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老龄     
《新天地》2007,(2)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06年12月12日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我国首次从养老保障体系、老年医疗保健、为老年社会服务、老年文化教育、老年人参与社会发展、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对中国面临的若干老龄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有关发言人指出:现在全世界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大致有70个。和先期进入老龄化的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有四个特点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建立一个适合我国国情并能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需求的老年住宅供给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美国、日本两国较早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解决老年住宅问题有一定经验。本文分析比较了美、日两国老年住宅供给模式及其发展经验,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住宅供给的理想架构。  相似文献   

3.
老龄问题 ,是我们在跨入 2 1世纪之际正在面对和必须认真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解决好老龄问题 ,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稳定、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要解决好老龄问题 ,必须建立完善的老年工作体系 ;建立老年经济保障体系 ;建立老年健康保障服务网络 ;继续提倡家庭对老年生活的照顾 ;大力开展社区老年服务项目 ;帮助老年人实现社会整合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给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带来沉重压力。在老龄人口高峰期到来之前,要抓住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建立可持续性的养老金体制、倡导个人储蓄养老以及完善城乡养老制度的衔接,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对我国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老年健康产业市场广阔,国家的政策倾斜明显,“供给侧改革”的出台更为其发展带来了契机。 但是,当前我国老年健康产业非常不成熟,主要问题是:产业链偏短,尚未形成明显的集群效应,运作中缺乏规范化和 标准化,资金和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等等。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立法,促进老年健康产业规 范化运营;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提高社会认知度,强化专业人才培养;建立老年健康产业园区,完善养老产业相关配套 措施。通过这些措施,让老龄化成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机遇,使老年健康产业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老年 健康产业,对于国家积极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压力和提高国民经济水平的作用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6.
民法中规定的成年监护制度只适用于精神病人,对于老龄化社会背景下的老年人监护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老年监护制度是老年人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老年监护制度,保障其合法权益,是我国民事理论和司法实践迫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此次《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修订明确规定了这一制度,是立法的一次进步。为保障该制度的良性运行,需从原则确立、制度设计、措施跟进三方面科学构建完整的老年监护体系。  相似文献   

7.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问题。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口增长很快,老年抚养比迅速攀升,对经济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与老龄化社会相匹配的社会保障体系,因为人口老龄化造成的收入分配差异扩大的矛盾尤为突出。根据政府的统计数据,从定量的角度分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收入分配影响的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初具规模。新疆石河子市的老年健身运动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还需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如何加强宣传、建立一个好的组织模式,是当前石河子开展太极拳健身运动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低龄老年人口特征及其人力资源开发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正在加剧,如何应对老龄化的机遇与挑战是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阐述了低龄老年人口的内涵、规模、增速和流动情况等人口学特征,对低龄老年人口的生活来源构成作出了整体和分城乡、分性别的探讨,分析了影响人们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决定因素以及我国城镇与农村低龄老年人口的工作意愿,最后得出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正>一、论坛背景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人口共性问题,是贯穿中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我国早在2000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近20年来我国老龄化增速高于世界平均增速,老龄人口比重不断增加,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应对人口老龄化任务最重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强调"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提出"完善养老护理体系,努力解决大城市养老难问题"的明确要求,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老龄化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也日益严重。要切实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首先,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老龄观,构筑符合老年人生存的社会伦理环境;其次,采取措施建立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逐步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问题;第三,重视老年学的教育和研究,使老龄社会健康化。  相似文献   

12.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社会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适合中国国情。家庭养老是以和谐的代际关系为基础 ,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离不开所有的家庭成员。尊重关心老年人 ,就是尊重人生和社会发展的规律。营造一个代际和谐、社会共享的生活环境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老年人作为社会的一员 ,要自尊、自强、自立 ,有能力的老年人要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活动 ,为社会发展继续作贡献。  相似文献   

13.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家庭养老模式将面临挑战,社会养老将是解决我国未来养老问题的重 要模式。厦门有发展养老产业独特的自然、社会、人文等优势,厦门市发展养老产业将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人口增加导致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使老年人的赡养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应密切关注的问题,和谐社会的基调也反映出不能仅仅单纯地“养老”,将其全部归为社会保障的范畴。从构建和谐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基点出发,探讨如何使养老更多地回归为“赡养”,扩大家庭赡养的外延,运用社区赡养制度的理论构建一种集国家、社会、家庭为一体的新型赡养理念,以此实现老年人回归家庭这种最终极的人文关怀,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过程中,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心理失衡必然进一步凸显,从现状上看,普遍表现为失落与孤独、怀旧与恋旧、逃避与惰性心理等多方面。在优化人口心理素质的反贫困视角下,针对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心理"扶贫"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在不断完善并切实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同时,加强政策扶贫、社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宣传指导,改善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认知模式,培育农村老龄贫困群体心理上的成就动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村人际交往,培育农村老龄贫困群体健康正态的社会心理。这对于我国避免人口老龄化社会危机,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逐渐成为社会问题,他不仅对老年人带来各种影响,而且还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黄石市城区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精神、心理、健康需求,由于诸多原因,城镇老年人还存在许多的需求困难。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我们应该在政策上选择上体现以人为本,推动社会福利社会化,引入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手法,积极解决老年人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困难。  相似文献   

17.
职业背景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及养老模式的选择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1998年和2005年对广州市城乡两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文章描述了原来职业不同的老人在收入、再就业、储蓄、养老方式、社会支持等方面选择的差异,指出在相隔7年后,这种差距的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因此关注社会底层老人的生活是政府与整个社会要认真对待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社会转型,农村养老面临土地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功能弱化以及代际支持弱化的问题。要走出目前农村养老的困境,必须选择“社会养老保障为主导并充分结合社区服务和家庭保障”的复合型养老保障模式,并且依靠完善养老立法和发展农村老年组织来解决。  相似文献   

19.
老年自我保障的社会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积极老龄化的角度出发 ,老年自我保障在于强调老年群体的社会参与 ,调动老年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实现其自我价值 ,同时 ,也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阶段的内容。它无论对社会、对家庭 ,还是对老年个体来说 ,都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 ,营造与建构良好的社会养老支持网络和环境氛围 ,将有利于老年自我保障的实现 ,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人口老龄化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使老年人成为一个健康的积极的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20.
当前,在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过程中,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心理失衡必然进一步凸显,从现状上看,普遍表现为失落与孤独、怀旧与恋旧、逃避与惰性心理等多方面。在优化人口心理素质的反贫困视角下,针对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心理扶贫不容忽视,需要我们在不断完善并切实推进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实施的同时,加强政策扶贫、社会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信息宣传指导,改善农村老龄贫困群体的社会认知模式,培育农村老龄贫困群体心理上的成就动机,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农村人际交往,培育农村老龄贫困群体健康正态的社会心理。这对于我国避免人口老龄化社会危机,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