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转股”是政府为减轻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和改善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而采取的一项重要决策 ,让资产管理公司来承接银行的不良信贷资产。债转股成功的关键在于资产管理公司如何将股权成功转让。债转股政策出台前国有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所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 ,阐明债转股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必要性及当前债转股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同时 ,创造性地提出发行企业重组基金证券方式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债转股问题是近来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债转股的真正目的 ,其一是“改制” ,借债转股之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其二是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来“监管”银行对企业的债权 ,化解金融风险。债转股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举措 ,其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否认的。但若在实践中 ,当事人各方没有相应的约束和激励 ,则可能诱发债务企业的道德风险 ,使其功效无法实现。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所在。在企业改革中,如何既能从根本上搞活国有企业,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又能合理地保护企业债权银行的利益,如何处理好企业资产重组和银行债权保全的关系,乃是当前经济工作中亟待解决的课题。一、企业在改组过程中对银行债权的侵害。在我国,企业债务问题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银行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从而使银行信贷资产蒙受了无形损失。其主要表现有:1、有的企业实行分立改制,纷纷划小核算单位,把银行债务只留在“总厂”母体上,而那些单独开伙、分灶吃饭的各车间,则因换上了一块“分厂”招牌又可在…  相似文献   

4.
通过构建风险投资行为与流动性危机模型,对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及其与流动性危机的关系进行了解析。同时结合“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对迪拜债务危机进行了现实透视,可以发现:投资机构的风险投资行为将导致社会风险资产总体规模高于社会有效水平;债务危机是投资机构非理性扩张的必然结果;迪拜“类主权财富基金”的特殊性质是引发其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企业在发展中除了要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还应关注和保障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银行作为企业的主要债权人,也应参与到公司的债务治理中,以降低自身风险、保障合法权益。但我国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尚未完全实现市场化,银行债权人对企业债务处理的参与度低,银行债权人的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银行债权人与企业之间建立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没有依托有效的约束机制。造成我国银行债权人未能有效参与企业债务治理的原因既有商业银行本身体制的局限,又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还受事后赔付机制中政府干预的影响。建议借鉴国际上银行债权人参与企业债务治理的经验,健全我国银行债权人参与企业债务治理的机制体制,银行债权人应结合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对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采取不同的策略参与企业治理:对处于发展期的企业,银行应谨慎评估信贷资信、控制融资风险;对处于成长期的企业,银行应控制企业的抵押融资资产;对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银行应监督跟踪、防范突发性财务状况恶化;对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银行应严格监控企业财务状况、及时应对企业经营风险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业是我国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从1980年到1994年,金融资产总值平均年增长速度高达25%以上,在金融宏观调控方面及保证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商业银行信贷环境恶化现象却是有增无减,企业逃债、废债、赖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划小核算单位架空银行债务的;有搞资金体外循环逃避银行债务的;有实施“假破产”摆脱银行债务的;有企业改头换面悬空银行债务的;甚至有分割、变卖资产侵蚀银行债务及蛮横无理以“新官不理旧帐”为由抵赖银行债务的……。如此恶劣的信贷环境,就象一柄双刃剑,一方面造成信贷资金周转和循环短路,银行贷款收不回,利息收不到,效益大面积下滑,亏损加剧,可投入流通的资金数量减少;另一方面企业资金大量体外循环,管理失控,也导致企业效益急剧下滑。本文拟从分析信贷环境恶化的原因着手,谈谈营造良好信贷环境的必要性并提出几点设想与同仁商讨。  相似文献   

7.
企业恶意逃废银行债务 ,严重扭曲、破坏了市场信用 ,扰乱了经济金融秩序 ,加大了银行信贷资产的风险 ,威胁着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着重就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手段、成因及危害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如何消除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重组过程中,企业被整体特让后.企业原有债务应由谁承担?目前法律、法规无明确规定.法学理论界有各种不同观点.实践中往往因此产生许多纠纷.本文认为救出售企业原有债务原则上仍应由该企业承担.理由主要有三:一是企业法人本身具有独立的人格权;二是企业全部资产是对其债务的担保,两者不能割裂;三是从实践看,由企业法人继续承担原倩分显得更为公平、公正.可避免许多不必要的纠纷.减少诉累。为此,建议有关部门作出相应的规定,以利于资产重组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由于西方金融机构的经营危机使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产生了国际债务危机和银行间的不平等竞争,为解决上述矛盾而产生的《巴塞尔协议》使国际银行业的管理进入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10.
“债转股”是对企业不良资产的一种重组形式。“债转股”使银行加快不良资产的回收 ,化解金融风险 ,也为银行再贷款业务打开了通道。“债转股”也使企业摆脱了债务压力 ,增强了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必须及时、快速地加以解决.资产管理公司在解决我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实践中总的业绩不错,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加快资本市场改革步伐、建立良好的司法环境将提高资产管理公司的运营质量.  相似文献   

12.
“债务随企业资产转移”原则是国企改制后判断和识别债务承担的重要司法原则。然而该原则并不科学。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角度,对该原则进行了适法性和妥当性剖析,以求有助于国企改制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13.
资产由所有者权益和债务组成,投资是社会资产的重要功能。作者认为挖掘青海内部投资潜力的途径有三:一是尽可能多地从资产存量中寻找能投入经营领域的资本金;二是适当扩大债务规模;三是努力提高投资回报率。  相似文献   

14.
:组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是处理我国银行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资产管理公司在接收不良资产时 ,要确认资产的类别和合适的资产规模 ;在对不良资产进行经营管理时 ,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 ,在企业间实行兼并、分立、资产置换 ,实现企业资产的优化重组 ,最大限度地实现不良资产的处置变现目标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经济生活中不讲信誉,信用缺失的情况十分突出: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横行;企业间相互拖欠,逃避银行债务和偷税、漏税惊人;走私骗税猖獗;证券市场违规事件迭起;合同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急剧增多;“坑熟”成了很多人的生才之道等等,令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 ,把原来银行与企业之间债权债务关系转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间的持股与被持股或控股与被控股关系 ,即变银行对企业的债权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对企业的股权 ,由原来的还本付息转变为按股分红。这是国家化减金融风险 ,减轻企业债务负担促进国有企业脱困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该战略已实施一段时间 ,本文就相关问题的思考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帮助中国银行业走出困境的方法之一就是剥离不良资产.以企业价值为参照,考查了银行不良资产的价值评估特征,提出了为银行不良资产处理专门立法,明确赋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重组企业资产的权利;由于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集中于大企业、大项目,可考虑先剥离这类单位的不良资产进行评估重组;协调财务审计与资产评估的关系等对银行不良资产价值评估工作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对国有企业进行重建、重整。根据我国国有企业重整的特点,今后重整方式初步设计为完善《企业破产法》中关于企业重整的规定,建立“困难国有企业重组、重整基金”,建立“国有企业重整管理机构”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对国有企业进行资产债务重组  相似文献   

19.
随着西方银行的竞争和发展,特别是银行经营的全能化、国际化、电子化,加之80年代初爆发的国际债务危机,对西方银行的监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此,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了((19年新银行法》;日本、英国等也相继于1982年、1987年通过了新银行法,将对银行的监管进一步纳入立法的轨道。但是,在国际银行界却缺乏对国际金融业务的必要的国际监督,特别是缺少一个统一管理的标准,建立起有效的国际金融法律秩序就成了当务之急。在这种情势下,国际清算银行所属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先后于1975年、1983年发表“神圣公约”和“新神圣公约…  相似文献   

20.
李鸿昌 《社区》2002,(18):14-15
答:有限责任公司是指依照《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由符合法定人数的股东共同出资,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