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色彩词在每一个民族语言和文化中都必不可少,其具有的独特语言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民族的色彩意识和传统文化。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相互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中日色彩词语及其文化象征义,探究中日两国文化异同。  相似文献   

2.
色彩词具有多种含义,其中的色彩词既可以表达单纯的色彩概念,也可以表达色彩以外的抽象概念。世界各民族对色彩词理性意义的理解大体上是一致的,但由于民族风俗、地理环境、思维形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文化背景的差异,各个民族对绿在视觉上和心理上所产生的联想意义、文化内涵及其蕴含的意义,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通过研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深刻探讨汉蒙日三个民族对色彩词“绿”的多种含义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漫谈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漫谈汉英颜色词的文化内涵潘章仙语言是约定俗成的,是社会的产物,它必然具有民族文化的特征。本文拟从颜色词的感情色彩.政治色彩,价值取向,风土人情等方面对比分析汉英两种民族文化下的颜色词的内涵意义.以便从中窥见不同民族文化对语言产生的巨大影响力和渗透力。...  相似文献   

4.
色彩词在英汉语言的运用中存在着许多差异。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与载体,是我们感知、理解、认识世界的工具。通过对英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不同的语言习惯、历史背景、思维习惯和行为等等。色彩词的对比研究对于了解学习语言和文化同样重要,对于提高英语表达能力、促进文化的交流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颜色词是人类语言中主要的感官词之一,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深广的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其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各民族文化发展对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英汉色彩词联想对比的词汇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词无定义,义随人生。色彩词的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色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否则便产生失误。本文从文化语言学、及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与个性,分析了造成这些特点的民族文化心理,总结了英汉色彩词对比研究的词汇学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文化力是文化活动的引擎,它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活动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凝聚成永恒的民族精神.文化力是凝聚民族精神的特殊纽带,它具有精神催化功能,影响和抑制着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塑造人们的灵魂,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从而促进民族精神的形成和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推动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8.
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词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由于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色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词无定义,义随文生。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与个性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语言中,存在着大量记录颜色的符号颜色词。这些词在语言中经常被使用,并具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涵。但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及文化背景,使得相同的词蕴含不同的象征意义,从而导致汉译英时颜色词的不对应和英译汉时颜色词的不对应。  相似文献   

10.
服饰是民俗生活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风格习尚、风情的产物和载体。色彩是人类共通的感情语言,色彩是服饰的眼睛,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审美习惯.不同的环境,服饰色彩有着不同的传播效果。本文主要探讨汉俄两民族传统观念与文化心理中服饰色彩的象征寓意及文化,从这一侧面了解并观察到汉俄两民族过去与现在文化心态的外化面貌,为从事语言与服饰文化研究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以形体活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在文化的流变中逐渐成为一种有形的、独特的、外显的民族文化象征,使民族文化活生生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增强着国人的体质,塑造着民族精神,为全球文化增添着绚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古罗马的体育文化是其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的体现,其文化底蕴是古罗马社会伦理精神和道德理想.由古罗马社会孕育的体育有着鲜明的罗马社会特征,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鲜明的娱乐性和勇文化变异出的残忍性.其体育追求的不仅是人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欢娱,而且也包含着国家意志,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称谓词是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的语言习俗词,其文化内涵因民族、地域而不同,并和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汉英称谓词都具有交际功能,但是在具体的使用中存在着差异。对这些因素的忽视会给称谓交际带来很大的困难。本文就汉英称谓词的文化内涵入手,对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的分类、功能和语用交际进行对比分析,从宗法制度、传统观念、社会权势关系、价值取向、礼教传统和思维方式上探索其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日语的颜色词虽深受古代汉族文化的影响,但也有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渊源。闽南话乃古代汉语之活化石,留存着中日交流的种种印痕。本文着重比较两个民族的色彩观与两种语言的颜色词之异同,并试图从文化学的角度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包括:(1)“天人合一”的精神;(2)“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包容精神。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从理论思维的高度审视,所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实质上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集中表现一个民族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它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独特性格和风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人们常常看见某种颜色就会产生一些联想。对多数人来说,色彩的联想具有共通性。当然各个民族对色彩的感觉是有所不同的。日本民族受到美丽岛国自然环境的恩惠和培育,特别厚爱自然和自然的色彩。对自然美的感受特别敏锐和纤细,饱含丰富的艺术性。日语中有着丰富多样的色彩词,日语色彩词作为日语词汇的一个部分,和日本文化文学有着不可忽视密切的联系。颜色词在文学作品中常常具有很强的喻意作用,它赋予抽象的事物、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以不同的色彩,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词汇可以折射出民族文化的色彩 ,本文浅析俄汉语中动物词和植物词的文化内涵 ,探讨在翻译中对动植物词的不同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18.
最能集中反映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的,莫过于岁时节物。华夏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逐渐演化形成的岁时节令,集中表现了本民族的许多风俗习惯,因而也最富于民族文化色彩。在其众多的岁时节令之中,“端午节”是一个颇具民族文化色彩的传统节日。它蕴含着深广的民族文化内涵和厚重的民族精神积淀,自古以来就为包括中国上层统治者和下层民众在内的整个中华民族所重视。并且源远流长,长盛不衰。  一  端午节,本名端五。晋人周处《风土记》说:“仲夏端五,端,初也。”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一曰:“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要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提出.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中日两国不论在历史、文化,还是在政治、宗教信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不同,由此造就了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涵义及其蕴含的社会文化价值同样存在极大的差异。经由对中日语言中色彩词的比较研究,剖析该部分语言中凸显的文化差异,可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日两国有别的文化本质,减少相互理解上可能产生的偏差。文章通过分析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比较,对色彩词与中日民族性格展开探讨,旨在为如何促进提高对汉语和日语中色彩词的有效认识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