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要]将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的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在云南调研时对云南发展作出的重要指示和明确要求之一。在当下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中,每个历史阶段的经验和成功的个案调研都很重要。文章基于田野调查,对拥有三项世界遗产桂冠的丽江市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经验和独特做法从历史与现状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了丽江经验的独特示范意义。同时还总结了丽江各民族团结齐心以推进建设绿色家园作为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重要内容的做法;丽江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丽江在学校传承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的创新方式;社区多民族和谐相处和跨区域合作共建和谐家园的具体做法等。  相似文献   

2.
肖春飞  万一 《今日南国》2009,(10):48-49
正当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旅游文化消费时,以《印象·刘三姐》《印象·丽江》为代表的“印象”系列文化演出却场场火爆。在广西桂林、云南丽江,无论当地政府、演出公司还是游客观众,都表示:“在这里看不出金融危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还在唐朝时期,吐蕃向甘陇、西蜀和云南西北部一带发展势力之时,藏族人口即以今西藏为中心,散及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的一些地方。而元、明、清时期藏族的分布状况,基本上沿袭唐朝时期未变。 元朝时期,藏族的汉文书面记录名称仍作“吐蕃”。明朝时期作“西蕃”,称藏族主要聚居区的西藏为“乌思藏”。而云南西北部的藏族却被称为“古宗”。清朝时期称西藏的藏族为“藏番”,又因其地在祖国之西,故称“西藏”。而《卫藏通志》卷十五则说:“唐古忒,旧为图伯特国,在工布江达之西,又称为康、卫、藏。康即今之察木多(今昌都);卫即今之前藏(以拉萨为中心);藏即今之后藏(以日喀则为中心)也。”  相似文献   

4.
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观,独具特点的气候资源,浓郁神远的民族文化,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对外开放的思想意识……成就云南旅游业腾飞的必然。  旅游资源笑傲四方李京《云南通志》云:“元狩(汉代)间,彩云见南中,云南名始此。”古语说,“一日长一丈,云南在天上”,三百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地处海洋深处的谷地突兀而起,由此有了今天峰谷纵横,川流回旋的奇异高原。云南是这样一块宁静、内敛而端凝之地。春城昆明,四季鲜花开不败;人间丽江,古朴典雅赛天堂;古国大理,苍山雪、洱海月;神秘版纳,傣家风情沁人心脾;三江并流,解读自然变迁的密码……云南的历…  相似文献   

5.
五十年代,我曾搜集过云南甲马。“十年一觉”,只剩下丽江甲马十余张,后来在《中国美术全集·年画卷》中,用了两张。近年,在杨延福、云欣成诸同志的帮助下,又积累了好几百张。包括建水、昆明、保山、腾冲、丽江……等地的作品,其中大理地区的数量最多,地方民族特点也很突出。  相似文献   

6.
“白沙细乐”是迄今仍流传于云南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大型音乐组曲,保留至今的尚有八章。我们在对整部音乐的乐曲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它们分别与纳西族本民族传统音乐、昆曲、伊斯兰音乐和蒙古族音乐有关。由此可以发现,“白沙细乐”这一中华音乐宝库中的珍品,乃是纳西民族本土文化与其他兄弟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派“唯识宗”及“中观宗”的部分哲学思想,形成了从“量学”向“中观”演变的西藏佛教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8.
地处汾河中游东岸、太原盆地西南端,距山西省太原市94公里的平遥古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同为保存最为完好的现存"四大古城"。  相似文献   

9.
国内藏语学者一般将藏语分为三大方言:1、“卫藏方言”,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2、“康方言”,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和西藏的昌都地区;3、“安多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等省。安多藏语分布地区广,多半是牧区,也有一部分是半农半牧区及农业区。总的讲来,这一方言内部的差别较小,彼此交谈并不产生困难。它同其他藏语方言一样,都是从古代藏语演变发展来的,并在语言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10.
徐霞客笔下的丽江土司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徐霞客在云南丽江土司地区的亲见亲闻,系统收载在《徐霞客游记》一书中,对于了解明末丽江纳西族社会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交流、风俗习惯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1.
白族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即“白人”。汉族称之为“民家”,纳西族称之为“那马”,僳僳族称之为“勒墨”,贵卅威宁的人称之为“九姓”。一九五六年,根据广大白族人民的意愿,正式确定为白族。 白族人口百万余人。百分之九十以上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的散居在云南的保山、丽江、昆明等地,贵州的毕节专区、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四川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和渡口市。  相似文献   

