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随着湖湘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以为应该提出“麓山文化”的概念。湖湘文化和麓山文化之间,不存在谁先谁后谁大谁小的问题,只是因为地理区域的客观现实使麓山文化不得不成为湖湘文化的属概念和组成部分。所谓“麓山文化”,是指位于长沙的岳麓山所蕴含的自然灵气和人文精神。研究湖湘文化不能不探析麓山文化,因为岳麓山是一座渗透人文精神、令人心灵震撼的文化高山;而麓山文化则又比较完整地诠释了湖湘文化的发生发展和延伸过程,品读麓山文化更能直观深入的理解湖湘文化。一、岳麓山是一座文化大山要诠释麓山文化,必须对岳麓山有个大概的整体… 相似文献
3.
5.
昆涛亭上听流莺。纵览江天气象清。最是春光添画意。映山红对夕阳明。映山红即杜鹃花名镇日清游绿树阴。层峦叠嶂白云深。遥闻古寺钟声起。境入苍茫何处寻。 相似文献
7.
吁暖梁甫吟镯自俱我心地艇倾覆天柱沈人情叔季恶不测褒斜非险海未深君朴势肠廊费沁登全么反一外黛涵脚吞孔平胁办为尽补氧峻币枷瓣0 0 00甲寅·作0 0000将军西州豪自箭坐附随英髦不肯平署隙太尉欲全人警杀羲董仲顺尊0 00 0 00束平是者亦攀兵0 000 0 00 00绒可父匿跻镯惭何伯求奔走热友救民苦梁甫吟0 00 00纲胜痛汝埋0 0 9000劝O也兵凶欲﹄苦,匕、o逞藏金深毅撅不焉裸拨天下盗O0 0 00 00劝月丰化立日之r户分韦卜“目匙0 0 0 0000 0 00 0000 0 0 000000静瓶择冬扣外为如嗽而一小费如阶缈态OOOO九“OO00 0 0 00︸皋陶义0 00苦州里度邃不兑…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美学研究的多维向度——评“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读到湖南师范大学文艺学学科几位学者的新作:<中国文学批评的传统与转化>、<明清叙事思想研究>、<西方象征美学源流论>(以上均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包括此前读过的<西方文论与文学研究>、<中国美学诗学研究>和<宋代词话的美学研究>,这套"麓山文艺学研究丛书"在文艺学美学研究方面的多维向度和学术写作的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创新意识,给人以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11.
12.
麓山寺被称为湖南第一寺。关于麓山寺的创立时间,从唐李邕作《麓山寺碑》至今,人们都认为麓山寺是由法崇于西晋泰始四年(268)在山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我们认为这一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法崇是东晋末、刘宋初的僧人,他不可能于西晋初年入湘建麓山寺,他入湘建寺也只能是在晋宋之交时。 相似文献
13.
张雷宇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5):116-12
南宋后期,以杨缵、张枢为首的临安词人成立了吟社。吟社词人崇尚姜夔,作词审音协律,炼字琢句,追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化的生活态度。鉴于此,对临安吟社词人的家庭背景、艺术素养、审美情趣及临安吟社的发展流变及其在词学发展史上之定位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梁甫吟》是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乐府名篇,这首诗汲取了屈原《离骚》的手法,以奇特的想象、大量的用典,创造出扑朔迷离而又警幻奇绝的诗歌境界,一个个神话和历史中的人物,被诗人的笔所驱使,他们超越了时、空、人、神的殊别,纠葛在一起,各自被诗人涂抹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在非现实的虚荒诞幻的世界中驰骋,演出的却是现实历史的一幕。这首瑰诡奇丽的诗篇,千年以来,盛传不衰。由于《梁甫吟》是李白集中的重要诗篇,所以自宋元以来,注家竞起,聚讼纷纭。而于其表达的不遇的愤懑和待时而起的思想,诸家均无多大异议。但具体说来,诸说又大致可举其歧议如下:(一)萧士赟、(见《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沈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碧山吟社在明代三度兴废,规模当以嘉靖年间为最大。社员构成不仅是同乡,且多为同年乃至师生关系;多有不屈权贵、遭忌乞休的仕宦经历,强烈的情感共鸣成为碧山吟社复兴的内在动力。吟社继承了江南文人以诗会友的传统,他们登临山水,吟赏烟霞,雅集饮宴,谈文论艺。从力谏到乞归,从拜佛参禅到雍容经济,从追求空灵闲雅、自在超脱的山林之趣,到抒写心系社稷、蒿目时艰的苍生之念,均取决于社会政治生态的变化。他们鄙弃虚名浮利,坚守独立人格;其诗风亦在冲淡清逸与豪放雄奇之间相应转换。这是一种刚柔相济、儒道互补的文化个性,集中体现了无锡地区不争和秉义相统一的传统风习,也是江南地域带有普遍性的人文习尚。 相似文献
19.
"苦吟"这一唐代诗歌创作现象的研究现状大致有三点缺憾:定位的简单化、观照的浅表化和评价的偏颇。"苦吟"具有美学意味,是一种美学倾向。苦吟诗人以诗歌为载体,将审美目光聚焦于自身的精神本体,强烈的生命意识、自觉的艺术追求,都表现了一种直抵生命本身的终极关怀精神,这样的创作精神远远超越了传统诗人。苦吟诗人的创作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和历史价值在诗歌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0.
刘鹏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9(2):102-107
通过对中晚唐苦吟格局中的诗僧的探讨,指出在当时诗坛苦吟之风日盛的情况下,诗僧能融入时流,促进苦吟之风,将苦吟变成一种生命的需要,其创作行为本身就体现出诗僧诗歌创作的热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