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的长篇叙事诗,全诗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开篇,选择孔雀来起兴有着深刻的神话根源,孔雀在神话中是作为中国的植物神而存在的;作品本身也是神话中死而复活原型模式的置换变形,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雀东南飞》是汉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除了在思想内容方面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之外,其较高的叙事 成就也是值得关注的。本文将从叙事线索、叙事者、叙事时间这三个方面对《孔雀东南飞》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并尝试将《孔 雀东南飞》与其前期及同期的叙事诗相比所体现出来的独到之处归纳出来,从而证明《孔雀东南飞》的叙事成就。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疑难语段校读之我见解光穆一、问题的提出《孔雀东南飞》这首“古今第一长诗”①,自收录于徐陵的《玉台新咏》后,就以其深刻思想和完美艺术形式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同时众多的古今学者也对其进行了不少探讨研究。然迄今为止,诗中的一些问题还未完全...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伊甸园神话本质的破译,指出伊甸园神话的表层意义和深层主题,并通过对《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深入剖析,揭示出其在象征意象、叙事结构上与伊甸园神话的密切联系,探索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潜存的伊甸园神话原型。  相似文献   

5.
保罗·利科是20世纪法国重要的解释学家。他虽然并非专门的神话研究者,但在其《恶的象征》、《解释的冲突》等著作中,他仍然对神话做了解释学的分析。这一理论将神话看作象征,以揭示生活意义,构造生活体验。神话的解释学有助于回复这种积极的构造功能,但也要对神话的滥用保持警醒。  相似文献   

6.
《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刘兰芝,在婆家作为儿媳遭到婆婆的虐待,在娘家作为孤儿遭到兄长的逼迫,焦、刘的双双自杀实是由焦母、刘兄一手造成的。可见,婆婆如何善待儿媳,兄长如何善待弱弟孤妹,这实乃是《孔雀东南飞》摆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人伦问题。我们只有结合当时儒家的诗教观念,才能对刘兰芝的形象意义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亦名《焦仲卿妻》,后人多取诗的首句代名,即:《孔雀东南飞》。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孔雀东南飞》是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是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之一,它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高超的艺术技巧,千百年来赢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解放后,人们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特别是近几年来,人们大胆探索,从新的角度入手研究,发表了一批很有特色的文章,使这一研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文章对《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提出了新的见解,大胆否定了《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意义,这种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勇于探索的精神,无疑是十分可贵的,对我们很有启发。但对这种观点本身,我们却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就谈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孔雀东南飞》被清代诗学家沈德潜誉为“古今第一首长诗”。 2 0世纪的学者对《孔雀东南飞》的产生年代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或主汉末 ,或主六朝。但他们多从诗歌本身的语言和名物入手进行考辨 ,结论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因为《孔雀东南飞》这样的乐府诗歌在流传过程中语言、诗韵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流变 ,而诗歌本身所表现出的文化气息和人物所处的文化氛围却具有极强的稳定性。从诗歌中我们能体会到汉代察举制度、儒学和礼教等汉代特有的文化对人物的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深刻影响。因此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典型的产生于汉末建安时期的乐府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原型考察、比较研究等手法,将《庄子》中保存的大量神话分成“活物论神话的遗留”、“上古神话的化用”和“散见的神话材料”等三类加以辨证分析;指出《庄子》神话是对已有神话的改造和化用,其目的是满足表达的需要,同时也丰富了神话形态,在神话类型学上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西创世神话比较的视野中 ,笔者对鲁迅《故事新编》中取材创世神话的三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神话人物形象既对东方人神和谐的价值取向有所继承 ,同时又体现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2.
鲁迅是我国神话研究的奠基者。他在20世纪初所发表的有关神话传说的论著,如《中国小说史略·第二篇》、《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破恶声论》、《致傅筑夫、梁绳》、《关于中国的两三事》等,是我国神话研究的拓荒之作。鲁迅在他的论著中,对神话与传说的起源、性质、艺术特征、民族特点及其存佚、搜求和整理等问题,都发表了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很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这对于建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神话理论和方法论原则,仍具有借鉴意义。神话与传统的起源及性质关于神话传说的起源,我国五六十年代流行神话源于劳动说,到了80年代…  相似文献   

13.
神话史诗在人类学知识谱系的研究中通常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文章以文学人类学的多重证据法为理论观照苗族史诗《亚鲁王》的一些"史事",由此说明神话叙事中的"历史真实",并以此论证和探讨《亚鲁王》在口述史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荒原》是特·斯·艾略特的一部具有历史意义的传世佳作。许多人认为《荒原》是一部博学难读的长诗,其原因之一是作者通篇用典,大量运用神话人物及复杂的意象来结构篇章。本文运用神话原型批评方法对‘荒原》中出现的神话人物和意象进行分析,揭示西方社会的文明衰落、信仰危机和道德沦丧。  相似文献   

15.
《野草》有很明显的现实指向性,但那只是“表”而不是“里”。《野草》深受西方现代主义的影响,但那只是“流”,而不是“源”。《野草》的根深扎在我们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尤其是华夏远古的神话里。《野草》和《山海经》在结构、人物形象、意象等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野草》受《山海经》的影响不仅有据可查,而且有其现实的土壤。正是借助华夏远古神话原型,《野草》穿越了历史幽深的隧道,重新把我们带回到那荆天棘地的远古世界,把沉埋在我们民族心灵底层无数世代的悲欢哀乐重新打捞上来。也正是借助神话原型,鲁迅将个人的命运纳入到民族的命运,并成为20世纪中华民族灵魂最伟大的守夜人。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美国当代小说家查尔斯弗雷泽的小说《冷山》中的神话模型,运用坎贝尔的英雄神话模式,对《冷山》中的英曼和《奥德赛》中的奥德修斯进行比较。发现《冷山》中特有的隔离、启蒙、回归等英雄神话原型,揭示出英曼的精神探求、转化与救赎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7.
翻看高二教材,里面有许多章都涉及到了爱情这个敏感的话题,这一个千百年来被人墨客所描述的无比美丽的“爱”字,在高中语教材中比比皆是。如:《我愿意是急流》《卫风氓》《邶风静女》《孔雀东南飞》《迢迢牵牛星》《琵琶行》《锦瑟》《雨霖铃》《鹊桥仙》《一剪梅》《我为何而生》《边城》《荷花淀》《林黛玉进贾  相似文献   

18.
诠释与衡定--《孔雀东南飞》百年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国内(不含港、澳、台)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相关研究论有近400篇。此外,还有各类专、工具书、学史的有关论述。20世纪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1949年以前的研究注重于作品产生年代的探讨;1966年前的研究着重于作品主题的分析;而1978年以后的研究则着力于运用新理论、新观点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的深层次的开掘。总的看来,20世纪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呈现出越来越深入,越来越接近于事件本来面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山海经》是一部蕴涵原始文化的古代典籍,反映了中国上古社会的原始信仰。原始宗教信仰作为原始信仰的一部分,在《山海经》植物神话中有大量记载,主要体现在载日神树、变形神话等方面。通过梳理这些原始宗教信仰的表现,可发现相较于今日宗教信仰,原始宗教信仰承载的是十分现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创造了一种新文本,将其命名为“现代小说神话”可以建构有效的阐释框架,是当代“重述神话”的世界文学潮流的本土示例。现代小说神话将历史置于神话语境中,以小说文体发掘神话的诗意品质,赋予文学以超越现实、拯救人生的当代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