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报人。他把办报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有力手段,他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一位杰出的新闻理论家。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报刊舆论观、报刊功能观;报刊自律观;报刊编辑观;报刊文体观。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关键阶段。《新中华报》和《解放日报》作为延安期间共产党兴办的重要报刊,在办报的过程中传播和践行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化的进程,促使延安时期出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高潮。《新中华报》《解放日报》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传播和中国化的过程中发挥了桥梁、渠道作用,为党的新闻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从第一所“党校”刊物湖南自修大学校刊《新时代》的创办开始,到中央苏区党报体系的建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活动密不可分。初生的中国共产党一边借报刊开展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边积极在报刊活动中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由此,党报理论逐渐形成体系,相关人员也开始系统地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相似文献   

4.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邓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新闻思想,而报刊批评观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他对报刊批评必要性的阐述,对新闻批评方式的思考以及对报刊批评作风的论述。这些思想不仅是邓拓在晋察冀日报社和人民日报社多年新闻工作经验的结晶,同时也是政府当时新闻指导思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之法,重点梳理张太雷的新闻活动,品评其新闻作品,旨在探究其新闻业绩。张太雷曾创办、主持我党《劳报》《先驱》《人民周刊》等近十种新闻报刊。在二十多种报刊上发表了一百余篇新闻作品,其中新闻评论最为出色。他重视报刊的宣传引导功能、提倡正确的新闻自由观、讲究报刊的经营管理等理念对我党新闻观的系统形成起了良好的奠基作用。张太雷堪称我党新闻事业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6.
王韬是我国维新运动兴起前最重要的新闻思想家,他集办报实践家与学者于一身,站在中西汇通的角度上,全面阐述了对新闻事业的认识,对中国新闻思想的奠基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直接影响了维新思想家们的办报理念及办报实践.文章拟以<循环日报>为例,对王韬的报刊思想作简要的评析:一是"四方通达"的新闻功能观;二是"立言求变"的新闻政论观;三是"通才"的新闻人才观:四是"华人资本、华人操权"的新闻舆论主权观等.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对西方新闻观念解读的本土化特征集中体现在他的新闻自由观、报刊功能观、受众观方面。这种本土化解读与梁启超的调和主义中西文化观及其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视野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报刊上曾经一度销声匿迹的社会新闻又重新活跃起来了。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种新闻工具陆续报道了一些社会新闻,对当前我国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社会道德的宣传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究竟有什么作用?社会新闻通过哪些途径对社会道德发生作用?怎样发挥社会新闻对社会道德的作用?本文试图就这些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早阐发者.他们的新闻观是他们所处时代和他们个人的才智、眼光和预见力协调一致的结晶.马克思恩格斯观察传播现象具有世界眼光;新教伦理的“天职”意识显现在他们关于报刊具有内在规律的论述中;他们的党报思想与欧洲工人政党的组织结构有直接关系.他们论述新闻工作时,除了阶级和党派的分析外,宏观分析报刊和其他社会性交流媒体的发展趋势较多;从一般新闻工作特点的角度分析问题和提出要求较多;同时,对职业性新闻传播的业务思考,相当深刻和在行.  相似文献   

