.
鼓本身是一种民俗事象,土家族的信仰、礼仪、生产和生活习俗、节庆、娱乐等等,无不涵蕴着鼓文化的内容。鼓与土家人的生产、生活和生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本文通过对鼓文化事象的研究,试图深化对土家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4.
由于多年从事民族文化宣传,我对民族风情类读物一向留心。最近看到一个专以介绍全国各民族各种民俗事象为宗旨的画刊——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民俗》杂志,令人爱不释手。《民俗》创刊于1988年7月,今已出刊八期。只要粗略浏览一下它的细目,诸如《老北京过年》、《蒙古族的敖包祭》、《白族的本主信仰》、《土家人嫁女》、《赫哲族的传统服饰》、《福建惠安传统女  相似文献   

15.
阿尔泰学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国际性语言学科.中国是阿尔泰语系民族非常重要的发祥地,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各民族的萨满种类很多,如蒙古族的萨满、鄂伦春族的萨满等.在这里通过关于鄂伦春族萨满舞的考察报告,主要介绍鄂伦春族的民族由来、民族习俗及萨满舞的特点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禁忌作为一种行为观念和民俗事象,是人类普遍具有的文化现象,国际学术界将之称为“塔布”。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认为它代表两个方面不同的意义:一是“崇高的”、“神圣的”,二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可见“塔布”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性质的东西之存在”。  相似文献   

17.
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为4132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黑河地区、大兴安岭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族在建国初期还处在原始社会解体时期,主要经济活动是狩猎生产.1953年到1958年的6年期间,党和人民政府帮助鄂伦春族定居下来,结束了世世代代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变革. 一建国初,这个民族以游猎为生,主要生产工具是猎枪、猎马、猎犬,以沿黑龙江流域和  相似文献   

18.
泛民俗作为在现实生活中形成并带有一定传统民俗成分的社会文化事象,某些个人或部分人群的心理因素时其出现起着重要作用,并使之具有求大、求新、求洋、求吉、求利和求热闹的心理定位.泛民俗的社会作用是利弊兼具的,它在保护传统民俗和推动经济发展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人们的民俗认知和其他民俗生活也会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的狩猎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鄂伦春人结合自身的地域、民族和文化特征,逐渐形成了独具狩猎民族特色的行为禁忌,涵盖狩猎生产、社会生活、宗教祭祀以及社会道德等诸多层面;鄂伦春族禁忌的形成发展,不但对该民族维持正常的狩猎生产秩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有促进作用,而且对该民族社会的有序发展及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有重要启...  相似文献   

20.
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 ,不仅要研究乡村的风俗习惯 ,也要研究都市的民俗事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与都市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 ,带来了都市民俗文化的变迁。新疆都市民族民俗文化具有民族与区域特色 ,对此进行研究更具学科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