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纽约一个潮湿闷热的下午,我焦燥的登上一辆公共汽车想返回旅馆,刚跨进车门,就听见司机在冲我打招呼:“老兄,一向可好?您这是上哪儿啊?”接着,这位脸上总挂着真诚和微笑的中年人又以同样的方式问候着其他上车的乘客,汽车驶入交通拥挤的市中区后,他开始绘声绘色地告诉大家:市中区哪一家商店在大减价,哪一家影院在上映什么新片,博物馆又在举行什么展览。车到站时,乘客们似乎忘了讨厌的天气带给自己的浮躁情绪,心情愉快地下了车。这时,司机先生又向我们道别:“再见了,各位,祝您们好运!”我们大家都愉快地冲他一笑,以示感谢。这件事已经过去了近20年,但我一直深信:那位司机的工作一定很成功。  相似文献   

2.
多年前,我和她是同一批走进那家保险公司的.做过保险业务的人,大概都知道这一行业的艰辛,尤其是最初的那几年,可我终究没有撑到云开日出的那一天.我在给了一位客户名片后的三个月内,曾七次拜访这位客户.直到客户向我发了火,骂我简直是一个无赖.我对自己说,就是跑到大街上去扫大街,我也不再做保险业务.此后我离开了那家公司,而她留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到家了     
我的一个邻居,喜欢喝酒,常醉。有一次,他喝醉之后上了出租车,司机缓缓开着车等他说去哪里。可等了半天也没动静,回头一看,他正脱衣服昵。司机吓一跳,连忙问:“先生,你这是干什么!”他说:“到家了,我要脱衣服睡觉!”司机赶紧告诉他:“这是我的车,不是你的家。”他呆呆想了一会儿,大声喊:“快,快回到我上车的地方去!”司机问为什么,他说:“我刚才以为到家了,把鞋给脱门口了!”  相似文献   

4.
在整个南亚次大陆赫赫有名的布托家族流传着这样一则故事:有一天一个当年征服过信德省的英国殖民者,重返故地时间他的司机;“这些土地都是谁家的?”司机总是答道:“布托家的。”直到他疲倦了才向司机交待:“走出布托家的土地时叫醒我、”等地醒后便大声责怪司机为何不叫他,司机委屈道:“我们还没驶出布托家的土地呢!”贝娜齐尔·布托就是于1953年6月21日,降生到这个在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卡拉奇的显赫家族的。据说,她出生时皮肤呈玫瑰色,于是父母给她取了个小名“萍姬”、她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左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曾任巴基斯…  相似文献   

5.
我去?他来?争执不下,到底还是他来了。他见面第一句话是:‘车太挤了!”我呆住了。我要采访他,他却一定人要我去,非要自己来,他知道我的腿不好,怕我受不了这样的挤。可我没想到他是坐公共汽车来的。在今天的北京,一个乡村干部,一个中学校长,都有不叫“专车”的专车,而他,这个中国最高层次的学衔拥有者——中科院院土,却“出无车”,甚至连个“面的”都舍不得打…·我的心颤抖了。l米68的小个头在公共汽车里被拥挤的人群所埋没;一件灰色的旧羽绒服,在繁华大街的人流里,没有人能辨得出他的身影;平凡、普通,在中国96O万平…  相似文献   

6.
1996年7月,北京希望工程救助中心来了一位老人。老人怀着激动的心情,从口袋里抽出那微微颤抖的手,向希望工程工作人员交付了400元人民币以捐助一名失学儿童。希望工程工作人员向他表示感谢时,老人说:“不要谢,这是我应该做的,还做得很少;我没有把自己当做外国人,而是当做朋友来帮助你们。教育是根本,中国的希望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伟大事业,只要我们有能力,我还要努力做下去。”这位老人没有将他的名字告诉希望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只是听陪同介绍说:“他叫马克.莫斯特尔,是一名瑞士人。”老人回到瑞士后,又到我驻瑞…  相似文献   

7.
想到这个题目,是因为收到一位朋友的来信、这位朋友刚刚留学回国,在一所大学供职前几天来信向我诉苦,说他的那位“混蛋”系主任千方百计地挤兑他.这本是我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我这位朋友机敏多才,初来乍到即崭露头角,而且性情刚烈,生就一张刀子嘴,上司既然少才缺德,不怕他、恨他才怪.  相似文献   

