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指出翻译作为现代传播的一种方式,具有信息传播“动态”“共享”“交流”的共性,并借用传播学中受众研究的相关理论对翻译受体的特征和类型进行分析,强调完整的翻译过程应该考虑到受体的反馈,努力达到翻译的预期目的和译文的功能,否则就是“无的放矢”。  相似文献   

2.
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主要是跨语言的翻译传播,长期面对克服传播障碍、提升传播效果的根本问题,构建翻译传播学则是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提供理论支持。翻译传播是异语场景中人类借助翻译实现的信息传递活动。翻译传播学是研究翻译传播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以推动翻译传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宗旨,将翻译传播作为整体进行考察研究,阐释其本质属性,分析翻译传播与传播、翻译的关系,论述翻译传播学的学理支撑、基本内容、研究方法以及社会应用,初步构建翻译传播学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该文分析了我国翻译理论研究的现状 ,提出了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必要性。文章论述了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的依据 ,阐述了翻译传播学理论的构架 ,描述了翻译传播的基本模式 ,并指出建立翻译传播学理论体系是对翻译学研究的一个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翻译传播学:理论建构与学科空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翻译传播学是对翻译学学科理论建构和学科空间的一种新尝试,是一种全新的视角学科研究范畴,即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各种翻译现象进行外观式的探察。借用传播学的基本信息传播模式,对翻译过程中各个信息传递阶段进行逐一论述,指出翻译学科的研究可以从控制研究、文本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等几个方面入手。翻译传播学是翻译学学科向更为精细化、系统化的方向发展的结果,对翻译学的理论建构和学科空间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影视文化“走出去”能够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形象。本质上,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是跨文化传播,遵守传播学的相应规律和原则才能提升传播的效果,因此传播学可作为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路径研究的理论指导。文章在遵循传播学理论的基础上深度整合传播学5W理论和翻译学等理论,从建立传播路径的前提条件、有效方式,拓展传播路径和提升传播效果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与探寻建立中国影视文化对外传播的有效路径,切实提升中国影视文化对外翻译与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从传播学角度看,翻译过程的本质其实就是信息的传播。借助传播学的方法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来探索翻译过程,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翻译过程本质,减少传播隔阂。  相似文献   

7.
旅游实践和旅游理论的发展,使旅游传播学的产生成为必然.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和比较等方法,分析构建旅游传播学的理论体系问题,可以看出旅游传播学属于边缘性的交叉应用学科,在整个旅游学科体系中属于技术应用学科.研究对象是旅游信息的动态矛盾平衡运动,其内容主要有旅游信息的选择、传播和控制,旅游信息的反馈和评估等;可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系统论方法、控制论方法和信息论方法.通过以上的探讨,以期形成新的独立的学科领域,并能促使旅游传播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系统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8.
翻译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的中心环节,在新形势下,政治话语对外翻译已经成为提高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基于翻译传播学理论,政治话语对外翻译拥有自身特定的翻译特点和原则,通过信息增加、信息删减、信息编译和改译等策略方法可以使政治话语传播效果大大加强。翻译传播学理论从语言和语意两个方面为政治话语对外翻译和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随着翻译研究的深入,译者的地位受到了越来越多翻译研究者的重视,译者主体性成了翻译研究的新课题。以《老残游记》两译本为例,从传播学角度讨论译者处于"中介"的位置,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受到各个传播要素的影响,包括原作者的创作目的、译者的传播目的、译文的传播效果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翻译传播学的视角,根据翻译传播的主体、客体、译者、媒介、受体、效果等六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翻译传播过程分为发起、翻译、传输、接收四个阶段。为了进一步推动湖湘文化“走出去”,可针对这四个阶段依次确立优选优创策略、对外翻译策略、国际传播策略和效果评测策略,并以中国(长沙)马栏山文创产业园为文化交流基地和国际传播平台,建构一个有机统一、循环往复、自我优化的湖湘文化“走出去”策略体系。这是讲好湖南故事、传播湖南声音、弘扬湖南精神的基础性工程,对形成湖南的文化建设和政治经济建设的良性互动具有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