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团结和睦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少数民族服饰的多样化使得祖国服饰文化大花园姹紫嫣红.在数字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和背景下,本文就既能保留少数民族服饰的传统元素,又能依托数字信息化进步的科技优势,实现少数民族服饰数字化构建与设计完美统一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民族识别功能、民族服饰与民间文化、民族服饰与民族心理几方面来阐述民族服饰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云南民族服饰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德元 《学术探索》2002,(3):139-142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民族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形式。本文对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在民族识别、社会交往中的非言语功能进行了阐述 ,探讨了民族服饰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关系 ,揭示了云南少数民族服饰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开发、区域的融合、影视的传播,少数民族聚居区受到了外来异族文化的强烈冲击,快速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更使少数民族的观念和意识受到严重的影响,民族服饰文化汉化趋势明显,其独有的服饰艺术特色渐渐消失甚至消亡。面对时代的发展变化,探讨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服饰的有效途径,进行有效的发展战略研究,是我们从事传统文化艺术研究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运用服饰考古资料,总结两汉时期中原地区汉文化服饰的特点,通过分析两汉时期北部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甄别其本民族的服饰特征和外来文化因素,探寻北方民族文化交流在服饰上的表现,可以总结出服饰所体现的民族文化交融的规律.其具体表现:一是本民族的传统服饰吸收外来因素并与本族服饰自然的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服饰风尚;二是一个民族的服饰被另一个民族完全接受,或深刻影响了另一个民族的服饰,通常表现为民族服饰的完全或不完全汉化.  相似文献   

6.
东北地区民族服饰图案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在现代平面设计中有所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了东北地区民族服饰图案的时代价值,总结了东北地区民族服饰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情况,提出了民族服饰图案在当代平面设计中合理运用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陆云 《学术探索》2002,(6):97-100
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 ,是一本活的、内涵极为丰富的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教科书 ,是云南民族服饰文化的“活化石”。在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资源宝库中 ,蕴藏着丰富、凝重的服饰文化价值 ,有着取之不尽的服饰文化资源。研究和开发云南少数民族妇女服饰文化资源 ,对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西夏官服制度是以党项民族服饰为基点,融合唐宋(汉)、吐蕃(藏)、辽(契丹)、金(女真)、回鹘、鲜卑等民族服饰而成,尤其是受中原官服制度影响颇深。西夏官服可以说既是党项民族服饰文化积淀的结果,也是整合周边其他民族服饰的结果。本文在全面介绍西夏官服制度的形成发展、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将其纳入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大系统之中,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揭示西夏官服广收博采、兼收并蓄、蕃汉杂糅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饰中,土族服饰以色彩缤纷艳丽而独具特色。土族服饰重视多种色彩的运用,形成了崇尚"五色"、"尚白"和青色禁忌的色彩观。土族色彩观的形成源自远古民间信仰,如"五彩鸟"、白鹿(白虎)图腾和"蛙崇拜",还受到独特的地域环境和汉藏蒙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可以说,土族色彩观反映了其在吸收周边他族文化的同时仍然坚守着对母体文化的传承与保留。  相似文献   

10.
混搭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村寨生活世界的基本样态。生活世界是人类学等诸多学科进行意义追问的基础,箐口村哈尼族村民的日常服装世界是传统与现代混搭的,多元性存在的服装所表明的正是当地人丰富的创造性,乡村中存在的民族服饰时尚的有限竞争所表明的既是市场经济发展对乡村的影响及现代性在乡村的表征,同时也是传统文化寻求延续的表现。无论是传统服饰还是现代服饰,其真实的文化意义都只存在于日常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1.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往往向外人传达民族的崇尚、风俗习惯、节庆或宗教禁忌等多元而复合的文化信息,史诗般的祖先英雄文化和宗教禁忌文化、生活习俗文化则是民族服饰寓含文化的最普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民间色彩时尚的基本特点是:流行速度加快;女性引领潮流;青年标新立异;少数民族服饰色彩变化巨大.导致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经济生活方式的变化,思想文化观念的改变,个人行为的示范带动,民俗行为的从众心理,个人性格特点的差异,民族文化交流的影响,大中城市时尚的引导.由此,应当客观认识和分析中国各民族历史和现实生活中既有的各种色彩民俗,存优去劣,以不断提高和改善中国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地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与该民族的生存环境以及民族性格有着完全对应的关系,各民族服饰的结构类型、色彩理念、审美情趣、图案寓意等表现形式,是对自身生活方式的理解与适应,以及在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中形成的,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民族服饰特征与地域民俗风情,是北方少数民族强调修德、追求完美、提倡宽容、崇尚和谐统一等民族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丝绸古道上的民族服饰交流、宗教影响和生态环境的制约等方面对维吾尔族传统服饰的源流进行了考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欧洲宫廷服饰在文化背景、含义及渊源、服饰特点、风格等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指出这一时期服饰风格对现代时装设计及服装审美的影响作用,提出我们研究西方民族服饰文化其意义在于能融合外来文化、洋为中用以提高我们的服装设计及服饰审美水平。  相似文献   

16.
罗晏  陈孟超 《江汉论坛》2008,(4):138-140
在中国的民族服饰文化中,服饰最早的功能之一就是借用服饰装扮进行宗教祭祀活动,同时也是对所祭祀的对象表达自己的敬意和崇拜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因此,宗教信仰对服饰文化有着引导和制约的作用.民族服饰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服饰的灵感常常来源于多神崇拜、图腾崇拜等宗教观念,不同的宗教信仰对各民族的服饰有着不同的影响.原始宗教萨满教对各民族的服饰产生了广泛影响.  相似文献   

17.
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说成是“少数民族经济”或“民族经济”,否定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地区性”,而强调其“民族性”的概念,我认为是不科学的。因为它们既不符合客观实际,又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时期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经济的认识,也不利于发展平等、团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观察发现,在成群的蚂蚁中,大部分蚂蚁都争先恐后地寻找食物、搬运食物,相当勤劳。但有少数蚂蚁则整日东看看西望望,似乎无所事事,什么活儿也不干,它们被科学家称为懒蚂蚁。  相似文献   

19.
民族服饰符号与民族认同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立 《殷都学刊》2013,34(2):110-114
民族服饰是民族的“徽记”,记述着民族的历史、阐释着民族的故事,被誉为承载民族文化、传递民族信息的“动态化石、鲜活历史”.辨族别异的区分功能、恪守礼仪的规范功能、凝聚情感的整合功能,是服饰符号典型的文化功能.民族服饰潜在价值的极大彰显,有助于激发民族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凝聚民族共识,有助于增强民族成员对群体的依附感、归属感,有助于增强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和凝聚力,继而对民族认同感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国清  彭雨  王艳 《云梦学刊》2011,32(5):51-53
湖南(湘)及周边省(鄂、黔)各少数民族人们创立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通过问卷调查、访问、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三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现状进行比较研究,得出影响三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发展的因素,为研究三省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继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体育文化方面提供参考,推动湖南及周边省乃至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