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贯彻执行,对中国古代文化的研究已在海内外形成热潮。尤其是介绍古代风俗习惯和各地风土人情的古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注意。有关这方面的著作,已经整理出版了一批。最近读到宋金龙同志校注的《荆楚岁时记》(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荆楚岁时记》是一部专记荆楚地区风俗时令的著作。在它之前,专记时令之书有《礼记》中的《月令》、东汉崔寔《四民月令》等;专记风俗之书有东汉应劭《风俗通  相似文献   

2.
《世说新语》一书,内容丰富,体例完善,从《德行篇》至《仇隙篇》,分36门类,共1130条,记录汉魏至晋宋间人物的遗闻轶事和社会风尚,历来被誉为志人小说的集大成者。 该书的作者,《隋书·经籍志》及《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中却提出异议:“然《世说》文字,间或与裴郭二家书所记相同,殆亦犹《幽明录》《宣验记》然,乃纂缉旧文,非由  相似文献   

3.
有关《断发记》的作者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为李开先作,一为无名氏作,其中李开先作《断发记》为大多数人的看法。该文分别从版本、音韵等角度逐一加以考辨探析,提出《断发记》的作者不可能为李开先,只能是无名氏。  相似文献   

4.
建安黄善夫所刻的《史记》,是历来学者公认的宋代名刻之一,上海涵芬楼《百衲本二十四史》即据此刻本影印。黄本《史记》,合集解、索隐、正义为一书,卷首集解序后有“建安黄善夫刊于家塾之敬室”双行木记,目录后有“建安黄氏刻梓”篆文双行木记;宋讳缺笔至惇字。考宋光宗赵惇,兼讳敦、弴、錞、鹑等字,可见此书当为南宋中叶宁宗庆元至嘉定年间(1195至1224年)刻本。  相似文献   

5.
《蜀中名胜记》,明曹学全撰,曾单独刊行于世,后辑入曹氏所著《蜀中广记》。《四库全书总目》称:《蜀中广记》“搜采宏富……谈蜀中掌故者,终以《全蜀艺文志》及是书为取材之渊薮也。”点校这部古籍,对今后进一步研究四川历史、地理、文化及风俗民情,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蜀中名胜记》(以下称点校本),为这项工作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法国传教士古伯察所著《鞑靼西藏旅行记》中有关青海的地名、史实、风俗、物产等进行了考释。  相似文献   

7.
《桂海虞衡志》是南宋范成大写的关于广南地区(今广西全部及广东、海南的一部分)风土、物产及少数民族等方面情况的方志类史书。所记内容客观、真实,尤其是对当时广南主要少数民族的介绍,对后人研究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古代风俗、主要是宋代的少数民族风俗,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本文主要就其志蛮篇中的风俗内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东汉末年,荀悦受命以《左传》体即编年史体,重新整理纪传体《汉书》。建安三年,荀悦开始撰写《汉纪》,至建安五年完成。由于《汉纪》据《汉书》而成,乃中国第一部断代编年体史著,故历来不乏探讨两书关系的论著。《汉纪》在史体方面开创先河,但论者鲜有全面探讨《汉纪》与《史记》、《汉书》关系者。其实三书皆记西汉一代历史,而其中所记内容又多有重复,故本文拟通过比勘《史记》、《汉书》与《汉纪》,以补校今本《汉纪》,并据以订正《史记》与《汉书》之讹误。  相似文献   

9.
唐前关于南岳衡山的地记作品有徐灵期《南岳衡山记》、宗测《衡山记》、释灌顶《南岳记》、李明之《衡山记》等数种。唐宋各家类书、文集注等所引又有佚名《南岳记》、佚名《衡山记》数条。此数种地记,对南岳衡山相关知识的记录具有较重要的学术价值,但诸家地记或散佚严重,或作者存疑,对此数种地记进行重新考证、辑补是有必要的。此数种地记作者多为佛教、道教人士,其所记内容也多与此时的佛、道教生活有关。并且,此数种地记对唐宋以后南岳相关志书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柳宗元在谪居永州期间,曾写过脍炙人口的《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山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和《游黄溪记》九篇山水游记。 但长期以来,人们都习惯称之为“永州八记”,目前一些文学史、“文选”和研究柳宗元的专著(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刘盼遂、郭预衡:《中国历代散文选》,冯其庸等:《历代文选》,吴文治:《柳宗元简论》等等),也都是这样写的。为什么明明是“永州九记”,而被说成是“永州八记”呢?章士钊先生认为:这是“千年来文坛之顺口溜,而印合尔巧,莫知其所由然而然”(《柳文指要》)。而我认为,不妨深入考查一下“八记”的提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为何原因?从而明瞭一个究竟。  相似文献   

11.
《邯郸记》是汤显祖最后创作的一部戏曲作品,其思想内容历来被认为有人生如梦之叹,具有较浓的消极避世之感情色彩。然而此曲的曲牌唱腔音乐组织形式却显示出另一番思想内涵,即汤显祖是在音乐礼教思想正统性的基础上表现其愤激的感情色彩,这说明《邯郸记》戏曲的音乐意义超越了汤显祖在该剧中自我表现的文字内容。  相似文献   

