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纵”——生产责任制存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性生产责任制产生于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分工的发展,而在不同的生产关系中的生产责任制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马克思在谈到社会生产管理二重性时指出,一方面,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由分工、“协作的劳动”产生了“指挥”的必要,这“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在统一指挥下,“一切结合的社会劳动交给单个人作为特殊劳动去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视野投到珠江流域的整体发展问题上,这预示着珠江流域的研究将走上一个新的阶段。研究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首先要从理论上弄清楚流域的分工协作问题,为此,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一偿试。一社会与劳动的地域分工是受多种因素决定和影响的。其中包括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的差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论述过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对地域分工的影响,认为“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不是土壤的  相似文献   

3.
<正> 马克思主义分工理论,是一个内容极其丰富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在《资本论》及各卷手稿中对分工的论述,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展开的。在政治经济学的范围内,马克思对分工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存在于一切商品生产中,并且作为商品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的社会劳动分工。二、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基本体现的生产机构内部分工。  相似文献   

4.
分工是一个概括了社会广泛现象的概念,也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对分工理论的探索起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成熟于《资本论》,逐步从异化角度抽象逻辑过渡到基于社会关系的现实逻辑。本文基于对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文本研究,阐述文本中对分工的阐述以及所彰显的逻辑思路,探寻分工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在消灭分工条件尚未成熟时,尝试通过业余时间的增加实现人的最大程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地区的经济活动,是在全国统一计划和分工协作的条件下,密切联系和互相制约地向前发展的。这就必须在发展地区经济分工的同时,加强地区间的经济的联系,建立合理的地区经济的协作和联合。地区间的经济协作与联合和地区经济分工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两个不同的经济范畴。地区经济分工是指地区不同专业化生产的独立和分化过程,正如列宁所说,“同一般分工有直接联系的是地域的分工”,是指“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有时是某一类产品甚至是产品的某一部分。”(《列宁全集》第3卷,第389页)地区间的经济协作与联合,是指资金、物资、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地区之间互通有无,以便把分布在不同地区的生产要素在地域上合理地结合起来,把各地区的不同生产过程联结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地区的分工和经济协作是互为条件,密不可分的。一方面,为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经济条件,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各地区必须实行分工,以自己生产多余的产品去交换自己短缺的产品,因此,地区分工是发展地区间经济协作和联合的前提,没有地区分工,根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创立了著名的管理二重性原理,他认为,资本主义管理和一切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生产方式的管理都具有科学组织生产力的属性和适当调节生产关系的属性;组织生产力的属性是由分工、协作和社会化生产所引起,因此它是管理的一般职能、一般属性,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可以互相学习和继承。而调节生产关系的属性在阶级社会中具体表现为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因而是管理的特殊职能、特殊属性,性质根本不同的社会是不能  相似文献   

