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将在当前跨世纪的伟大时期在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全面展开。根据“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农村股份合作的实施应是一个“三维展开工程”,即股份合作制在农业广度发展产业推展开工程;在农业深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在农业高度发展产业维展开工程。“农村经济系统三维空间结构理论”的要义可以概述为:任何一个农村经济系统都是由它的广度X深度X高度而构成的立体空间。第一维,农村经济广度维,包括农、林、牧、渔、草、虫、微生物等等生物生产领域的广度开发;第二维,农村经济深度维,包括可控的温、光、水…  相似文献   

2.
我国正处在信息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交汇期,农业数字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方向和重要内容。当前,数据要素赋能农业生产,通过智能化技术变革生产营销方式;重塑农业组织结构,推动农业组织结构网状化发展;整合农业产业链,实现信息共享和生态位调整。可以说,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引领农业要素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农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则是以农业现代化生产为目标,推动生产方式变革;以消费者需求为核心,推动消费方式变革;以整合农产品供应链为目的,推动经营方式革新;以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推动产业结构变革;以组织化水平提升为基础,推动能力变革。未来,农业数字化转型将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应严格落实好农业数字化发展规划,宣传推广典型案例,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推动数字经济与本地农业农村经济融合发展;应鼓励数智经济企业利用其丰富的开发经验和数字技术实力,加快农业配套应用的开发;应注重在生产端和营销端提升农民数字技术应用能力,更公平地享受农业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3.
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变河南农业大省为农业强省的建议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产业化思想作为农业的指导思想;选准和培育好主导产业;构建农业产业化的组织体系;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抓好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施科教兴农,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完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加强领导,搞好宏观调控和追踪反馈  相似文献   

4.
股份合作制是广大农民群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实践中的又一伟大创造。它将聚集资金,明晰产权,转换经营机制等优越性统一千一体,必将成为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的关键措施,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种必然选择。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股份合作制在运作中将面临这样的事实:我们的农村是一个幅员辽阔、居住分散、生产力落后的农村,农业是一个基础薄弱、深度开发差、产出效益低的农业;农民是人D众多、素质低下、传统意识浓厚、科技知识匾乏的农民;农村市场是一个发育不成熟、信息不灵通、机制不健全的市场。这些…  相似文献   

5.
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党在农村的根本任务,是农村一切工作的中心。农村党支部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中心,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加强农村党支部建设。“五个好”是多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一个完善的目标体系,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有一个好书记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从农村改革看农业走向市场问题欧阳俊斌,裘康羽农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全国人代会期间,很多代表都对农业表示担心。一是担心农业摆不到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二是担心农业生产投入不足,特别是粮食生产可能出现大滑坡的危险;三是担心农民...  相似文献   

7.
中央提出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并确定把“多予、少取、放活”作为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央把农民收入问题放在了“三农”问题的核心位置,并把解决这一问题的工作侧重点放在了做“减法”上,亦即旨…  相似文献   

8.
人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主体.社会的进步在于人的进步,社会的现代化在于人的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大多数,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很大程度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进步和现代化,在于农村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区域优势,对于全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更具有示范作用。农村社会要更快发展,关键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长沙市农村人口素质长沙市有总人口5688222人(1995年末统计数)其中农业人口4173161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74.15%,其中长沙县735250人,占该县总人口的93.46%;…  相似文献   

9.
农业作为我国的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社会稳定的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稳定,农村经济是否繁荣,始终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银行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担负着支持农村经济特别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任.但农业银行作为商业银行,在支持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必然要追求自身效益.本文拟就农业产业化与农行效益的实现作一探讨.一、农业产业化与农业银行效益的关系(-)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行效益的有效途径我国把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并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说明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化进程中,如何解决工业与农业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国也不例外。建国以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农业的发展上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显现了出来;农业比较利益依然低下;农业资金投入不断减少;大部分地区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没有出路;农民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虽然说有些问题将伴随工业化的全过程,并要靠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来解决,但就目前农村的农业发展问题还是有许多工作可以做的: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适当集中;调整农业比较利益,改变工业化初期农业对工业的保护和支持状况,朝工农业自养和平等发展并逐步过渡到工业对农业的反哺阶段;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业技术进步和实现规模经济,等等。  相似文献   

