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江泽民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他们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发展与创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人的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3.
颜岩 《东岳论丛》2005,26(4):133-137
晚期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一种变体,凯尔纳的“技术资本主义”理论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凯尔纳认为,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资本的有机构成发生了变化,从而使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一种新格局。这种理论对传统马克思主义多有继承,同时,对马克思关于技术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作出了发展。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因而,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研究讨论也是完全应该和非常必要的。问题在于,这种研究讨论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的本来面貌去研究讨论,考虑到马克思本人的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即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科学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与此同时,他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认识达到真理也有一个过程,即从不成熟的探索到系统的科学理论的建立这样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列宁指出:在分析任何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所以,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对人性和人  相似文献   

5.
国家理论的复兴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最近20多年来国家理论的复兴是政治学发展中的重要事件。关于国家的自由放任主义与干预主义分析框架都已不足敷用 ,各种不同立场上的理论家正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对国家作出新的思考。社会主义国家无论是为了回应来自政治、理论立场上的责难 ,还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更好地推进政治发展和政治建设 ,都必须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由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不是现成的 ,而是解释学的 ,我们就既要努力阐发一个超出经济决定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又不能满足于一味地从原著中辨认与寻找 ,而要结合时代最重要的经验创建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是一门很重要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正在积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把我国建成为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社会主义国家,没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指导是不可能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变革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历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而基本的观点。一个多世纪前,  相似文献   

8.
赵金山 《河北学刊》2002,22(2):44-47
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的先进性的一系列重要观点 ,不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 ,而且提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原则 ,其中蕴涵的理论创新精神 ,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关于“科学是生产力”的观点,不仅仅是一个揭示现代生产力重要特征的命题,而且更重要的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笔者反对片面从生产力要素角度对这观点的理解,主张首先应该挖掘其深刻的理论内涵以及把握它在整个马克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论有着一个逐步丰富和深化的发展过程,是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线索.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当代形态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论来源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论断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也是一个颇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理论亮点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个理论才具有实践意义。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们党把它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统一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本刊发表锦州医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几位教师就此提出的一些见解,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法学理论和国家学说,同时,这一构想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和平共处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流派,以西方哲学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理论依据并利用其方法论原则,对现代人的异化进行着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列斐伏尔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异化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以日常生活的异化作为最突出的现代性问题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对解决人的现代性问题和异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般认为,市场营销理论是以西方经济学为理论基础的,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关。但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内容的分析,以及对市场营销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研究,则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对我们学习、研究市场营销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理论解释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理论思维能力、文明发展程度和总体成熟状况的重要尺度。从理论上升华中国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提升当代中国的理论解释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发展实践的双重需要。实现理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化,形成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主体,是提升理论解释力的基本条件。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是提升理论解释力的重要内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时代特征的科学理论和学术话语体系,并对中国实践作出深度总结和科学阐发,是提升理论解释力的关键环节。深入分析和科学回答当代中国的重大实践和理论问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是提升理论解释力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它不仅把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党的建设理论的精华都包含在内 ,而且抓住了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要害 ,使党的理论更贴近时代。它是中国共产党力量源泉和政治优势的集中概括 ,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社会实际相结合第三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它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关注的重要问题。江泽民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重要讲话中,着重提出并多方面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根据时代发展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思想,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从理论思维、理论观念和理论观点三个层面 ,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法学 ,推动法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深入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理论思维层面上 ,十六大报告总结概括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方式就是六个字 ,创新、发展、改革。关于创新问题 ,报告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十六大报告旗帜鲜明地驳斥和否定了“左”的和右的政治思维倾向 ,特别是“左”的政治思维倾向 ,激励我们以突破前人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 ,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法学发展的新境…  相似文献   

19.
江泽民同志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和“七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在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不仅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而且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作了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一般来说,我国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有两个重大的转向。过去,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理论界在这一研究中偏重从史学源流的视角发掘其理论渊源,即“从何而来”。现在,随着现代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大量新问题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景、命运,即“向何处去”的问题,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这也即时下“马克思主义发展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