12.
志怪小说《搜神记》中有两卷内容反映了汉末魏晋时期服饰风俗的变化,作者干宝对这种服饰风俗的变化表现出一种极大的贬斥态度,并对其作了政治文化方面的阐释。表面上这种阐释与传统服饰制度和流行于魏晋的"天人感应"说有关,实际上,这种阐释的根源还在于当时文化思想领域存在三大冲突,即玄学与儒学、汉族正统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及男权思想和妇女解放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13.
关于曹植《名都篇》的主题,历来有多种说法。从曹植的思想性格、《名都篇》的写作年代、当时的社会风俗以及文学精神的传承四个方面来看,《名都篇》中所表现的宴饮、游侠、斗鸡走马的盛况,并非用来讥刺和感愤,而是曹植思想性格之于创作实践的一种折射,是时代风貌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郑樵《通志·艺文略》最早提出"行役记"一名,是指以行程为线索撰写成的著作。东晋末年屡次北伐,诞生了诸多行役记,主要包括伏滔《北征记》,郭缘生《述征记》《续述征记》,戴延之《西征记》,以及裴松之、徐齐民、孟奥的《北征记》等。这些行役记猎内容驳杂广泛,对洛阳城中的宫殿苑囿、王侯宅第、名士风流、工艺技术、民俗风情都有着详尽而细致的描述。本文以东晋末年随军文人行役记笔下所记汉魏旧都洛阳城为考察中心,从政治、文学、生活三个层面观察处于割据状态之下、历史兴亡之际的洛阳城的文化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5.
有关诸葛亮两个问题的考释诸葛志一、诸葛氏复姓的由来关于诸葛氏复姓之由来,历来有二说,见《三国志》卷五二《诸葛瑾传》裴松之注引应劭《风俗通》和韦曙《吴书》。是时其后,学人对于诸葛氏复姓由来的看法,往往一仍裴注旧贯,将应劭、韦曙二说并取,如郑樵《通志·氏...  相似文献   

16.
《西域风土记》本名应为《西域图》,即甘英出使大秦见闻的汇编,其书包纳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甘英出使大秦路线,即《后汉书》载及皮山至安息路线,《汉书》之中乌戈山离至安息路线为其中支线,乃后人不经修改搬入《汉书》,以致与原文文句出现抵触;二是甘英葱岭之西的所见所闻,隐含在《汉书》之中,明载于《后汉书》《后汉纪》《魏略》之内。《汉书》之中西域史料如此丰赡,其中部分史料或由班超采摭而来。  相似文献   

17.
《大理行记》为元代人郭松年所作 ,一名《南诏纪行》。主要记述了元初云南大理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和山川、风物。关于作者的生平 ,已不可详考 ,只知其在为官期间 ,曾到过云南大理 ,时间亦不可详考 ,大约应在至元二十三年 ( 1 2 86 )至大德四年 ( 1 30 0 )间[1] 。《大理行记》并不长 ,共千余字 ,开篇即用数十字勾画出大理属境各府州县及其方位 ,然后按照“从中庆 (今昆明 )至大理”的顺序逐一介绍所经地方的地理面貌及风俗物产 ,最后着重介绍大理。尽管篇幅不长 ,其史料价值已为后世所公认 ,虽然有些内容的真伪虚实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  相似文献   

18.
司马迁的《史记》最初没有固定的书名,或称《太史公记》,见《汉书·杨恽传》;或称《太史记》,见应劭《风俗通》卷二;或称《太史公书》,见班彪《略论》和王充《论衡》。司马迁马书时也常用“史记”一词,如《周本记》中有“太史伯阳读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中有“左丘明国孔子史记”,《六国年表》中有“史记独藏周室”。可见“史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方志源远流长,其内容之丰富,卷帙之浩繁,在世界各国是无与伦比的。据《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统计,现存方志有8500多种,这是我国的文化宝库,重要的历史文献。《禹贡》和《山海经》是最古的人文和地文地理。东汉袁康的《越绝书》和赵晔的《吴越春秋》是现存记载有关吴越风土人情,具有地方志的雏形。《隋书·经藉志》:“后汉光武,始诏南阳撰作风俗,故沛、三辅有耆旧节士之序,鲁、庐江有名德先贤之赞,郡国之书由是而作。”隋唐地方志多达一百余种,有地方志总志、区域志,如陆广微撰《吴地记》、唐林谞撰《闽中记》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俗学的记述有悠久的历史。在甲骨文、金文中已有民俗记载。在汗牛充栋的经、史、子、集等古代文献中零散的民俗记录更加丰富。而在《诗经》、《易经》、《礼记》、《山海经》、《风俗通义》、《搜神记》、《荆楚岁时记》、《东京梦华录》、《梦粱录》、《古今风谣》、《山歌》、《粤风》、《古谣谚》等书中更有着民俗资料的集中记录。古人对民俗的论述也不少,但较零散,尚缺少对民俗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民俗学研究在中国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因民俗学是对人民文化的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