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川鄂接壤,地处长江三峡南侧的利川市,既是鄂西的"窗口"和川东的"门户",又是民族风情浓郁的旅游避暑胜地.距利川市城区不到8公里处,有一个50平方公里的洞穴公园——腾龙洞风景名胜区.她集山水洞林溶为一体,以雄险奇秀驰名中外.洞穴由旱洞、水洞(伏流)、地面穿洞和清江古河床四大部分组成,洞穴总面积212万平方米,总长度49.8公里(其中水洞伏流16.8公里).旱洞内由5座洞中山将长达12公里的主洞分割成10个大厅.洞口高74米,宽64米,可并排行驶16辆大卡车.水洞沿途有8个"天窗"与伏流相通,且有8公里可泛舟游览.洞中有山,山中有洞,主洞支洞相连,水洞旱洞相  相似文献   

2.
“一年后再到独龙江地区,为了完整拍摄独龙纹面女,我们去了西藏的察瓦龙。摄影师沈醒狮说。与第一次不一样,这次的深入拍摄,在人之外,他把更多的镜头对准了那里的植物,那些和人一样世代生于斯、长于斯的生命坚韧而美丽。  相似文献   

3.
<正>2012年8月2日",2012年中国·桂林灌阳瑶族千家洞高峰论坛"在广西桂林市灌阳县闭幕。经过三天的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与会的50名国内外瑶族千家洞研究专家学者,就瑶族千家洞的遗迹遗址等问题达成了新的共识:一、关于"千家洞"的"洞"字,由于人们对瑶族千家洞文化内涵视角及理解不同,故有"千家洞"、"千家峒"、千家垌"三个名称,大多数代表认为当以"千家洞"最为贴切。二、大多数代表认为灌阳县灌阳镇、新街乡、黄关镇就是《千家洞》《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流水记》《千家  相似文献   

4.
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古代的岭南,大至包括今广西、广东以及印支半岛西北部这一区域.新石器晚期,岭南地区就遍布人类活动所留下的踪迹.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距今约四、五万年前的广西"柳江人"以及同期或稍后的广西"荔浦人"、都安"干淹人"和"九?山人"、桂林"宝积岩人"、柳州"白莲洞人"、柳江"甘前人"、田东"定模洞人"和广东"封开人"等古人类化石.这些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古人类学家斐文中在柳州白莲洞古人类遗址题词云:"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相似文献   

5.
以调查笔记的风格,叙述了人类学的一般知识和田野调查的基本方法,记录了人类学者们寻找巴人发源地的赤、黑二穴的带有探险性质的过程,初步认定,赤、黑二穴就在长阳县西部的柳山.清江岸边,柳山南麓的榨洞是赤穴;招徕河边,柳山东北麓的虎洞是黑穴.  相似文献   

6.
瑶族“千家洞”故地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年来,有的民族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部分瑶族民间流传的《千家洞源流记》(又名《千家洞古本书》、《千家洞古言书》、《始祖遗传简历》)手抄本资料,认为湖南省江永县大远瑶族乡就是瑶族原始的“千家洞”故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是瑶族中的一员,又是瑶族研究工作者,也想谈谈对瑶族“千家洞”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7.
瑶族《千家洞》文献,在瑶族民间流传甚久,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近年来,一些民族史学者和民族工作者,依据文献记载,进行调查研究,召开学术讨论会,撰写文章及专著,十分引人关注。笔者五十年代曾参加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搜集一些有关瑶族桃源洞、千家洞的故事传说和二十余份千家洞文献资料,一九八四年又在湖南江永县大远瑶族乡作过短期考察。现据文献内容及考察所闻所见,作些初浅的综合分析,或许对开展干家洞的研究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只有意志顽强的人,才可能徒步深入到滇藏腹地,进入被人忽略的土地,去了解一个民族遗留的独特习俗——纹面。只有更加顽强坚定的人,才会想要再次来到这样。一路上有河流要以吊桥和溜索的方式跨越,有阔大而浓密的森林要靠砍刀一刀一刀来开道,还要经历盛夏冷雨、蚂蝗附身、毒蛇挡道……摄影师沈醒狮就是这样一个顽强而坚定的人,一年后,他带着他的故事再次来到我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遭遇独龙江     
“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都多。”这是一句老话。对于今年夏天在滇藏地区待了55天的摄影师沈醒狮来说,徒步40天中双脚丈量的路程绝对是个很大的数字;而他在独龙江峡谷地区所过的桥也绝对不算少。独龙江江水虽然不深,但落差很大,流速也很快,要过江只能靠吊桥或溜索。过这样的桥,连上帝都没法帮你,绝对是叫天  相似文献   

10.
<正>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题记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石龙洞村地处喀斯特地貌区,山高林密。近年来,在省民宗委定点帮扶下,该村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土豆种植等产业,已蝶变成鹤峰县产业脱贫第一村。玻璃栈桥空中挂,民宿木屋林中藏,成为石龙洞村的新形象。大山为石龙洞村产业发展带来优势,也给村民饮水带来困难。村支书杨俊说,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全村已实现“一碗清水进农家”的目标,但因喀斯特地区地下暗河暗洞遍布,村庄无池塘,石龙洞村没有持续稳定的水源。  相似文献   

