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赵金宝 《决策》2007,(7):41-43
2006年安徽十强县座次已排定(分别为宁国、凤台、肥西、繁昌、当涂、天长、芜湖、无为、肥东和广德),这次评选也采用了全国百强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因此,这十个走在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反映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实力是可以与全国百强县作对比的.那么安徽哪个强县能率先步入全国百强县之列呢?  相似文献   

2.
4月26日,一场普通的新闻发布会搅动了肥西人的神经.历时半年的合肥新桥国际机场选址尘埃落定,一个备受皖人瞩目的大型机场项目最终"花落"肥西县高刘镇.从正在全面发力的肥西县域经济的角度来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肥西抱回了一只"会产金蛋的天鹅".  相似文献   

3.
企业家力量     
夏自钊  张钊 《决策》2015,(Z1):30-32
县域经济平稳增长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优质的产业集群,而优质产业集群的背后,是一群叱咤风云的本土企业家和勇敢的创业者。根据安徽统计月报公布的数据,2014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前十名的县域,依次为肥西、繁昌、肥东、天长、无为、长丰、当涂、凤台、宁国、桐城。其中,肥西、肥东和长丰是省会城市带动型县域经济,凤台是资源带动型县域经济,其他6个县域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有内生产业集群和本土企业家集群。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前十名中,有8个县与规模以上工业增值的  相似文献   

4.
王运宝 《决策》2015,(Z1):21-23
县域经济发展犹如一场"竞标赛",又因发展快慢而形成一个"雁阵",但这个队形是否均衡有序?从动力类型上看,谁更具有韧性?县域经济发展犹如一场"竞标赛",又因发展快慢而形成一个"雁阵",不管是宁国、肥西、繁昌等领头雁,还是紧随其后的第二、第三梯队,都在努力振翅,不甘落后,但这个队形是否均衡有序?再从动力类型上看,城市带动型、内生增长型、资源经济型、招商引资型县域,谁更具有韧性?如果我们把观察的视角放大到安徽周边和长三角,又会感受到什么?强者越强梳理2001年以来的安徽十强县  相似文献   

5.
张道刚 《决策》2006,(5):41-41
犹如肥西连续几年举办的全国山地车和国际公路车大赛一样,表面上弘扬的是体育竞技精神,实质上反映了肥西人“敢跟强者比,敢跟勇者争,敢跟快者赛”的敢为人先和敢于“亮剑”的精神。而这种“肥西精神”才是真正决定为什么是肥西而不是其他县域的精髓与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决策》2021,373(6):82-83
天长地处皖东、三面环苏,县域经济呈现"稳、快、优"的发展趋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49.3亿元,总量位列全省第四,连续两年荣获安徽省县域高质量发展分类考核第一名,入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位列全国工业百强第57位,创新百强第53位等6个百强县榜单.  相似文献   

7.
姚成二  李学成 《决策》2022,381(2):34-36
首个. 2021年,肥西经济总量达到1018.7亿元,成为安徽省首个"千亿县".同时,随着安徽各县(市)相继发布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县域经济总量20强名单也随之出炉.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名单基本保持稳定,位次相对变化较小;20强经济总量总和达到10670.76亿元,占安徽省地区生产总...  相似文献   

8.
江洪 《决策》2012,(11):4-5
近年来,合肥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全省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县域工业突破、现代农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均等化五大工程建设为载体,扎实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产业互动发展、区域联动发展、社会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市进入城乡统筹力度最大、县域经济发展最快、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蓬勃壮大,肥西、肥东、长丰三县进入中部百强县,肥西县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百强县。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2900多个县域。这是一个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经济战场。这个经济战场集中了全国人口总量的72%,拥有全国GDP总量的55%,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在11个百分点以上跳动,一直是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这样一种活泼的局面源自县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推动了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置身于这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格局中,县域的经济调控主体承受着巨大压力,总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千方百计竞胜一筹。然而,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地方县强民富,几年数变;而另外一些地方却是县穷民困,山河依旧。对比之余应当可以悟到,县域经济的竞争有一定的先手规律,如何领先胜出?请听一位来自县域第一线有识之士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指标求变     
王运宝 《决策》2007,(12):17-19
"经济发展为什么?区域经济争什么?全面小康以后干什么?进入百强县第一方阵后下一步怎么样来争第一保前列?",这就是江苏省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的经典"四问".经过媒体传播与放大效应之后,"四问"在全国各地引起了强烈震撼和共鸣.从1991年第一届县域经济百强评比以来,江阴是5个稳居十强县的"常胜将军"之一.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开放型经济崛起,再到2005年开始的"五好幸福江阴"试验.近30年来,江阴一直领风气之先,成为中国县域经济当仁不让的"领舞者".  相似文献   