12.
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的鼎盛时期是在明代。这一时期,纳西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曾有过迅速的发展,探究它的原因,不仅有助于纳西族历史的研究,对今天的民族经济的发展也有借鉴作用。 明王朝平定云南后,为了迅速建立由中央王朝控制的行政机构,在一些地区推行土司制度,丽江木氏土司便是这种制度的代表之一。公元一三八二年明军攻克云南,通安州知州阿甲阿得率众归附,朝廷赐木姓,次  相似文献   

13.
考察了云南丽江泸沽湖畔摩梭人“阿注异居婚”产生的历史背景、现状,分析其对当前人类婚姻家庭模式“一夫一妻制”的启示.指出由于“阿注异居婚”组建家庭的双方或多方——兄弟姐妹之间是不允许发生性关系的,因此,也就拆除了困扰着“一夫一妻制”的“性嫉妒”的顽瘤,从而使其婚恋更为自由、灵活、和谐,而不像“一夫一妻制”家庭那样在性和感情方面不断产生烦恼.  相似文献   

14.
有诗云:“丽江雪山天下绝,积玉堆琼几千叠。足盘厚地背摩天,衡华真成两丘垤。” 8月的一天清晨,雨后初晴,蓝天万里,我们乘车从丽江古城出发,一个多小时后,汽车停在雪花山庄,让游者观望远景。此时此刻,天高云淡,空中格外明朗,举目远眺,但见巍巍雪山,直刺青天,银雕玉塑,壁立千仞,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玉龙雪山。 玉龙雪山位于云南丽江、宁蒗、中甸三县境内,是北半球最靠近赤道的山脉,处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山势由北向南走向,南北35公里,东西25公里,雪山面积960平方公里,高山雪域风景位于海拔4000米以上,那里终年积雪,雪山山体高耸,横亘排列有13座巨锋,宛如一条玉龙腾  相似文献   

15.
范稳的“藏地三部曲”是一片释、耶、爱熔铸成的人间净土。这种“奇观”式的写作呈现出一个被强加了“西藏性”的西藏,而生产和消费“奇观”的代价是将西藏特例化、工艺品化,从而使我们错失了真实的西藏。  相似文献   

16.
从我们伟大祖国西北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南部,包括陕西西南部、青海东部、向南经过四川西部、西藏东部到云南西部以及缅甸、印度北部有一条狭长的地带,国内外学者称为民族的“南北通道”,“藏彝走廊”.我国的民族学家、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说:“这条走廊沉积着许多现在还活着的历史遗留,应当是历史与语言的一个宝贵园地”.已故的考古、民族  相似文献   

17.
在 2 0世纪 ,美国对中国西藏问题的政策大体经历了从追随英帝国主义“西藏宗主权”理论 ,到侧重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 ,再转变到支持西藏叛逃分裂势力分裂中国 ,炮制“西藏民族自决”论和推动“西藏问题”国际化的过程。美国奉行的西藏政策是实用主义原则和双重标准。在其需要遏制和分裂中国时才利用“西藏问题”这一工具  相似文献   

18.
我和妈妈一起玩中国地图拼板。 我发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大,它是我妈妈的故乡。在新疆的下方是像一片彩云的西藏,前年那里刚刚通了铁路,我们可以坐着火车去西藏呢。在新疆的东边有一匹“大马”,伸着脖子想要去亲“白天鹅”。  相似文献   

19.
象雄这一术语与西藏的文化和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中央省卫和藏以西,西藏西部地区的古老名称,与西边的尼泊尔、库玛昂和拉达克接壤。这个国家早在公元645年即被古代的吐蕃王国所吞并。然而对于西藏研究来说,其最显著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传说中的神圣国家,傲为本教基础的那些文献就是用它的语言写成的。“本”(Bon)是一个有组织的宗教,当佛教在五世纪及其以后传入西藏时,它已经形成了。在藏族中它仍然是仅次于佛教的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首流传在藏族人民中间脍炙人口的“谐”体情歌,它象那带露的玫瑰,清新可喜,历经数百年,而其艺术魅力仍经久不衰。 这类情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在广大藏区,几乎人人会唱,个个会吟,比比皆是,俯首即拾。有的歌只唱不跳,有的歌又唱又跳,有的则结合游戏来唱。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流传在西藏、甘肃、青海和四川巴塘、阿坝地区的称为“谐”(),流传在四川德格一带的称为“古尔姆”(),流传在云南中甸境内的又有人称为“日玛”()。早在193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