11.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农业产业化作为一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配置的新型农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相继在英国、泰国、巴西、墨西哥等亚洲和南美国家搞得有声有色.农业产业化经营已成为世界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在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产物,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产生并不断发展起来的,现虽属刚刚起步阶段就已显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它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并将和正在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意义远远超过了农业经济的范畴.为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看来,发展农业产业化已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就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及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讨中国式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牢牢把握西藏社会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中央支持西藏、全国支援西藏”等方面认识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认为,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过程是筑牢民族团结、丰富中华文化、凸显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践行生态文明的过程;认为有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有科学理论指引、有特殊政策支持是推进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利条件;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强化组织建设、运用精准思维、坚持团结奋斗是推进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把粮食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是人们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兴起的一批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的“龙型”企业,为粮食主产区农业向深层开发,实现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目标开辟了一条新路。具体地说,以农户及联合起来的农户共同作为启动者或发展的主要力量,以农业推动型为主要的启动或发展方式,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作为启动或主导部门,走适合本地特点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一)农村工业化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带来了农村的经济增长。就全国而言,从1978年至1991年,农村工业一直以年均…  相似文献   

14.
农民素质现代化是农村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实现农村现代化必须提高农民的素质,这是农村经济市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加入WTO参与国际竞争的迫切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得力措施,推进农民素质现代化:一是加强培训教育;二是注重典型示范;三是营造文化环境;四是提高资金投入;五是发挥组织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是一种资源配置优化的过程,其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我国作为拥有8亿农民的发展中国家,在寻求发展道路上,选择最大就业和最大产出是并不相矛盾。边际生产力较低的农业劳动力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边际生产力高的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不仅增加了转移者的收入和福利,同时也会带来整个社会总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缓解了流出地区的就业压力,为农村实行规模经济创造了条件,同时促进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转移者把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带回农村,从而加快了这一转移,为不…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受农地供给约束,农业劳动力需求会不断递减;现有农村人口增长一时间难以放慢,农村劳动力供给有无限增加趋势。这二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过剩性不断增强。如果不寻求到一条有效的转移道路,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以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代价换取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化的状况,提高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拓展农林牧渔就业容量;二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彻底改变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传统的城乡经济格局,发展农村“二元经济”,扩展农村就…  相似文献   

17.
2000年2月 14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指出:“在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实际上就是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阶段。……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不仅是解决当前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困难的客观要求,更是提高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这里编发的一篇调查报告,可以看作是对这个“意见”的积极响应。报告涉及的这场始于1996年的农村改革试验,虽然只是在一个村庄进行,却具有探索“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全局性思路和具体操作措施的积极意义。对中国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进行了六十多年追踪研究的费孝通教授,曾到作为这场改革实验基地的双八村进行实地调查,对这场工农联手的改革试验予以充分肯定,并主张大力支持,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18.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被视作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基本战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历来被我们作为经济和政治稳定的根本,这些年一场又一场灾难性的洪灾和旱灾之所以没有击垮我们,国内外一小撮敌对分子所掀起的政治风波之所以没有动摇我们,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粮食生产的连年丰吐。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农村商业,搞活了城乡之间、乡村之间的商品流通,为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架起了一座桥梁;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使农村经济出现了异常繁荣的景象。特别是东南沿海一带乡镇企业的发展,迅速改变了…  相似文献   

19.
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2004年5月19日,在北京召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第27届亚太区域部长级会议上,胡锦涛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致词。他指出,“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对保证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保持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以进一步开创农业和农村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我国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问题。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举世瞩目的发展。但与日益现代化的工业相比,农业无论是生产手段还是经营方式,依旧很落后,基础地位依旧很脆弱。不言而喻,我国还不是农业强国。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千家万户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如何去适应日益发展完善的大市场经济的要求;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如何向非农产业转移;如何继续增加农民收入等等。为此,寻求一种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以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