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二次学术讨论会1988年10月6日至11日在云南大学举行.与会代表包括汉、满、蒙、回、藏、白、纳西、朝鲜、畲、柯尔克孜等11个民族122人,其中有老一辈专家,人数最多的是中年专家和青年民族史学工作者.各民族的老中青年学者济济一堂,互相切磋,畅所欲言,是一次充满着民族团结和活跃气氛的学术盛会. 会议围绕当代中国民族史学的任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历代民族政策;近现代中国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0月10日至11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2015年年会民族关系专题会议暨第四届全国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在贵州民族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民族关系专业委员会、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国家民委重点研究基地当代民族问题与中国特色民族理论研究基地联合主办。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河南大学、宁夏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石河子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师范大学、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的产儿”——有评论家这般形象而贴切地比喻中国当代民族文学。是的,在新中国成立的礼炮声中“呱呱”坠地的当代少数民族文学,40年来,在作家、诗人们的用心哺育下,已由蹒珊的幼儿成长为中年壮汉了。40年,是一个尤为值得纪念的成熟的年轮。于是,回眸它的历史云影,记录它的歌哭嬗变,评说它的成败得失,就成了这篇小文的起由。在新中国的历史背景下,当代民族文学运行出一条“之”字形的发展轨迹。建国初期,中国作家协会召开了第一次少数民族文学座谈会,文艺界的领导邀请彝、侗、苗、蒙古、维吾尔、朝鲜等11个民族的作家进北京,就发展当代民  相似文献   

4.
动态     
《中国民族》2015,(12):87-87
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召开12月11日,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成立6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向巴平措,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民委主任王正伟等出席座谈会,并参观了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成立60周年展览。王正伟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6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做出的突出贡献。他说,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是在老一辈革命  相似文献   

5.
金炳镐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学科研究领域为实践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民族实体理论、民族发展理论、民族关系理论、民族问题理论、民族纲领政策理论等提出了创新性的理论架构和许多创见性观点,代表作主要有《民族理论通论》、《民族关系理论通论》、《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与实践》等。  相似文献   

6.
动态     
《中国民族》2013,(8):74-74
当代民族法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为推动民族法学研究发展,总结民族地区法制教育的经验与成果,进一步弘扬法治精神,"当代民族法学研究暨宋才发教授从教4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6月29日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法学会等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就当代民族法学研究这一主题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国家民委网站)  相似文献   

7.
1999—2000年,车臣危机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为深入研究当代国际政治中的热点民族问题,中国世界民族学会和《中国民族研究年鉴》编辑部于2000年3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联合召开了“车臣问题研讨会”。与会者在阐述车臣问题由来的同时,着重就车臣危机再度爆发的原因、现状、前景及俄罗斯坚决捍卫联邦统一的深层意义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史学会第三次学术讨论会,干1990年11月6日至10日在桂林市举行。会议由中民族史学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研究所联合主办。与会的专家学者及有关方面的代表共有80余人,包含了汉、壮、蒙古、回、藏、白、苗、侗、瑶、哈萨克、畲等11个民族成份。会议的中心议题是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政策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文学界,传扬着一个响当当的名字:特·赛音巴雅尔.他是受国务院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著名蒙古族作家、编辑家、文学史家,曾任《民族文学》杂志副主编、编审.他主编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史》《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等系列三部文学史,创意建立了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中国少数民族文学馆,为中国多民族文学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所面临的是国内外局势的全方面变迁,这种变迁也直接影响到了当代中国的族群治理。西方国家基于地缘政治考虑的所谓"民族牌",部分公民本民族意识无限拔高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淡化等问题,均对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大国的族群治理和国家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鉴于此,本文对国家统一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民族国家建构的宪法表达问题、少数人权利保护与公民平等问题、民族自治地方基层治理问题等当代中国族群治理与国家建构中所涉及的宪法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1987年10月10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处和湖南省怀化地区民委联合主办的全国首届当代侗族文学研讨会在(氵无)水之滨的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新晃镇举行,来自北京、湖南、贵州、广西、湖北、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36名侗族文学作家、民间文艺家、学者等出席了会议。会议分析了侗族文学的现状,探讨了侗族文学的发展途径,研究了培养侗族青年作者、开辟和拓展侗族文学园地等问题,并决定成立侗族文学学会。14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侗族文学分会成立  相似文献   

12.
天南地北     
《当代中国民族工作》即将出版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新中国建立以来民族工作的历史专著《当代中国民族工作》一书,已经付梓,即将问世.《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是《当代中国》大型丛书中的一卷,由国家民委党组主持编写.《当代中国民族工作》是一部史论结合的学术著作.它从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为武  相似文献   

13.
经中共中央书记处批准编辑,由杨静仁同志作序的《当代中国的民族工作》一书,经过编委会同志们近7年的艰苦努力,今年6月4日终于正式出版发行了。这部书是《当代中国》大型丛书中的一卷。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  相似文献   

14.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各民族同胞共同步入了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各民族文学的繁荣发展,形成了多元化、多民族性,绚丽多彩的中国当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史包含着56个民族的文学,在这个多民族的文学花园里,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用执著的创作构建着本民族文化,肩负着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重塑,成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精神守  相似文献   

15.
西藏民族学院50周年校庆之际,由西藏民族学院和中国民族史学会联合主办的"‘藏族历史与文化'暨中国民族史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9月10日-11日在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隆重举行.来自京、藏、甘、青、陕、川、新、黑、吉等地近20家科研机构及高校的67名专家学者参会.  相似文献   

16.
田润润 《回族研究》2023,(3):97-104
笔者主要以中国当代藏族文学在日本的译介为例,考察了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译介特点及启示,认为迄今为止日本对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积极且面面观式的译介特点。通过剖析掌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外国译者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译介特点,指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的内在因素在于作品本身的价值。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由外国译者直接译成目的语是捷径,但也存在隐患,亟须进一步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翻译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重视与外国译者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再论"民族"概念与民族问题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论述了国内外民族概念的提出及使用情况,分析了有关民族、族群等的概念界定,并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探讨了民族问题的概念和当前我国民族问题存在的几个特性,并提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应注意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1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当代民族问题战略研究基地主办的"当前民族热点问题研讨会暨学术研究方法与道路问题座谈会"在中央民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吉首大学、山西大学、云南大学、石河子大学、国家民委理论研究室等国内1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4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就"当前民族热点问题"与"学科的道路和研究方法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研讨会为期两天,由中央民族大学杨圣敏教授主持,研讨会包括主  相似文献   

19.
吴艳 《民族论坛》2012,(6X):2-2
<正>2012年6月2日至3日,当代边疆理论创新与发展论坛在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中国清史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疆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单位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边疆学"学科发展的可行性、中国边疆理论建设的重大问题是什么、中国边疆面临的现实危机、跨界民族在中国边疆问题中的作用、民族学创新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议题进行了主旨发言和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20.
"蒙古民族"[m■ηg■lündüsüten]概念的出现和使用与近当代中国历史和民族政治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在近代蒙古地区,"民族"[ündüsüten]概念的流行和使用无疑受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国内政治、汉人文化思想界和日本等东方国家的直接影响。蒙古民众和精英在传统的血统、部落、种族、宗教等概念的基础上逐渐接受了"民族"概念,并为传统的部落、部族赋予了新的意涵。本文通过系统考察蒙古地区近当代蒙古文文献与汉文文献记载,从知识社会学视角出发,深入阐释了"民族"[ündüsüten]概念在近当代蒙古地区民族主义形成过程中的叙述形式及其社会认同的多线性、模糊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