8.
星竹 《人才瞭望》2014,(8):96-96
一位客人在机场坐上一辆出租车,这辆车着实不一般:车的地板铺了羊毛地毯。地毯边上还缀着鲜艳的花边:车的玻璃隔板上镶着名画的复制品,车窗一尘不染。 客人惊讶地对司机说:“我从没搭过这么漂亮的出租车.你是怎么想到装饰你的出租车的?”  相似文献   

9.
法比奥有着一副“洋相”——脸上长着一回黑乎乎、毛乍乍的连鬓胡须,常常被好奇的百姓们围着看说来我也是一个“好奇者”。1994年“六·一”国际儿童节那天,在北京中山公园,这位身穿T恤衫、抱一男孩的“老外”引起我的注意。我拿着相机尾随着他,没想到他竟与我配合默契,拍出了这张令双方都满意的照片,这张照片后来竟使我们成了朋友。隆冬的北京。脱光了树叶的枝干在寒风中摇曳着。我踩着凛烈的寒用又一次敲开了法比奥的大门。法比奥,中等身材显现出他的机敏滞洒,但沉重神色又显现出他几分呕心沥血的劳作。他太忙了,以致我进了他的…  相似文献   

10.
层白:跳跃的蒙太奇这是一组我断断续续采访来的镜头:之一;工人师傅说;“一位好领导救活了一个企业,大家都跟着享福。李总到我们厂使我们的企业兴旺,工人有了好日子过。”我把这朴实真诚的话转告了李元征,李总谦虚地说:“雪莲羊绒公司的领导不是我一个人,而是党委一班人的共同努力,是全厂上下团结一心的结果。”之二;1991年8月,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华,中日青年友好交流中心总经理向首相介绍雪莲羊绒衫时,海部俊树立刻微笑地说;“竹下登前首相已经向我介绍过了,他很喜欢。”同年,竹下登又让来华的日中友好参观团登门拜访雪莲…  相似文献   

11.
当心身体     
船在大海上触礁快要沉了,乘客们呼天抢地,只有一位乘客大口地吞着饼干。众人说:“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还顾得上吃?”这位乘客振振有词地回答:“我有胃病,医生嘱咐,千万不要空腹喝水。”  相似文献   

12.
异味     
有一次我们招聘一位工程师,几轮面试下来各方面都不错,于是请外籍总经理最后见见面,如没有什么问题就准备录用,外籍总经理面试之后却说:“这种人我们公司不可能考虑,这个人最起码有一个星期没有洗澡,身上有异味。”我听了之后,心里非常清楚这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这位工程师由于种种原因没有通过“外表”这一关。由于外籍总经理是来自比较发达的国家,到了中国也都是生活在“贵族”圈里,他根本不可能了解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条件,从来也没有在上海挤公共汽车的生活体验,所以,他的这一评论,完全是根据这位工程师的外表和他对中国有限的认识而作出的。我虽然知道外籍总经理的结论是片面的,但一时也难以说服他  相似文献   

13.
广岛亚运会硝烟刚刚散去,在《中国体育报》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略显疲惫的中国足球队主教练戚务生微笑着回答着记者的提问。他那高大挺拔的身材、朴实的言谈、腼腆的表情。很难让人相信他就是那位当年在足球场上让人畏惧的“自由人”:几天前,当戚务生教练带着刚刚从广岛归来的足球运动员在场上训练时,一群球迷曾拦住我.要“记者大姐写写戚务生教练.他不容易啊”.“你别小看中国足球的这枚银牌.这可是中国足球史上最辉煌的一笔啊!”有人说戚务生是“大戚(器)晚成”.有人说他是“福将”。这位“福将’曾是“5·19”的第二号“罪…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在电视荧屏上看到满头华发又精神里铁的著名电影导演凌子风和他夫人、电影剧作家韩兰芳。这位老艺术家和他的“夫妻店”近况怎样?我拿起电话机向他们问候。话筒里传来兰芳爽朗的声音:“欢迎你来,但得等忙过这阵。”直到冬至后的一天上午,我才到三里河南沙沟敲响了他们家门。身着黑色毛衣的兰芳将我迎进客厅,忙着拿茶壶沏茶。我环顾中间摆了张大书桌的大房间四周,似乎置身于艺术殿堂。深蓝色的墙面贴着电影《春桃》、《骆驼祥子》和《狂》的大幅广告宣传画,房间里悬挂着各种精致的工艺品;隔壁书房里,四壁字画中有郭沫若、高…  相似文献   

