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20世纪90年代起,华人跨国公司开始引起国际工商界和媒体的注意。联合国跨国公司与投资署在《1995年世界投资报告》中,首次按海外资产额(1993年)排列了全球发展中国家与地区最大的50家跨国公司,其中华人跨国公司占了17家,表明了在这一经济区域天下三分有其一的显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3.
中信机电制造公司山西冲压厂,地处山西华信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所依山而建的老军工企业。1970年建厂,1988年划归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历30年艰难跋涉,仍处於极度困难的境地。1997年,山西冲压厂职工不足两千,年最高亏损却达2760余万元,累计负债近亿元,拖欠职工工资达10个月以上,职工生活水平远远低於当地平均标准,职工情绪极度低落,生产和技术骨干人才大量流失,企业困难重重,濒临破产的边缘。 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信调整了山冲厂领导班子,年仅33岁的程华荣於1997年9月担任厂长,肩负起三年扭亏脱困的重任。 1986年从西安工学院毕业后,程华荣历任山冲厂机电员、机电处长、副总经  相似文献   

4.
海外华文教育机构作为一个主要学习汉语和传播文化的综合性交流平台,不仅承担着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任务,更肩负着推广对外汉语教学的重任。当今世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席卷全球的"汉语热"将各国的教育文化推向开放与合作的潮流,曾经单一的办学形式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多样化的华文教育办学形式方能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5.
整合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都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窗口,二者在推广中国语言、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各有优长。国际汉语热的背景下,整合海外华文教育与对外汉语教学之资源优势,使其取长补短长、相互扶持、相互促进,有利于中华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利于"文化中国"形象的树立。  相似文献   

6.
国民政府时期,特别是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期及40年代,贵州民族研究勃然兴起,涌现出天量的专著、调查报告、论文集、工具书、文章等成果形式.这一阶段,成为新中国建立前贵州民族研究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6日上午,海外华文教师培训班开班暨江苏省华文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南京师范大学隆重举行。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艳、国侨办文化司副巡视员汤翠英、省人大民宗侨委副主任陈贵希、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步锦昆、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文晓明等,以及来自马来西亚的近百名华文教师和江苏省新增的9所华文教育基地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仪式由省侨办副主任丁荣主持。  相似文献   

8.
凡是有太阳的地方便有华人。在三千万海外华人中活跃着一支女作家队伍,她们长期散居在海外许多国家,遍及美、欧、澳及亚洲,其中以美洲及东南亚地区比较集中。她们人数众多,才华横溢,作品丰盈,色彩斑烂,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为了更好地联络感情,交流写作经验,促进海外华文文学的发展,以陈若喷、于梨华等人为首,于1987年发起成立一个海外华文女作家的民间、非政治性组织。经过一年多的筹备,于1989年7月在美国加州相克莱召开了第一届海外华文女作家会议,到会代表有20多人,组织名称为“海外华文女作家联谊会”。如今已成功地召…  相似文献   

9.
21世纪的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呈现出一个由复苏、复兴到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从教学对象、教学环境、培养目标、华人的语言观和文化观等方面讨论了新时期海外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的形势及主要变化,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契机。目前的海外华文教学和华文教育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祖(籍)国应该为此作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与海外华文文学母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外华文文学始终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底蕴,形成了围绕着中华文化核心的几个基本母题。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乡土与故园、祖先与家族、接续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冲突、兼济与独善的忧患意识都是海外华文文学历久弥新的基本母题。分析与理解这些母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海外华文文学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1.
评《海外华文文学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第一部正式以《海外华文文学史》命名的学术著作。以前虽然也有同类书出版,但大多以“概观”、“初编”、“现状”命名。这次作者去掉了1993年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初编》末尾二字。从“初编”到“正编”,记录了这门学科在艰难中跋涉前进的足迹。汕头大学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是一个很有特色的研究群体。他们与别的研究机构的不同之处,在于以全方位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独树一帜。由陈贤茂主编,吴奕锜、陈剑晖任副主编的《海外华文文学史》,是一部集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之大成的开创性著作。它以世界各地华文作家的创作成果…  相似文献   

