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走过金婚     
林颐 《老友》2009,(5):43-43
周末去乡下探望公婆。婆婆笑吟吟地递给我们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婆婆和公公肩并肩地站着,满脸微笑。原来,前天是二老的金婚纪念日,两位老人没有惊动我们儿女,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以此纪念。  相似文献   

2.
心语心愿     
赵昆明  胡新昂 《老友》2009,(5):43-43
周末去乡下探望公婆。婆婆笑吟吟地递给我们一张照片看,照片上,婆婆和公公肩并肩地站着,满脸微笑。原来,前天是二老的金婚纪念日,两位老人没有惊动我们儿女,只是简简单单地吃了一顿饭,然后去照相馆拍了这张照片以此纪念。  相似文献   

3.
两枚纪念章     
周云福 《老友》2008,(8):32-32
这是一张50年前,我在汉口江边一个临时军营边一家照相馆拍摄的照片。拍完这张照片,我就摘下了"八一"帽徽,与部队告别。照相的前一天夜里,我整整想了一个晚上,最后决定戴着部队发给我的两枚参战纪念章拍照:一枚是解放战争胜利纪念章,一枚是抗美  相似文献   

4.
城市幽默     
《社区》2001,(8):52-52
拍留念照 一位女士请她的朋友为她在希腊神庙的废墟前拍一张照片,以作留念,但她吩咐朋友,千万别把她的车子摄入镜头。 “为什么呢?”朋友问。 “因为要是那样,我丈夫准会说那  相似文献   

5.
为岳父拍照     
岳父是土改时参加革命工作的农村基层干部,到古稀之年还没拍过一张像样的照片。子女们劝他到县城照相馆去拍,他不愿意,怕照不好惹人笑话,当时附近又没有照相馆,更没有个体照相户,此事就一直耽搁下来。 那会儿我在部队团政治处当新闻干事,回来探亲时正好带了一架老式海鸥牌照相机,未婚妻便跟我商量,让我到她家去为老父亲拍一张照片。这可使我有点为难了,因为我是搞文字报道的,照相只是业余  相似文献   

6.
游德富 《老友》2013,(6):17-17
近几天阴雨绵绵。在家闲着无事,我翻开了那尘封已久的相册,不经意间发现自己50年前当兵时的照片。照片虽已发黄,但那英俊威武的风姿仍然存在。这张照片是我穿上军装后拍的第一张照片,我珍藏了50多年。今天见到它,勾起了我参军时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7.
这是我在1973年6月拍的一张照片。当时,我在山西省军区任新闻干事,照片的内容是刘胡兰的母亲胡文秀为解放军战士讲述烈士英勇就义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伙伴》     
英吉伯格森的作品《伙伴》。英吉伯格森说:在一个有点冷但却风和日丽的一天,两匹冰岛的马一同出现在镜头前。地上还有一点积雪,光线条件非常好。为了拍这张照片,我不得不长时间趴在雪地上,但我的忍耐得到了回报。据报道,  相似文献   

9.
我亲戚苏星和周宁夫妇,想不到自己一张拍得很好的全家福照片,竟惹来一场官司。2002年他们结婚了。两年后,他们生下一对男性双胞胎。2005年当孩子满周岁时,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到公园游玩,庆祝孩子生日,并在公园拍了不少照片。照片冲晒出来后,其中有一张他们坐在草地上的照片拍得特别好。不久,他们的一位在画报社工作的朋友  相似文献   

10.
乐祥涛 《百姓生活》2010,(10):26-26
那天,母亲见我回去,很神秘地叫我来到她和父亲的卧室,用手指了指挂在墙上的一幅新照片让我看,并说:“这是我和你父亲刚拍的照片。”我陪着母亲仔细看那张合影,随后又看了看父母在不同时期拍的照片。从照片中又一次重温了父母互敬互爱牵手走过的不平凡人生历程。当我的目光落在母亲那双布满沧桑的双手上时,一种酸楚立刻涌上心头。  相似文献   

11.
人们不论外出旅游、还是在家与亲朋留影纪念,都喜欢拍人像照片,一幅好的人像照片,不仅应该拍得清晰,拍得像,而且要求比真实的被摄人物看起来更美、更生动。那么怎样才能拍好人  相似文献   

