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群像扫描     
《华人时刊》2011,(3):26-27
华裔擢升马来西亚海军首位华裔少将据马来西亚《中国报》报道,马来西亚海军最近擢升首位华裔海军少将陈永成,成为国家首位华裔海军少将,也成为海军建军77年来第一位华裔海军少将。陈永成在海军高官的见证下,戴上海军少将的"二星军衔"。海军司令阿都阿兹上将,2011年2月10日早主持"2011年度晋升军衔"仪式,陈永成在海军高官的见证下,戴上海军少将的"二星军衔"。陈永成现为武装部队国防学院院长,他在2005年被晋升为海军准将,成为海军首位准将,掌管海军教育  相似文献   

2.
利奥三世统治时期处于拜占庭帝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期。在击败入侵的阿拉伯军队后,利奥三世针对拜占庭海军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他废除了传统的卡拉比西安舰队,改革海军支出、创新海军体系、完善海军军备,最终建立了基比拉奥特海军军区。在随后的海上作战中,基比拉奥特军区数次击败阿拉伯帝国海军,并且重新夺取了地中海地区的海军霸权。利奥三世的改革也存在一些缺陷:就海军在帝国军队中总体地位而言,改革后海军仍是陆军的附属;在海军战略上,尽管多次击败阿拉伯海军,但拜占庭海军仍然以守势为主;同时,利奥三世也缺乏对海军装备的革新。  相似文献   

3.
1909年"海军恐慌"给英国自由党政府造成了极大的政治压力,迫使其暂停削减海军军费以进行社会改革的政策,尽量满足海军的造舰需求。在"海军恐慌"的刺激下,英德海军谈判无果而终,英国海军的备战工作大大加速。  相似文献   

4.
尽管甲午战后中国重建海军出现重重困难,但复兴海军的活动并没有停止。在1896~1911年的十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在吸取甲午战争前经营海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又开启了争取海军全面近代化的艰辛历程。经过重建的海军不仅在实力上初具规模,而且在战略上和体制上也终于步入近代化、正规化的轨道。所以,甲午战后海军重建过程,是中国近代海军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历史阶段,在整个中国近代军事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刘道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原副司令员。他在人民海军初建之时,被任命为海军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3年赴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回国后任海军副司令员、海军第一副司令员,直到1982年离任。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转向世界政策,建立庞大海军谋求霸权;英国面临德国挑战,不惜代价确保海军优势。于是德英矛盾空前加剧,两国展开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德英竞相通过一系列海军法案,增加海军经费、扩大舰队规模、开发新型战舰。德英海军军备竞赛导致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并对一战结果产生着某种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提起雅典昔日的繁荣,我们便想到它强大的海军;而一谈起雅典的这支海军,我们又不得不赞誉它的奠基者特米斯托克列斯。他对于雅典海军的意义如此重要,以致于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必须承认,没有他,雅典就谈不上有真正的海军。  相似文献   

8.
1907年在日本制定的帝国国防方针中,海军将美国作为第一假想敌国、军备标准国而进行军备。1922年在华盛顿会议确立的"海军假日"时代背景下,海军与日本政府的外交政策逐渐形成双重外交机制,渐趋染指日本外交政策的选择,并最终在1936年迫使日本政府退出既有海军裁军体系。此举表明,政府已经无法有效控制海军,形成军事优位体制。海军最终凌驾于政府之上形成"超法律的野蛮支配权"的非合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可乐》2009,(1)
2008年10月,来自12个国家的50艘军舰和30架战机云集韩国釜山,参加韩国主办的"2008年海军国际观舰式"。KDX-2级驱逐舰登台亮相,大放异彩。1990年,韩国开始致力于建设"蓝水海军",先后提出了"大洋海军"战略和海军中远期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0.
甲午中日海战,清朝海军精华——北洋水师全部覆没,各国乘虚要挟,迫使清廷措置重建海军:造船、购舰,任用专门人才,筹办海军处,建立海军部。然而,由于清政府腐朽,杰出人才不能始终受到重用,经费不足,计划破产,兵船起义,组建的巡洋舰队与长江舰队归于瓦解。  相似文献   

