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传说猪年是个肥年,是个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之年。我们顺其吉言,共同来迎接2007愈加和谐之年!本刊精心组织了从吃、购、游、美容美发、健身等休闲方面的春节特别专辑。祝愿读者朋友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相似文献   

2.
李青 《新天地》2015,(2):22-23
2月,我们迎来乙未羊年春节。在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历史典籍中的春节,我们可以看到各种习俗,它们千年相继,或消逝或勃兴,在变或不变中,将上古神州的年味一直延续到我们所处的今天。那些逐渐隐退的流行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尔雅》一书有云:"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古人认为,春节从大禹开启的夏朝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春节更多是一种腊祭。人们选在腊月将尽春季将来之时,杀猪宰羊祭祀上天与祖先,祈求来年  相似文献   

3.
欢乐中国年     
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在冬尽春来的时节,人们就天时之便,举行各种仪式,重温家庭亲情,协调人际关系,祝福美好生活,这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再现,是我们民族性格、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从殷商时期到如今,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绵延几千年的传统理念却亘古未变,人们对春节激情不退、期待不减、祝福不变。  相似文献   

4.
一转眼,春节过去了,我和老伴又一次陷入深深的孤独。我们有一儿一女,他们都在外地工作,十几年来,每逢春节,他们都能回来,而且.拖儿带女,大包小包,这是我们一年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日子,可是,每到节后,就是我们最失落、最无聊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那年我八岁。春节一过,新学期便到了,于是我就又欢欢喜喜地做起了学生来——就读书的压力和负担而言,我们那个时候实在是很轻松的,因此,那时候的我几乎是每天都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又蹦蹦跳跳地回家来的。  相似文献   

6.
周立德  南溪 《新少年》2023,(Z1):34-37
<正>同学们知道吗,中国人最重视的传统节日——春节,也跟语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哦。本期,老师总结了以下四类,一起来学习吧!成语里的春节春节期间,亲友见面要说拜年话,很多拜年话都是成语,你知道它们是怎么来的吗?  相似文献   

7.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透视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除夕和春节 ,除夕及春节期间的传播习俗既涉及内向传播 ,也涉及人际传播、群体传播 ,如守岁、祈如愿、家人团聚、拜年和节日期间的社区文化活动以及贴春联等 ,都包含着丰富的传播内容 ,发挥着重要而特殊的传播功用  相似文献   

8.
春节回家过年是中国人不变的情结,然而深深烙印在人们脑海中的春运景象——售票厅大排长龙,候车厅人头攒动,旅客肩扛手挑,翻爬绿皮车窗……正逐渐被“高大上”的动车、便捷的网络购票取票,井然有序的进站候车等全新春运体验所代替.自2012年全国铁路全面实行网络购票和电话订票,铁路加大车站旅客候车分流以来,大家已经明显感觉到春运火车站不再那么拥挤了.  相似文献   

9.
虽然大多数时候您的爱车都是在市区里“溜达”,但笔者相信,春节将是您的爱车充当“壮劳力”的时候。如果您打算春节期间进行一个500公里的旅行,希望您还是看看我们下面的春节出行驾驶准则。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们的社会舆论很重视过好传统节日——春节,从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团拜活动很可以发展。春节期间单位团拜,现在已经很普及。其实,朋友也可以团拜。有  相似文献   

11.
直面挑战: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三年内我参加了“专升本”考试,读了本科,又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其间,我深刻体会到“这世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这件事”,也多次面临“计划赶不上变化”的窘境。2020年初,我和几位同学为“专升本”考试做准备。我们原本计划在学校里一起复习,但疫情打乱了计划。春节后,我们被“困”在家里。原先,我特别不擅长在家学习,认为家是一个让人休息的地方,因而一般都在学校做作业.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福     
福,永远是老百姓心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当我们挥手告别难忘的狗年,张开双臂拥抱充满期待和希望的新年——猪年之际,千家万户便又与“福”字密切起来,厅堂挂福字,门上贴福字,大红灯笼镶福字。这一个看似普通的汉字,这一个只有十个笔画的方块字,承载着亿万民众的最高期盼和梦想。其实,福与和谐同属于一个范畴,那就是生活美好,环境优美,平平安安,文明进步。健康是福。工作亦好,学习也好,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需要拥有健康的体魄。身体健康,也可以说是身体  相似文献   

13.
张勃 《社区》2008,(5):42-44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推转岁月的年轮,当亥猪年在冬季里摇着尾巴渐行渐远,我们又将迎来一个子鼠的年份。  相似文献   

14.
于荣 《21世纪》2010,(4):58-59
“中国人为什么把今年叫虎年?中国年为什么与动物有关?中国人好可爱啊!特别喜欢动物吗?中国人过春节为什么要挂灯笼?为什么要舞狮?为什么要放鞭炮?”相信很多外国人都和28岁的美国姑娘米歇尔·希萨克一样,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农历新年——春节。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作文》2011,(1):14-15
说起圣诞节,估计大家都会滔滔不绝,但说起中国传统的春节,大家又知不知道怎么用英语来个简短介绍呢?赶紧来看看吧。跟老外侃圣诞不算什么,不如侃侃春节。不过很多这些风俗连小编自己都不了解,也许我们现在过的春节已经不是正宗的春节了吧。  相似文献   

16.
遗址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遗址是历史的化石,文明的碎片,文化的载体,旅游的对象。对遗址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对于我们学习历史,弘扬传统,开发旅游,保护生态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个世纪末,我们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口号。在新的世纪初,我们是否可以提“遗址旅游”的口号,从而推动各类遗址的保护和开发呢?  相似文献   

17.
父母亲是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的热心观众,每年除夕都会准时守在电视机旁观看。前年大年初一上午,当我们几个子女携儿带女回父母家拜年时,老父亲忽然向我们宣布:明年大年初一你们来拜年时,我们家也来办一场家庭春节联欢会。我们以为父亲在开玩笑,都没有放在心上。想不到去年春节前夕,父亲果然开始联络众子孙:大年初一开家庭联欢会,每人都要表演一个节目。看到老父亲动真格的了,我们也赶紧认真准备起来。  相似文献   

18.
《社区》2011,(6)
高中时,语文老师给我们读过一篇作文,题目就叫《趁父母还健在》。当时,不少同学都哭了;而今,流传于网络的一道亲情计算题又有着同样的催泪效应——假设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除掉应酬朋友、睡觉,你有多少时间真正和爸妈在一起?远的不说,今年的春节你是否陪伴父母一起度过?令  相似文献   

19.
杜元琮 《社区》2011,(2):7-8
2011年钟声敲响之时,我们把目光对准一群平凡人——社区工作者。他们的故事时常让人心里为之一暖,他们的热情曾帮很多居民驱走了冬日数九天气的严寒。这群平凡人的春节生活是怎么样的呢?是否仍会忙碌,是否与家人朋友欢聚,让我们听听浙江省杭州市长征桥社区干部们的讲述——  相似文献   

20.
杂说过年     
文刃 《老友》2008,(2):22-22
通常说过年,我们都是指的过春节。掐指数来,春节都过了六七十个了,可要我来说过年,却不知从哪儿说起。小时在乡下,老人们总是说"小孩子望过年","叫化子也有三十夜"。可见,过年在人们心目中有多重的位置。我们的那个乡村,当年很是闭塞、贫穷,但对过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