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沈登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285-286
对人的个性认识,首先要明确两点,一是人是社会化的人,二是人是一个生存系统,个性结构由生存、智 慧、情感三部分组成,生存是个性的核心。人的生存方式分成以下三种:即基本性生存、利己性生存、自由性生存。 相似文献
2.
靳小芳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0(4):59-62
什么是"个性",对此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个性"一词,并探讨"个性"存在之内外平台以及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化为载体的数字化时代人的"个性"之可能。论文试图扩展日渐数字化生存的人们的思路,建构一种思考、解决问题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4.
董春英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8):34-35
文如其人,从作家到诗人到评论家等等所著作品无不是其个性的写照。有个性才有创新。所谓个性,是指一个人特有的能力、气质、兴趣和性格的总和。个性是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通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将学习的主动权放还给学生,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周斌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8-29
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个外国老师让中国学生作文,题目是《我的妈妈》,老师看了交上来的作文以后发火了:“你们的妈妈都是勤劳、无私、贤惠的吗?没有一个是懒惰的、自私的吗?”学生的作文千人一面,使这个外教大为恼火。我想,我们中国的老师是不会发火的,因为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作文。一些老师为了帮助学生拿到高分,鼓励学生编造作文,或者照搬别人的“优秀作文”, 相似文献
7.
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行为和方式进行过多的干预和约束,即作文时由教师给定题目、给定中心、给定范围,甚至规定字数,学生惟师命是从,亦步亦趋,从文题到内容都缺乏个性色彩,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相似文献
8.
沈登学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1997,(2)
个性的研究可以揭示人的社会本性,可以在管理、使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古今中外,不少大思想家都重视对个性的研究.孔子、孙子、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他们依据个性来使用、培养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艾里克森、吉尔福特、马斯洛等,他们在个性研究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长期以来,个性研究在我国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但是,个性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现象,其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还有待于不断完善.因此,本文就个性的结构及个性的生存方式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宋锦林 《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1):95-96
作文是人生世相的个性化解读,趣味是这种个性化行为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增强作文的理趣,让渊邃的灵魂飞扬;增强作文的情趣,让恳挚的情怀坦白;增强作文的文趣,让独到的语言“放电”。 相似文献
10.
栖霞区环卫所负责辖区内489万平方米道路的清扫保洁.38座公厕的清扫管理.10座中转站的垃圾收集清运。近年来,通过服务,扩大了环卫业务的发展.通过发展稳定职工、逆境生存。 相似文献
11.
商友敬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7):1-1
曼古埃尔在《学习阅读》一章中说:“在文字社会中,学习阅读算是一道入会仪式,一个告别依赖与不成熟沟通的通关仪式。学习阅读的小孩借由书本之途径得以参与集体的记忆,熟稔此一社会的共同过去——每一次阅读,他饨或多或少都会对此共同过去获得新知。”——这个说法很在理,其实我们每一个识字的人,都是通过书本进入知识社会的大门的。只是有的人进大门就停步不前了,有的人入门之后还想深入其堂奥;有的人进入某一房间角落找到了位置就不想动了,有的人到处游览,趣味盎然。我以为,既然进了这一知识的大门,还是到处看看为好,不然的话,枉然来此人世一遭,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12.
13.
王成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4):69-71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习作大多东拼西凑,生搬硬套,无病呻吟,矫揉造作,没有灵气,缺乏个性,不注意从生活实际中选取材料,不愿用自己的语言表露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感情。 相似文献
14.
吴婉秋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8):59-60
现代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人的创造性。心理学家布希尔曾说过,创造力是架在两个通常有很大区别的心理学领域——才能和个性之间的桥梁。这就是说,创造力的形成离不开个性这一因素。《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将阅读界定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那么,如何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让阅读教学的课堂成为张扬学生个性的广阔时空,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5.
韩伟姣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5-16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一大重点,实现个性化习作更是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唤起学生创新意识,展现学生自我个性的一个重要过程。作为语文学科的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方面更具有丰富 相似文献
16.
富有个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教育观念的转变为发展个性提供了空间,教师角色的转变使学生个性的发展成为可能。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发展个性成为教育的根本所在。我们平时常说世上绝无两个相同的人,地球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朴素的真理往往被人们熟视无睹地弃之一旁。传统的教育不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教学方法更是简单地划一性和标准化,阻碍了学生的充分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课标中,“自由写作”作为一个核心概念被提了出来。因此,如何“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激发学生在自由状态下写作激情,成为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19.
20.
杜修虎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8-90
一、选材拟题——个性化的载体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主要是一些命题作文,他们只能依照题目的要求去按部就班地写,而那种凭他们自己的意愿,随心所欲地选择喜爱的东西的机会并不多。在此情况下,教师为学生创设机会,让他们多写一些自由作文,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