11.
聚焦于当前阶段的中国海军外交,指出海军外交是一种非传统外交,海军作为国际性军种具有特殊的外交优势,海军外交具有"友好性"与"威慑性"两方面特征.以2017—2018年中国海军外交实践活动为案例,并与其他军事外交活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海军外交已经成为中国军事外交的主要形式,活跃程度超过其他军种,海军国际性军种的外交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中国海军外交形成了以军舰访问为主、多种形式灵活运用的海军外交模式,并发展出医院船"访问+医疗援助"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海军外交方式.突出友好合作、增强互信、提供国际公共产品而不具有明确的威慑性是中国海军外交的重要特征,海军外交已经成为实现国家总体外交目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奉系军阀与东北海军的创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奉系军阀为壮大军事实力,于1922年8月接管吉黑江防舰队,改建为东北江防舰队。1926年春,正式创建东北海军。东北海军是一支包括江防、海防、水上航空、陆战队、军事教育以及各种后勤支援在内的机制较为健全的近代化海军,为当时全国军阀中海军之最。尽管东北海军在存在其间充当了奉系军阀统治东北和发动内战的军事工具,但在对外战争中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近代中国海军史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在清朝新式海军的创办与洋务派的关系问题上,目前最为流行的一种观点认为,该海军的创办自始至终都是由洋务派进行的,而洋务派筹办新式海军又是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首先,最早产生试办新式海军思想并付诸行动的,并非洋务派,而是鸦片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40年代起,西方国家频繁海上入侵,促使清政府的海防意识觉醒,海军人才建设思想也随之活跃激荡、创见迭出。清末海军人才建设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其培养模式是在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完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借才异域"。然而,在清末海军人才建设的实践中,也暴露了"借才异域"这一方式的缺失与不足。清末海军人才建设的经验对今天我国海军人才建设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其海军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海军战略战术得到加强。在1652-1654年的英荷战争中,英国凭借这支强大的海军击败了荷兰,从而确立了英国在世界商业中的优势地位,建立起一个强大的殖民帝国。  相似文献   

16.
王青松 《南都学坛》2004,24(3):35-36
南宋海军在总兵力中所占比例大幅度增加,在诸军中的地位也明显上升,引起时人对海军的相当重视。南宋海军在海战中起主导作用,在历次战争中配合全局战略,越海深入敌境协助陆军作战,参加长江防线的防御,保卫临安陷落后的南宋流亡政府,进行最后的抵抗和恢复。南宋海军发挥了较突出的国防作用,但也受到时人陆战思维和南宋国防战略思想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7.
海底UFO     
俄罗斯海军认为:UFO应在海底寻找。 俄国海军不再对海洋深处的不明物和神秘的海底基地保密。原海军总司令、海军元帅弗拉基米尔.切尔纳维披露:苏联海军曾经收集了大量观察到的UFO的案例。  相似文献   

18.
建国50多年来,天安门广场共有12次国庆大阅兵,孙国桢出任11次海军军官方队总教练,他训练的"白色方队"也荣获11次受阅方队第一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对海军司令肖劲光说:"海军走得好,走得像一个人一样!"  相似文献   

19.
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叶,在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改造了英国,尤其改造了英国的海军,促进了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而海军的发展和近代化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并保证了工业革命的顺利完成。大英帝国就是在这两者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建立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中法战争期间,许景澄即上书筹言海防,得朝廷采纳。在两次出使外洋时,他曾主持勘验"定远"、"镇远"、"济远"和订购"经远"、"来远"等舰船,以及购买枪弹,为清朝海军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他还潜心研究各国海军,编译《外国师船图表》供国内参考,并上疏条陈海军应办事宜,提出加强大沽口防卫及在胶州湾建设海军基地等具体主张,为创建我国近代海军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