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中学课堂里,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学生一上语文课,就头疼、犯困,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了“休息课”,于是,对于教师来说,语文课也成了最乏味、最难教的课。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常言道:“人生识字聪明始”。怎样让儿童快乐识字,提升识字效率?我觉得我们应当找寻“秘密武器”,抛砖引玉,拓展孩子识字途径和空间,在生活实践中让他们乐学、会学。最近几年,我对低年级高效识字教学展开探究,我想结合课内外教学研究和前辈经验,谈谈自己对于识字教学的见解。秘密武器之一:抛兴趣之砖,引乐学之玉“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孔子的这句名言给我启发很大。我觉得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正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作为一名大学数学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概率统计课程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拥有一本好的入门书,能给学生打开眼界,使得授课知识变得浅显易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兴趣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确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一种兴奋剂,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不会把学习看成是沉重的负担,相反,  相似文献   

5.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他要求教师“举一”,学生能“反三”;这实际上是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生的真谛在于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智力。 一,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启发式教学的前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外国的一位教育家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该充分发掘教材的趣味性,研究教法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听课,积极主动地发言,兴致勃勃地做练习、写  相似文献   

6.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有内在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前提。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产生了持久的学习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勤奋地学习,开动脑筋探索研究新知识。无法想象一个对某学科毫无兴趣的人会在此学科有所建树。因此,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至关重要。 学习兴趣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则显得尤为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籍华人物理学家杨振宇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由此观之,古今中外名人无不把兴趣作为学习入门的“向导”,提高学习效果的“激素”。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最活跃的内在动力,是产生强烈求知欲的“能源”。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是一个毋庸置疑的有效手段。如何激发兴趣,同仁们都在苦苦探索,  相似文献   

8.
一提到写作大部分学生就胆战心惊,望而生畏,都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而作文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让学生乐于写作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现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我想写”快乐的写作永远伴随着无穷的创造“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对写作一旦产生兴趣,他就会把这种兴趣内化为一种动力,自觉地去乞求、探索与创新,甚至达到忘我的境界。所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尤为重要。在作文教学中,笔者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表达熟悉的生活要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写作,就得使写作成为快乐的活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好动是儿童的本能,好玩是儿童的天性。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当我们顺应人的天性做事,一切将变得非常简单。”因此作文教学要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将作文表达回归到有趣好玩的活动中,让学生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和生活之中,有了激情,有了感受,有了材料,这样才会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想写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一位学生在一次作文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最早的著名教育家孔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个“乐”,也即“乐于学习”吧,恰好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任何科学文化知识、特别是语文的唯一途径。因为语文寓知识于文学熏陶中,寓道德情操教育于形象和语言的感染中。人生在世,谁不爱文学?谁不爱“乐”?就是一字不识的老农民,在劳  相似文献   

10.
朗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教学手段。朗读,能使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能让平面的语言变得立体,能把枯燥的语言变得生动形象。而这正是提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喜欢语文的一个理由。宋代朱熹曾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一语道破了读书特别是咏诵文章的奥妙。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也曾说过:“学习任何一种语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说过:我们教书并不是象注水入瓶一样,注满了就算完事。最重要的是引起学生读书的兴味。另一位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也说过: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和被动的工作,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其实孔子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使学生自动、自主而充满兴趣地学习,掌握一套有成效的获取知识的方法,具备一种不断探索、更新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是极为紧要的。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这种教学思想呢?这需要作教学方法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兴趣——语文课堂上跳动的音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之一。子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布鲁纳认为 ,“学习的最好刺激 ,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爱因斯坦也指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人在满怀兴趣的状态下所学的一切 ,往往掌握得迅速而牢固。心理学研究表明 ,成功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 ,兴趣带来成功 ,成功激发兴趣。对中学生来说 ,更多的是成功激发兴趣 ,甚至一次成功都能在成才的路上起关键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这些成果 ,研究成功教育机制 ,创设成功学习情境 ,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 ,使学生从“要我学”转…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你若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就会常常花费精力和时间进行观察,思考、研究;若厌恶某一样东西,尽管很好,也往往弃之而去。那么怎样才能改变学生学习环境,提高教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既想学又乐学呢?按照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特洛夫斯基说的——“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我们把幽默这一“助手”加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调动学生既想学又乐学的积极性。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和生活工作实践中尝到了幽默的甜头,本文试图从幽默与教学的关系中探讨一下幽默的作用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运用幽默、创造幽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 一、什么是幽默及幽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好”和“乐”所产生的求知欲与探索知识的迫切心理倾向就是“兴趣”,它是影响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内部动力。兴趣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的关键。因此,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物理教学应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明确学习物理的意义,激发学生的间接兴趣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渴求知识的人 ,不能仅仅给予知识 ,而应当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使其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一、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求知欲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寻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其一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例如 ,教《沁园春·雪》 ,通过歌唱与表情背诵课文 ,把学生带入北国壮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境…  相似文献   

17.
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在《论语》中说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属于学习动机的心理因素,也是我们教学成败的关键问题,当前,由于种种原因,学生对政治课的学习兴趣不高已经成为政治课教学效果不好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在加强基本理论教学的同时,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并受到了学生的欢迎,现在略作介绍,不揣冒味,敬请报教。一、以爱心为基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18.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它……”可见,作文教学应着力于使学生“想吃”而乐于表达。那么,如何改变学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状况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育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当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阶段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探究和行动。兴趣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的。”由此可见,兴趣对于搞好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活动最容易从兴趣出发,  相似文献   

20.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激发兴趣、培养能力的重要性则更是不言而喻。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喜爱实验,喜欢动手,对做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本人认为多做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