11.
宜都,连续10年的全省县域经济排头兵,一度引领着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当发展步入新的时期,必将成就一个新的样本。其发展成就,不断彰显一个鲜明特征:全国有名、全省有位的宜都,已成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代名词。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提出.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9亿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要体现:因此,可以说.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一个新的思维.县域经济对于民生、对于三农问题、对于中国经济的未来至关重要: 本刊收集了各级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报刊媒体对具域经济的论述,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徐浩程 《决策》2004,(7):18-19
自十六大提出“壮大县域经济”后,县域经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关注,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最好时机。江阴,昆山等百强县,给“长三角”带来了蓬勃的经济实力,而广东也开始正视县域“短板”。在此,中部县域经济该如何走?“要在中部率先崛起”的安徽县域经济又该如何走?2004年5月安徽省委党校举办“第二期市厅级干部‘安徽经济与社会发展’专题研讨班”,专题研讨安徽县域经济发展之路,并到各地考察调研,让我们得以一窥安徽强县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观察     
《领导决策信息》2010,(34):23-23
县域经济的“辽宁现象”和“苏北速度” 备受关注的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县域科学发展评价报告近日对外发布.新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出炉,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的相关县(市)占据了百强县的前10位.  相似文献   

15.
杨敏 《决策》2007,(10):38-39
2007年县市长最关注什么?9月,安徽省委组织部、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县域经济发展研讨班",《决策》杂志面向参加研讨活动的55位县市长发放调查问卷.这是继2006年初开展"县市长最关注的话题"调查之后,《决策》对县市长群体进行的又一次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一中心两基地一花园”的发展规划,是肥西在横向比较中,在更大的区域发展格局中,要达到的一种地位,或者说是肥西5年或10年后要进入的一种境界。这个规划是肥西比较优势的体现,更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肥西实力的体现。因此,肥西是绩优股。更是潜力股,对投资者来说,每天都会有利好消息。  相似文献   

17.
《领导决策信息》2014,(46):28-28
正近日,北京中郡研究所发布2014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报告,同时公布了第十四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名单。在全国"百强县"榜单上,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并列第1名,江苏有25个县市榜上有名,成为全国上榜最多的省份。25个县市上榜,江苏县域经济百强县全国最多资料来源:《2014年县域经济发展报告》第十四届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区域分布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河南省视察时明确要求,河南"十一五"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走在中部地区前列.铭记总书记的期望和要求,前不久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是确保我省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自2004年首次召开高规格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以来,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看待当前的成绩和挑战?怎样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如何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新型工业化道路怎样走?带着这些问题,4月19日,记者来到了河南省20强县(市)之一的登封市,采访了中共登封市委书记张学军同志.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还有重点贫困县592个,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约1400万户农村贫困家庭,大力发展这些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建设和谐社会的任务还很重.但是在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实践中,出现了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使得这些地区县域经济不仅没有实现预期目标,反而带来了很多棘手的问题.要使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走上一条良性发展道路,必须跳出县域经济发展的传统范式,走出误区.  相似文献   

20.
《领导决策信息》2010,(35):30-31
8月15日,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发布了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江苏、山东、浙江分别以28个、27个和25个百强县(市)数量名列全国前三位。作为“区域经济强县组团”形式出现的江苏江阴市、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常熟市四个县级市已经连续4年并列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第一名。从2001年到2010年,10年的百强县(市)排名恰好反映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