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萍 《探求》2005,(5):14-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涵着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政治价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保障公民的自由和平等;科学把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切实维护公平与正义;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及时化解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维护和保持社会的稳定,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2.
和而不同--和谐社会之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亚萍 《学术交流》2005,4(12):151-154
和谐社会之和谐是和而不同.从宇观视角观之,和谐是多样性事物的统一,是人、社会、自然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状态,这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理性选择.从社会视角观之,和谐是差异性事物的统一,是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矛盾的协调统一,这是我们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理性选择.从社会主义价值取向观之,和谐是公平与效率的统一,社会主义既追求效率又追求公平,公平与效率是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价值.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观之,和谐是民主与法治的统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基本特征之一,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两者是内在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协调各方面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社会发展不公平现象极为突出。本文从社会公平与社会和谐的关系,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公平、经济公平的含义,及其关系出发,对社会不公平现状进行了一些反思,从而提出了实现社会公平的途径,突显社会公平对于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公平与效率存在于动态的社会关系中,解决公平与效率问题,首先要研究判断公平与效率的价值标准,有了判断的价值标准,才能把握动态的社会关系。当前中国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必须以法治为手段,才能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深层次是解决公民权利保障问题。只有通过法治途径解决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公民权利保障问题。法治能够以理性的态度,构架社会公平与正义价值观,法治调整下的公平与效率,符合人类社会的根本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法治为基础.要进一步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的立法体系,扭转重发展、轻规范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理念,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的新理念;扭转重效率、轻公平的立法、执法和司法理念,树立公平与效率并重的新理念.构建和谐社会,还必须确认和维护社会权(社会权利).立法者应当建立社会权的有效实现机制.旗帜鲜明地向弱者倾斜原则是现代法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向弱者适度倾斜的原则不仅不违反平等原则,恰恰是坚持、捍卫和发展了平等原则,并最终贯彻了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6.
陈进国 《学术交流》2005,(12):71-75
如何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当前理论界一直在探讨和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一问题,对于解决我国当前社会分配不公和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不仅仅是一对矛盾,而且也是辩证相统一的;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公平合理地调整分配格局是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7.
萧新生 《探求》2006,(1):8-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性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主观性的统一。主观上是否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存在的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主观上能否创造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在客观上存在矛盾的科学办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客观性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矛盾主观性相统一的决定因素是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贵在执政党能够发现新矛盾,解决好新矛盾,使主观符合客观。  相似文献   

8.
罗昌勤 《学术交流》2007,(6):140-143
社会保障与社会和谐存在着价值同构关系,社会保障天然地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它符合并体现了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作为基础,和谐社会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保障与维系。社会保障的独特功能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平衡器",是对"以人为本,公平公正"的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维护,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促进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重建公平是一项复杂而繁重的任务。要重建公平,意味着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公平与发展的统一、公平与稳定的统一等历史性的课题。 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有人把公平与效率比喻成鱼与熊掌,认为不能兼而得之。可不是吗?计划经济要求公平舍弃效率,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却追求效率而抛弃公平。此二者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觉得公平与效率犹如天上参商二星,是不可能结合在一起的。究竟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否如此呢? 在深入探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时,有必要进行一下基本概念的诠释。所谓效率,指的是在日常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效果的比率。即如一般所说,效率是投入(资源耗费)与产出(财富创造)的比率。作为经济运作的效率,其实质是指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也可称为人尽其才,地尽其力,物尽其用,货畅其流,提高劳动生产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效率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社会主义的生产就是要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0.
陈永庆 《唐都学刊》2008,24(3):116-1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当代社会构画的美好蓝图和确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必须选择正确的路径.首先,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方法论原则,把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其次,必须把握好民主、公平与效率,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成员共同富裕三大核心价值取向;再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的逻辑构序上,必须处理好构建目标的整体性、利益主体的层次性、实践过程的动态性和"宏观"的平衡性与"微观"的不平衡性等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和合"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完整的内容体系,对于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合"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文化基础,弘扬中华"和合"文化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道德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建兵 《唐都学刊》2006,22(1):45-48
和谐社会的主要条件或标准之一就是诸种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社会关系的伦理协调主要反映着社会的主客观关系、利益关系、人际关系具有公正、有序和充满活力的特质。因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合理有序地规范和协调社会诸要素的关系,尤其要合理、有效地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各种社会物质条件和文化精神资源的供应,其中道德资源和伦理规范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支撑点之一。为此,应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升和完善社会道德价值目标和价值原则;以人为本,完善人的德性;正确处理公平、公正和效率的关系,充分发挥道德资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沈宝莲 《唐都学刊》2007,23(4):32-35
思想道德建设不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且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思想道德建设在引导人们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由于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同时又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思想道德建设又显得十分艰巨。目前,我们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出发,针对当前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进一步探求和谐社会构建中思想道德建设需要把握的基本方面和努力方向,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全面和准确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辩证思维,用科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和处理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关系,防止任何形而上学的观点和偏向。一是要辩证把握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正确认识构建和谐社会在总体布局中的地位;二是要辩证把握和谐与不和谐的关系,在矛盾运动中不断促进和谐因素的增长;三是要辩证把握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四是要辩证把握均衡与非均衡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治国理政的战略策略;五是要辩证把握活力与和谐的关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政法诉求立足于实现行政法治社会。行政法治社会的外在形态即行政法秩序,其基础性本质内容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平衡、法律性实体性本质内容是行政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法律价值性本质内容是公正与效率的平衡。行政法治社会是渐次实现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行政法运行所展现的“控权”与“平衡”内在联系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黄志强 《创新》2009,3(10):29-33
人本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它明确了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主要推动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和谐社会的核心要素。但在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加强经济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同时,也进一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进一步深化了人们对于实现和谐发展的自觉认识,进一步深化了对于实现和谐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辩证关系的科学认识。实现和谐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本质特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目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强调和谐发展,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进一步在实践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道路,在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再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对于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深入认识的过程,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倾向。在战略意义上,“和谐社会”体现了国家发展的价值取向。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而先进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先进文化的引领、社会才能朝着正确、快速、稳定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曾德盛 《创新》2007,1(6):12-16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必须重视和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公平正义问题。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在起点、过程、结果上都存在不公平的问题,并有收入差距过大、差距快速拉开、社会心理冲击大等特点。保障收入分配公平,要立足实际,坚持科学发展,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并加强相关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于光平  刘志永 《创新》2007,1(1):90-96
构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既是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近年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根本上说还不完善,影响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我们党提出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为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国外经验,笔者认为我国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建设包括: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大社会保障对收入调节力度;加强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