11.
走进石龙洞     
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境内优质的旅游资源大多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原生状态。声名遐迩的石龙洞峡谷,就是块罕有人至的风水宝地。这里既有旖旎可赏、四季变幻的峡谷风光,又有雄奇莫测的溶洞景观。春去可赏二龙迭瀑,冬往可见惟妙惟肖的心形岩。溯溪峡谷,景象万千。洞前挂月堪称世间奇妙,卧龙吞河更是壮怀激烈。集山、水、洞、林于一体,融雄、奇、险、幽于一炉的石龙洞峡谷区目前已进入开发中,石龙洞峡谷即将掀开她神奇的面纱。  相似文献   

12.
<正> 堂乐洞位于湘西上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吉首市西郊,寨阳乡政府附近。乘车出城,沿湘川公路溯峒河面上,驰10公里即可达到。此洞古名“小桃花洞”。据清光绪《乾州厅志》记载:堂乐洞“州西四十五里,天然石屋高二三丈,洞外桃花缤纷……”。乾嘉年间,湘黔苗民起义时,吴八月部将杨鼎元率寨阳起义军进洞熬硝、打铁,制造兵器,因而当地苗胞当地苗胞又称它“窟蹁堂乐”。“窟蹁”是“洞”的意思,“堂乐”,是“打铁”的意思,译成汉语为“打铁洞”。为纪念苗民起义军的英雄们,现取苗语定名为“堂乐洞”。  相似文献   

13.
由于悠久的民族、宗教文化传统影响,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分布着众多的石窟佛洞群落。较为著名的有库木吐拉千佛洞、克孜尔干佛洞和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等。据传说,一次,一位牧羊人来到一个山洞里避雨,无意中看到了洞壁上的画,觉得好玩、好看、新奇,就回去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了。随着岁月流逝,千佛洞的壁  相似文献   

14.
千家洞是瑶族的发祥地,历年来不断有海内外瑶族同胞到此寻根问祖。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家洞的含义超出了自然地域的限制,成为瑶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切入,分析得出千家洞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文化象征和文化旅游这四大社会功能,有利于促进瑶族社会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符合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提起洞穴世界,人们自然会想起中外驰名的桂林“七星岩”和“芦笛岩”,浙江桐庐的“仙灵洞”,贵州织金的“打鸡洞”。但是,近年新发现的亚州地区特大溶洞——本溪水洞,不但集这些洞穴之迷离、秀美、雄奇特点于一身,更因有一洞碧水,可供泛舟漫游而独具魅力。本溪水洞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境内。洞口  相似文献   

16.
千家洞是瑶族的发祥地,历年来不断有海内外瑶族同胞到此寻根问祖。随着时代的发展,千家洞的含义超出了自然地域的限制,成为瑶族文化的象征符号。本文从功能主义视角切入,分析得出千家洞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文化象征和文化旅游这四大社会功能,有利于促进瑶族社会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符合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距贵阳约50公里的花溪区高坡苗族乡,几百年来一直沿袭着一种称为“洞葬”的习俗据当地寨老介绍,高坡86个自然村寨,几乎都有“洞葬”习俗。而这些“洞葬”中保存最好最具代表性的要数甲定村龙打岩洞葬。对于“洞族”习俗的成因,在当地流传最广的说法认为,居住在高坡一带的苗族祖先原居住在黄河流域,神农氏是他们的老祖宗。由于战争失败,祖先们被迫迁徙到现方大山之中,距今大约600年时,苗族首领“香骆”去  相似文献   

18.
心灵穿越     
<正>2002年春上,经过报名挑选,来自全国各地的一批洞穴探险者汇聚龙山,开展“穿越飞虎洞” 的活动。一时间,媒体关于“穿越飞虎洞” 的报道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使我不禁想起17年前在龙山火岩探洞的往事。随笔写来,或可聊补此番各路好汉探险之见闻。显然,龙山县政府主办“穿越飞虎洞”活动目的在于引发外界关注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一个曾经到过那片地方的老记者,我希望新闻界对这次活动的参与与报道,除了热情外更要多一些思考,要给予  相似文献   

19.
北宋时期,湖南地域的少数民族移民主要有三类,一类是少数民族战俘在湖南的安置,二类是湖南溪洞首领在内地的安置,三类是溪洞之民迁移省地,此类是少数民族移民中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20.
奇山奇水,也像人一样,喜欢扎堆儿;往哪里一凑,就是一窝。丽江便是这么一个地方。到过丽江的游客,肯定都慌这慌那地跑过一些好去处,但大家或者因为时间所羁,或者因为脚劲所限,确实没法将奇妙之处都逛上一遍。有这么一个奇妙之处,就未能被绝大多数游客所观瞻,那便是宝山灵洞。 灵洞会造人!许多纳西族同胞,特别是宝山、奉科一带的纳西族同胞,人人都会极为神秘地说是那灵洞造化出来的。这并不是由于他们不懂科学知识,实在是对灵洞的深厚惰感使然。 灵洞位于丽江县东方的太子关面临主沙江的崖壁上;属于宝山乡杨柳湾村的地面。灵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