7.
重读马克思,必须重申马克思的分工思想并给予其当代性阐释。重申马克思分工思想,应该将分工置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域与现代社会的实践视域中来考察,从"分工的观点"理解历史唯物主义;以分工为起点"回到马克思";从分工的视角透视现代社会。重申马克思分工思想的重大意义在于,超越纯粹的经济学视角,开显分工的哲学话语;拓展基础理论研究,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立足中国社会实践,彰显分工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特殊运动形态。社会基本矛盾贯串于人类社会的各个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律。马克思创立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概括。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整个社会关系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要适合经济基础要求的原理,关于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的原理等等,适用于任何一个社会形态,当然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所以,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我国农业生产内部的专业分工有了新的发展,并出现丁一大批经济效益显著的以粮棉为主,粮油为主,以粮食生产为主,或以其他经营为主的专业户。正确认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及其专业户产生的内在原因和发展趋势,因势利导地组织农业专业化分工,对于提高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意义。一、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社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发展,是社会生产力发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8):20-26
马克思与涂尔干关于分工理论的差异,源于他们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不同。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认为旧式"分工"是导致异化的根源,提出了要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价值目标,目的是"消灭分工";涂尔干则站在既得利益者的立场上,认为分工是社会统一的纽带,提出了要建立"有机生命体"的社会价值目标,目的是使分工永恒化。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储备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理是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以马克思的储备理论为指导,改革我国的储备体制,对保证社会主义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生产和流通的经济效益,都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21,(3)
在马克思看来,分工绝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自在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而是经历了一个自然演进、渐进发展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从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出发,揭示出分工从自然分工到自发分工,未来向共产主义自觉分工过渡的历史进程,分工的历史扩展也经历了从"自然"因素决定到"社会"因素决定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生产社会化概念主要指生产的集中化和大型化 ,马克思恩格斯也主要是从这样一种涵义出发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1 0 0多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表明 ,生产社会化发展具有二重维度 ,这是分工二元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的二元发展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形式。因此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以及建立在这一结论基础上的关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模式都需要进行重新论证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工与马克思社会批判话语的变革张溟久(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210093)《哲学的贫困》以后,分工已不再是马克思视域中的一个重要范畴了。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以分工为轴心而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相对应,在《哲学的贫困》以后,马克思只是在相...  相似文献   

15.
从生存论理解马克思关于交往的历史作用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认为,人是在和对象的双向敞开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这一展开过程表明,人作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他的活动和物质生活条件,二者构成人的存在方式。这一存在方式既是生产的,又是交往的。交往作为人的先天规定性,内在于人活动中,是人的生产及其一切活动的前提。有生产就有分工,分工使人的生产及其活动呈现出多样性。而交往使生产与分工获得现实性意义。马克思正是从生存论路向上,以生产为基础,以交往和分工为轴心,以人的发展为尺度,提出社会演进的三大形态理论的。  相似文献   

16.
构建发展泛珠三角地区产业合作的前提与基础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区域经济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不同地区经济主体从而政府基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内生需求.产业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合作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对泛珠三角经济区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而言,不仅整个泛珠三角地区,而且泛珠三角地区内各省区内部的产业分工协作都是相当有限的.在目前条件下,发展泛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协作,不是直接从发展产业分工协作入手,而是从其基础:发展经济区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联系入手.市场主体在密切经济贸易联系基础上,自然会逐渐产生符合各市场主体利益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发分工的"三重逻辑":生产分工逻辑、社会分工逻辑、意识分工逻辑。在此基础上,解释了消灭自发分工的根本任务,即消灭导致三重分工逻辑彼此发生矛盾的条件性(异化劳动条件)与关系性(资本关系),形成真正的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与分工总的承担者(无产阶级),最后确定的是自由分工。  相似文献   

18.
一、马克思的交往概念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的物质生产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以及由这种生产关系所决定的人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与生产力、分工、生产方式、实践等重要范畴直接相关,又与社会历史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更替以及共产主义理论密不可分;并且,从根本上说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这两条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原理,都与马克思对社会交往概念的理解有着内在联系.所以说,社会交往理论本身就构成马克思社会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康昊天 《理论界》2014,(2):45-47
经济运行的矛盾和冲突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分工体系与其占有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按照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基本观点,分工体系与生产力相互平衡和适应的关系,是分工体系的首要价值,新旧分工体系的更替是实现这一价值的主要手段。在占有现实生产力的情况下,分工体系内部各个劳动过程之间的平衡关系,是分工体系第二性的价值;分工体系内部的机制调节,是实现第二性价值的主要手段,从而使分工体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适应人类社会解放和自由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对分工与协作产生的高效率、低成本的追求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动因,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专业化生产带来的效率提高,企业协作产生的规模经济、协同效应和集体生产力,企业集聚激发的竞争和创新精神。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充分认识产业集群这一发展模式的优势,集群企业间的协作是产业集群稳定和发展的保证,自我创新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源动力以及重新认识政府的角色和职能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