15.
1994年11月19日,黄玉斌带领中国体操男队在德国多特蒙德夺取了团体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体操队继1983年之后第二次取得这个称号。黄玉斌的队员樊迪、李敬、李春阳、李小双、黄力平、国林跃、范红斌共有7人11次写下奥运冠军和世界冠军的辉煌。从1979年起,十三年来我国培养的十几位体操世界冠军.只有黄玉斌一个留在体操训练工作岗位上。“比起在国外的中国教练,你认为谁生活得更好一些?”我带着久已想问的.也是很多读者关心的这个问题,询问面前这位年轻人。黄玉斌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我比他们强!”“虽然我们同样都是体操教练.虽然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式尊严     
一个大学同学,二十八岁就任小镇镇长,三年后升任县委宣传部长,而后副县长,配有专车和专门的司机,他的政治野心不小,在官场上如鱼得水。有一年回国我去看他,他开口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你为什么不回国?中国有更适合你的位置和机会。  相似文献   

17.
“你觉得‘顽固’这个词是褒义还是贬义?”这是一位日本老人问我的问题. “唯有眷生人,诚有绝尘意.”这是日本樱花诗人西行法师笔下的樱花,让我想起了这位日本老人——平地先生. 据说大二要来一位新外教,大家都满怀期待,想一睹他的庐山真面目.第一节课,他就给每人一张他的履历表.老师给学生履历表而且是人手一份,在我求学生涯里这还是史无前例的.只见履历里介绍了他在日本国内任教直到退休,退休后又去美国、新西兰、东南亚等地任教,而且在中国,他竟已去过武汉、云南等地.这样的平地先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性格那一栏上填的“顽固”两字,仿佛却早已为始料未及的结局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8.
与李祖泽先生落座在清雅幽香的大厅,背倚玉雕清池,面对满目的嫩绿嫣红,这位香港印刷业(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咄咄逼人的巨子,却触景生情:“7月1日香港回归,躬逢盛会,花草都如此有情……”他粤味的话语柔和铿锵:“要知道已整整49年了,我到香港的身份却是一个无国籍人土。”面对我的迷惑他解释着。“香港600万人大致有两类,一类人是在本地出生的,或主动加入英国籍的,他们是英国属土公民(B.D.T.C)、或者是英国海外公民(B·N·O),而我呢,既不在香港出生,又不参加英国籍,英国人又不承认我是中国人,所有我的证件只…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人才交流》2013,(10):16-16
因受开学和中秋、国庆双节的影响,每年9月又称全年最堵的月份,这是全国性的现象。2012年9月底,因为中秋和国庆两节叠加,又逢首个高速路“免费通行”假期,北京市区与出京高速路一样都变成了停车场。选择坐地铁的耿先生虽然没遭遇堵车,但却碰上了“堵人’:“开车回家的同事给我发短信说:‘这一刻国贸桥一定是世界上最堵的立交桥。’我回了他一句:‘这一刻国贸站一定是世界上人最多的地铁站!’几百米的人流都不带动的,看得我泪流满面。”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七十古来稀,再加一岁回故里;齐鲁文化发新光,勉励阿蒙再学习。读起竹内实先生的诗,就知道他的故乡情,他的大半生。看上去他一派实足的学者风度,有日本研究中国“第一人”的称号,可他说:“我要改名字啦!改内虚啦!中国明代诗人解话不是有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提膺沽,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诗吗‘!哦!我就是属于这一种人,虚得很!”竹内实的父母都是小学毕业,很早就到了中国,开了一家小旅馆,他们在那里没有获取多大财富,却生得了3个儿女。竹内实在中国度过了难忘的19个春秋。后来他回忆说:“在我的心灵中,中国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