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评《中日流通业比较》裴桂芬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流通业的发展相对落后,还处于散、小、差的状态,即流通领域经营者众多,但规模小而分散,管理差,市场秩序混乱,组织化现代化的程度低,远远不...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4月1日至2日,"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广州南国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主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国际法与行政法跨学科视角的我国海洋维权执法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研究》(15CFX071)课题组承担,《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太平洋学报》编辑部、中国太平洋学会海洋维权与执法研究分会、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15ZDB178)课题组协办。来自中国太  相似文献   

3.
一部充满中日文化底蕴的专著——评《中日比较风趣民俗学》斯砚《中日比较风趣民俗学》一书,是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教授贾蕙萱和日本友好人士春日嘉一合作撰写,1991年5月由日本社会评论社初版公刊。受到读者的欢迎,不久再版。1995年,作者又增加了篇幅,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流通业的SC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尚慧丽 《学术交流》2007,(4):124-127
从世界范围看,十大零售企业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瑞典为94%,德国、美国和法国分别为86%、64%和59%,而我国这一数据只有0.44%,差距是显而易见的。对我国的流通业进行SCP分析,即运用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理论范式,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我国流通业的规模水平以及实现流通业市场结构合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北京史研究的丰硕成果──《北京通史》学术座谈会纪要编者按:一部系统完整地研究北京历史的大型学术专著──《北京通史》(全十卷,共330余万字),最近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了。该书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部分历史专业研究人员组成的课题组,经过十六年的不懈努力撰...  相似文献   

6.
《近代中国商业技术设施的发展变化》通过专家鉴定李建平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规划项目中的青年项目《近代中国商业技术设施的发展变化》于1992年立项,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的齐大芝同志任课题组长并承担了主要研究工作。长期以来,关于中国近代商业技术设施方面...  相似文献   

7.
简评《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孙豹隐邓小平文艺思想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指导思想.由陕西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分文艺评论工作者撰写的《邓小平文艺思想研究》一书,比较系统、比较全面地论述了邓小平文...  相似文献   

8.
我是浦东人     
编者按:由本刊主编吴圣苓和社会学系常务副系主任胡申生负责的《浦东开发开放与家庭》课题组,通过对浦东新区130户家庭的入户调查访谈和对1000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分析研究了浦东开发开放以后给浦东居民家庭带来的影响和变化。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陆续发青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9.
红云 《社会》1988,(1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学的发展,家庭问题的研究也出了不少新的成果由潘允康同志主编的五城市家庭研究课题组撰写的《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就是其中的一部学术专著,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的最大特点,是全书的理论分析完全是建立在对中国城市家庭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基础上的从1982年起,由京、津、沪、宁、蓉五城市九个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协作,对我国城市家庭现状及其发展变化开展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这项研究被列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1985年圆满完成,并出版了《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报告及资料汇编》一书继此之后,《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运用了这一调查的大量资料,对我国城市婚姻家庭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系统的论述其资料充分,详实新鲜,是我国以往家庭研究的著作中所未曾有过的  相似文献   

10.
京郊农民进入市场的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京郊农民进入市场的途径研究北京市计划委员会郊区处《京郊农民进入市场途径研究》课题组执笔人:李兴稼,陈孟平一、现状分析与评价:农户经营的主要农副产品流通渠道和组织形式近几年来,北京市农副产品流通体制进行了较大的改革,由传统计划生产和统购包销的体制进入了...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中国与日本》研讨会在京举行由北京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亚非研究中心、经济学院和日本卡乐B日本研究基金联合主办的《21#纪中国与日本》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3月28~296,在北京友谊宾馆举行。来自中日两国的60余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一本颇具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好书——读冯昭奎等著《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金明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冯昭奎同志主持撰写的研究报告《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改革》,将我国经济改革所遇到的理论与实际问题,参照日本的经验,进行中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林昶 《日本学刊》2001,(3):150-157
一由中华日本学会组织的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 ,于 2 0 0 0年 1 1月 2 8日至 1 2月 1 1日出访日本。代表团以中华日本学会常务副会长蒋立峰为团长 ,团员由中国目前最活跃的 7家日本研究杂志——《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问题研究》、《现代日本经济》、《现代日本》、《日本研究集林》、《日本学研究》以及《东北亚学刊》和河北人民出版社的负责人及有关人士一行 1 5人组成。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为此次访问提供了部分资助。自首次中国日本研究杂志编辑者代表团访日至今 ,已经过去 9年时间。在此期间 ,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  相似文献   

14.
胡澎 《日本学刊》2001,(5):151-157
20 0 1年 7月 9日至 10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军国主义史研究”课题组主办的“近代日本内外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朝鲜、韩国、日本和中国的近 30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中国社科院“日本军国主义史研究”课题组成立于 1999年 ,去年被确定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 ,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次会议是该课题组成员与国外同行的一次学术交流会 ,在一定意义上 ,也可以说是课题组研究成果的阶段总结会。会议共收到 2 6篇论文 ,有 2 1位学者在会上做了正式发言。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万峰、早稻田大学教授依田家、中国…  相似文献   

15.
《北京通史》的编撰工作和思路曹子西(《北京通史》主编、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北京史研究会会长)一、编撰工作简况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10卷本《北京通史》,已经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公开出版。分担各卷撰著的北京通史课题组成员共有14人,即:第1卷的曹子...  相似文献   

16.
社会公正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在实现社会公正的过程中,政府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责任。为了加强对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关系的研究和探讨,由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联合主办、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承办,并由吉林大学政治学与国家建设研究中心以及《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中国行政管理》、《文史哲》、《学习与探索》等杂志社联合协办的“社会公正与政府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9月17-18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华侨饭店举行。会议有来自美、德、法等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台湾、香港等地区的海内外知名专…  相似文献   

17.
李松 《学术交流》2013,(2):151-155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舜臣 《学术交流》2013,(2):147-149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9.
鲁小俊 《学术交流》2013,(2):149-151
近五年来,武汉大学中国宗教文学与宗教文献研究中心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内蒙古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一批中青年学者共同编撰12卷25册《中国宗教文学史》。这是国内第一部叙述中国佛教徒、道教徒、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创作的文学的通史性著作,也是国内第一部兼顾汉语、蒙语、藏语、维吾尔语、傣语等多个语种的大中华宗教文学通史性著作。课题组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达成了如下共识:宗教文学史就是宗教徒创作的文学的历史,就是宗教实践活动中产生的文学的历史。《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在文学史观上倡导三种理念:一是提倡文笔并举,二是倡导信行兼顾,三是倡导辨体研究。《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应该包含四个观照维度:一是教派史的体认,一是创作史的梳理,一是精神史的把握,一是诗学史的建构。围绕着《中国宗教文学史》的编撰,课题组先后发表了系列笔谈,就《中国宗教文学史》的总体构思和具体构想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日本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写在《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之际高增杰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20周年。作为一名从事日本研究的学者,回忆过去20年来日本研究经历的历程,既为过去近20年来日本研究的发展感到欣慰,更深深感到肩负责任十分重大。中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