12.
邱瑞俊 《老友》2020,(2):47-47
我大概有10多年不玩摄影了。那天早晨,我随老妻去爬附近的五一山,到了半山腰,曙光初露,回望晨曦中的兰州市区,高大的建筑物笼罩在薄薄的轻雾中,静谧,缥缈,如梦似幻。我知道这个机会不可多得,就掏出手机拍了照。回到家,我把那张照片传到电脑上,用修图工具剪裁,加强对比,提高明亮度。嘿,真是一张不错的照片!这完全改变了我以前的认识:手机拍照,那完全是个"傻瓜",能拍出什么好照片?  相似文献   

13.
我退休后喜爱旅游,遇到有一定年代的历史古迹、文物,就拿起相机拍一张。今年4月,我参观首都博物馆时,见到了珍贵的文物“魏太和造像”,想起我曾拍摄的这座石像照片,便给北京市文物  相似文献   

14.
黄德华老师书房的柜子上面有一张照片,黄老师指给我看:最左边的是李长春,然后是叶少兰、谭元寿、张学津、尚长荣。"最右边的蒋干是我。"黄老师笑着和我说,带着老北京人的字正腔圆和丑角儿念白的一丝雅韵,"怎么叫《群英会》呢?‘众家群英’到齐后,我只去参加一个‘会’。我感觉和这些人一块儿演戏是一种学习、享受,因此就把这张有纪念意义的照片高高挂起了。"  相似文献   

15.
汪冰 《社区》2012,(7):52-52
无论哪个景点都少不了这样的场景:手里拿着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茄子”一遍一遍喊,在标志性景点、名人题词前拍张照片……爱留影,似乎是中国人旅游热隋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最好的东西,往往是意料之外,偶然得来的.有时候,拍照拍了一卷胶片,最后的一两张胶片,本来不打算拍的,为免于浪费,随便拍了两张.谁知道胶片冲出来之后,效果最好的就是最后拍的那两张. 拍照的时候,挑了一大堆精心搭配的衣服,顺便又带了一套衣服.谁知道照片拍出来之后,效果最好的不是精心挑选的那几套衣服,而是顺便带去的那一套.  相似文献   

17.
火星"烂木头"引发的猜想 2004年,美国宇航局"机遇号"火星车从火星上的一个"耐力陨石坑"边缘发回了一张清晰的地表照片,这张照片很快被刊登在了美国宇航局内部的网站上。没想到这张照片在沉静近4年后,于2008年末突然红遍了互联网,并引发了一连串的质疑和争论,质疑和争论的焦点是,这张清晰的火星照片上,竟然有一根很像“烂木头”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翻开我家的相册,里面有四套结婚照。我爸妈的第一套结婚照是一张半身黑白照。他们结婚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那时谁都在为生计奔波,照张相片对大家来说也是一种奢望。我家乡是革命老区的一个贫困乡村,当时也没有人从事这门职业。但毕竟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念过几年书的爸爸妈妈希望有张合影留作纪念。家里为满足爸妈这个心愿,凑出了仅有的3元2角钱,让他们去县城惟一一家照相馆拍了张结婚照。  相似文献   

19.
徐百柯 《今日南国》2008,(16):68-69
在台北这座城市里,几乎所有重要的公共场所,像国父纪念馆前、捷运站口,都有慈善组织的人。他们三五一组,胸前举着募捐箱;市民放入善款,他们鞠躬,道声“谢谢”。建筑评论家史建在四川地震后不久来到台湾,看到的便是这番场景。9年前,经历过一场大地震的台湾人,如今面对海峡对岸的灾难,倾注了更多的关切。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越南观光活动中,拍了很多照片,留下了美好而永久的纪念。其中有两张特别使我们难忘。一张是和越南老婆婆的合影(见图左)。那天我们在河内巴亭广场参观游览,集体像照完后,开始自由活动。我和老伴正想到河内的商业闹区看看,准备采购点回国的纪念品,在广场拐弯处碰上一个卖斗笠的老太太,于是就交谈起来。老人是河内人,今年68岁,家就住在巴亭区,和许多越南百姓一样,老人对共产党和胡志明主席有着很深的感情。她说:“她家的生活还可以,现在来河内的外国人多了,在家呆着也没有事干,这不,就流动着在广场卖越南斗笠,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