12.
阳春四月,群花争艳,第八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南京召开。在会上,来自马来西亚的著名女作家戴小华,受到大家注目。见到戴小华的人,首先被她美丽的外貌所吸引。她身材修长、亭亭玉立,长发披肩,圆圆的脸上一双大眼炯炯有神,见人带着微笑。她身穿一套鹅黄色西装,显得端庄秀丽、落落大方。当你与她交谈,你会发现她还有另一种“内在的美”,她不仅充满灵气与智慧,而且还会使你认识到,她是一位对历史和现实、国家和民族都怀有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作家。 戴小华女士是八十年代后期崛起于马来西亚文坛的一颗新星。她现为华人文化协会署理事长、马中友好协会理事,她曾担任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会长,现为该会顾问。从1988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3.
海外华文文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具有世界性的新学术领域,以台港澳文学作为“引桥”而逐渐拓展,也逐渐与国际上的移民文学、离散文学接轨,形成一个极具东方特色的文化、文学“圈”。它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外移与外族文化相互影响研究拓展了广阔的空间。本期发表三篇文章:饶芃子的《海外华文文学的比较文学意义》从跨学科的视角论述海外华文文学对相关学科的促进,为比较文学提供了崭新的探讨对象和研究空间,为传统的国别、地域文学比较,特别是理论研究和学科“边界”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和视点,海外华文文学和比较文学在开拓文学研究新视野、新思路、新方法上,均起了积极的作用,为中国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新的阐释内容和角度,并由此而引起了对传统思维模式的反思;王润华的《文化属性与文化认同:诠释世界华文文学的新模式》是从文化视角切入东南亚华文文化,作者从不同国家、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谈中外文化交流的感受,并探讨诠释中国以外边缘地带华人建构的另一种“中华文化”的模式;蒲若茜的《华裔美国小说中的“唐人街”叙事》是对不同历史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华裔美国作家笔下频繁出现的“唐人街”叙事的分析,在华裔美国文学书写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主导地位,随着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作家笔下的“唐人街”再现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从早期“他者导向”的叙事、“亚裔感性”的追寻到华裔第二代逃离或固守“唐人街”的种种诉求,表现出美国强势文化俯视之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华裔要冲破“玻璃天花板”的艰难。  相似文献   

14.
跨文化视野中的海外华文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跨国别、跨地区的世界文化视野中考察海外华文文学。认为海外华文文学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学现象 ,必须把跨文化的理论和方法投射于海外华文文学这个特殊的空间 ,在文化的层面上诠释海外华文文学所蕴涵的内在丰富性。从而为比较文化和海外华文文学提供一个共同的文化与文学相结合的研究新视点  相似文献   

15.
“城别三年,刮目相看。”海外华文媒体惊叹江苏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联袂探访这块神奇的土地。 约占中国1%的国土、6%人口的江苏,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的比重高达10%以上;江苏近20年创造的财富,超过了有史以来的总和;海外资金纷纷把江苏作为投资兴业的首选地……为了解读这些新闻背后的新闻,来自亚洲、北美、南美和欧洲的21家华文媒体记者,于10月8日抵达江苏,先后在南通、扬州、南京、镇江、苏州等地进行实地采访和考察。  相似文献   

16.
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契合华文教育生态系统中生态因子的区域分化,是海外华文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构建“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区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教育生态视角下海外华文教育区域整合发展要夯实科学、全面的宏观统筹与法律保障,打造华文教育生态链;明确区域华文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增强华文教育生态系统的协同互动;强化海外华人基本盘,以文化认同为枢纽建立华文教育群落生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促进华文教育区域资源的高效整合;基于生态平衡法则,建立华文教育区城化发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安徽地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外华文教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有效方式的当今时代,基于海外华文教育功能,开展提升安徽海外形象的传播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安徽优秀地域文化海外传播实例分析,从师资、教材和教法方面存在的挑战入手,围绕安徽文化海外传播核心理念,培养海外华文教师特别是安徽籍华文教师,编写安徽地域文化双语教学资料,建设网络移动教学资源,充分发挥省内高校教学科研的社会服务功能,同时注重海外华人社团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安徽开拓、包容和礼让的积极海外形象传播。  相似文献   

18.
从语音、词汇、语法、语用、文字等方面分析了两岸汉语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对海外华文教育的影响。为了减少这些不利影响,使汉语走向世界,使中华文化发扬光大,两岸应该携起手来,在海外华文教育方面展开合作,如:两岸合作研究制定汉语的标准,合作编写华文教材;合作编写工具书;合作开发海外华文教育的网络资源库,等等。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的海外华文媒体已经成为国际传播领域的重要民间媒体力量。如何让其保持一个良性稳定的发展态势,成为国家间跨文化交流和公共外交的主要渠道,值得研究。构建一个服务于海外华文媒体行业以及研究者、政策制定者的华文媒体资源库,是凝聚国内华文媒体研究者的经验和智慧,引导海外华文媒体稳健发展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20.
文章回顾了近40年海外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研究“海外华文文学”的状况,提出了在20世纪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的背景上,打通不同板块、国别的华文文学,探寻其内在联系,展开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的课题,并强调了其方法论原则,从经典“筛选”、文学传统、母语写作、汉学和文论等方面论述了百年海外华文文学的整体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