10.
作为我党早期新闻工作者,恽代英积极参与新闻实践,一生创办并主持《中国青年》、《红旗》等十多种报刊,发表新闻类文章无数;他注重报刊的宣传和指导功能、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和群众性、注重报刊经营等新闻理念对今天的新闻工作仍具极强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降,西方人纷至沓来,在中国创设了近代最早的报刊,传播了西方的新闻传媒理念,促进了其时国人对于近代报刊传媒社会功效与社会责任的认知,推动了中国报刊史上的一页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地方报纸由于版面所限,"必读性"内容减少,少数报纸不断扩版但新闻比重不断降低。因此,在读者方面出现报纸新闻性弱化的评价。克服这一现象的关键在于坚持综合性办报的同时强化报纸的新闻性,把开放性办报和强化地方新闻相结合,向地方新闻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从机制上保证新闻质量,真正体现"新闻立报"的办报思想。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重要的独立新闻手段,新闻摄影具有表现形式上的突出优势,但是这种个性特点并没有使新闻摄影自然地获得在报纸媒体的应有地位和表现空间,这一点在过去的中国报业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近几年来,报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受众为本位的媒体服务意识的流行以及视觉文化的全面兴起,唤醒了新闻图片的主角意识,新闻摄影逐渐成为报业赢取受众、赢得竞争的一种重要手段。新闻摄影和处于竞争中的报业在“读图”时代的宏观背景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个性特点与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媒介领域中,报纸等新闻媒体由于它所具有的真实性和严肃性特征,已成为当今社会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渠道,成为某种权威的象征.文章选取了《人民日报》、《新民晚报》和《纽约时报》三家主流报纸,对其中时尚消费新闻中的女性形象采用量化、内容分析和质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两国主导报纸中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报道的现状,了解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下新闻报道的共性与差异,并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与女性有关的时尚消费新闻报道与传统性别文化、社会发展以及大众传媒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期刊学术是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主要因素。建立期刊评价体系需要确立期刊学术的内涵。学术期刊以登载学术文章为立刊目的。学术内涵成为学术期刊评价体系的第一个概念。学术内涵包括历史传承性、思路独创性、系统完整性和科学技术性四个方面。文章的学术性和期刊学术性的内涵的关系是一种包容关系。  相似文献   

16.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现象,“读图时代”是20世纪末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读图时代,中国报业经历了由“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的历史发展走势,它给予中国报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就新闻的审美而言,读图时代使新闻的审美价值得以提升,但也使新闻娱乐化程度加深,这有可能背离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17.
从新闻职业化看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历史发展与新闻媒介职业化历程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互动关系:第一,言论、出版自由最初与报纸无干,后因报刊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导致统治者的压制,于是,言论、出版自由的问题也就延伸到新闻自由;第二,大众化报纸产生后,经济独立带来角色变异,成为代表民意、监督政府的独立力量.新闻自由恰为免除政府对报纸的干涉提供了法律依据,于是,法律中所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实际成了媒介--制度的自由;第三,媒介-制度新闻自由的现实,与法律规定的个体言论、出版自由不谐,法律界人士遂提出"第四权力"理论,试图重新界定新闻自由,并使之与原有的言论、出版自由相区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日报》和《21世纪报》是两份在大学校园中阅读率较高的英文报纸,但是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利用这两份报纸,尤其是在阅读新闻报道时对两者的差异没有较全面的把握。就两份报纸在新闻价值、新闻报道方式、国内新闻报道选题、政治倾向、新闻标题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认为《中国日报》具有注重严肃话题、采用客观报道的方式、重视国内新闻报道、政治倾向明显、标题语言和文体比较正式等特点,而《21世纪报》则注重提供学习资源,很少涉及政治话题,一般不对政事发表明确的态度,标题新颖诙谐。分析的目的在于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启示,指导其更好地利用这两份报纸。  相似文献   

19.
报刊资料是近代报刊业逐步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近代报刊史分为7个阶段:1815-1872年,1872-1915年,1915-1927年,1927-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5年,1995年至今;应该加强对近代以来的重点报刊的研究,对报纸的学术版以及学术刊物的研究,对报纸的生活版、娱乐版以及时尚类、休闲类、通俗类杂志的研究,对政府内部报刊、企事业报刊的研究,对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报”或“文革小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刊资料具有记录内容的全面性、资料存量的丰富性以及新闻性、文献性等特点。利用报刊资料应该注意7个问题:对报刊史、过期报刊的收藏状况和检索方法应有一定了解;注意核实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献资料;对报刊上的新闻资料,注意遵循新闻学的某些规律来看待它的真实性;注意核实报刊发表的新闻资料,以免采用失实的新闻报道;在评估史料价值的时候,适当注意新闻的倾向性因素;注意字号、化名、笔名、网名的使用问题;注意互联网和网络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20.
论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 ,用“去塞求通”四个字是无法全面准确地加以概括和反映的 ,“去塞求通”仅仅是其新闻思想的一部分。梁启超前期的新闻思想集中表现在对“报馆有益于国事”及“报章体例”的探讨上 ,提出了开风气、求通达、教愚民的报刊功能观以及文义并举的新闻业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