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3 毫秒
1.
在权威性文献中,国家结构一词最早见于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但它作为一个宪法学的概念是随着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而确立的,50年代我国宪法学界从苏联引进了这个词并发展成了两个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概念——国家结构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念的形成在世界范围内丰富了宪法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2.
在权威性文献中,国家结构一词最早见于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但它作为一个宪法学的概念是随着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而确立的,50年代我国宪法学界从苏联引进了这个词并发展成了两个有相对独立意义的概念──国家结构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概念的形成在世界范围内丰富了宪法学范畴体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新任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在内外交困的囧境下,启动了意识形态、党的领导、政治体制上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结果竟是苏共执政地位的丧失、苏联统一民族国家的解体和苏联社会主义体制的崩溃。笔者以激进民主化为视角,考察苏联激进民主主义形成的社会基础,分析激进民主化与苏联解体的内在必然性,旨在通过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悲剧总结激进民主主义的风险启示。  相似文献   

4.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主政伊始,即针对当时苏联政治上的失误和经济上的停滞状态,提出了改革苏联现有体制的方针口号,但他没有采取简单地效仿南斯拉夫及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的做法,而是结合苏联的国情,以民主化的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推行全面改革的火车头,并以法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支柱。四年过去了,苏联在法制改革成果的保障下,政治上的公开性和民主化进程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虽然我们还无法对苏联法制改革的最终结局下一个断然的结论,但对其法制改革的进程、步骤、理论突破、具体成果进行分析、研究,这对于加深对苏联改革的认识,进行必要的借鉴无疑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对1978年宪法进行全面修改和把宪法修改草案公布出来供全民讨论,这是我们国家为逐步实现高度民主而采取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从法津特征来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从政治内容来说,宪法则是民主制度的法律化,所以宪法与民主制度是不可分割的。 近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首先搞出来的。资产阶级宪法是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过程中产生的。资产阶级建立了民主制度之后,就需要用宪法来巩固这个政治成果。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世界上历来的宪政,不论是英国、法国、美国,或者是苏联,都是在革命成功有了民主事实之后,颁布一个根本大法,去承认它,这就是宪  相似文献   

6.
英国最早以宪法性文件确立了人身自由保护制度,并逐步得到完善,后被各国宪法和国际人权文件确认。新中国宪法以1936年苏联宪法的人身自由保护条款为蓝本,与西方国家宪法比较,存在权利价值本位、对国家权力的信任度等差异,体现出中国宪法在人身自由保护方面的不足。  相似文献   

7.
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虽然英国制宪早于美国,但英国从未将其宪法形成文字,一般称它为“不成文法”。比美国早实行民主政体的还有瑞士和荷兰,但这两个国家也没有明确的书制宪文。因此资产阶级学者将1787年美国宪法吹捧为“从来最完整最具体的对于民主政治根本原则的表现”。苏联出版  相似文献   

8.
苏联宪法监督制度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8年苏俄宪法确认了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制。为了使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宪法监督职能得以落实 ,苏联在不同历史时期设立了不同机关做违宪审查的具体工作。这些机关经历了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辅助机关到独立国家机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在认真总结本国经验教训和借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  相似文献   

9.
1991年以后,俄罗斯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通过了促进我国社会民主化进程发展的新国家宪法。俄罗斯经济开始有了新的面貌。同时,也许最主要的是工人、农民、厂长们的思想发生了变化。 改革两年半以来,成功地取得了以下某些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试论1918年苏俄宪法对中国苏区法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革命开展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先后建立了十几块苏区。以苏联法律为借鉴,中国苏区的法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通过了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为代表的一系列革命法律。在苏联法律中,1918年苏俄宪法作为苏俄的建国宪法,对苏区法律的影响最为重大,其基本思想成为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立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与民主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末,政治领域内最为巨大的变化就是民主化的浪潮正在席卷越来越多的国家。那么,民主化的原因何在?本文以新的视角分析认为,在时空压缩的全球化条件下,民族国家的民主化必然受到全球因素的影响。在厘定全球化实质与民主化内涵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通过改变社会和政治结构、全球化的信息交流渠道通过对自由民主价值观念的传播、以及国际事务治理机制和国际组织通过示范或引导,对民族国家民主化的促进作用;亦概括了全球化的反对者对此提出的质疑和批判。但本文坚持认为,虽然相互冲突的全球化过程可能对民族国家的民主化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更多的是启动了民主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论政治自由     
政治自由是法律赋予特定的主体所享有的一种政治权利。所谓政治权利,简言之,就是管理国家的权利。它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担任国家公职、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及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活动等权利,还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政治权利是公民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权利,通常由宪法加以规定。一国的宪法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是怎样规定的,以及公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实际享有这种权利,直接反映该国的性质及其民主化的程度和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3.
戈尔巴乔夫推进的激进改革,用西方的片面"民主化"取代苏共传统的民主集中制,进而走上了"自由化"的不归路,将苏共和苏联引向了自杀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改革以"公开性"和"民主化"作为手段有着合理性,但问题在于戈尔巴乔夫将"公开性"和"民主化"推至了极端,将手段当作目标。戈尔巴乔夫对苏联民主集中制的破坏,留下了惨痛的历史教训。  相似文献   

14.
宪法学界多年以来一直都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制定过四部宪法,即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现行宪法是1982年宪法.但是,无论从权威机关确认的变迁形式,还是从程序、内容和名称来考察和分析,1975年,1978年和1982年三次大的宪法变迁,其性质都是修改宪法,而不是制定新的宪法.共和国宪法史上,只制定过一部宪法,而不是四部宪法,现行宪法是经过1982年修订的1954年宪法.我国每次修宪之前,都是由中共中央提出宪法修改的建议,这实际上已成为一个宪法惯例,虽然在宪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但它符合宪法精神和原则,因而是合宪的.为保障修宪程序的正当性和明确性,这一宪法惯例应当成文化,法治化.1954年制宪过程中移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宪法,在当时是一种必然选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其历史局限性也日益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15.
村民自治制度是对中国宪政制度的重要创新,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化进程。但村民自治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重重困境,政府行政权力的过度介入导致村民自治制度在现实运行中悖离了宪法的精神。村民自治的精神真正得以实现依赖于国家层面的民主建设及中国宪政制度的进一步创新。  相似文献   

16.
英国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立宪和代议制政府,但缺少成文宪法让它在现代国家中显得与众不同.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英国逐渐发展出一种稳定的宪制,它铭记着君主、上院和下院的联合主权,同时也在捍卫人民的自由,并且让立法机构越来越多地对不断扩大的选民负责.直到20世纪晚期,这套宪法在内广受拥戴,在外深受赞赏.然而,近几十年的一些新发展对这一宪法提出了严峻挑战.最重要的新发展包括:英国加入欧盟而产生的变化;对议会权威下降的持续担忧;联合王国非英格兰地区民族主义情绪的兴起,它导致了英国议会向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区域立法机构下放权力;对上院构成民主化的广泛渴望.过去几十年中有许多变革,还有一些变革也在考虑但尚无结果.这些变革是改善还是颠覆了三个世纪来运转良好的英国宪制,远非清楚.  相似文献   

17.
苏联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苏联宪法和各加盟及自治共和国宪法中法定的苏联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总和。这些权利和义务确定了个人在苏联社会中的法律地位的基础,是现行法调整公民所有其他权利和义务的依据。公民的基本权利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18.
刘建辉 《南都学坛》2012,32(5):92-96
政党内部治理的宪法规制是指政党内部的各级领导机构及其领导成员与普通党员在宪法的框架内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目标等共同参与、上下互动的方式,依照宪法和法律民主管理政党内部事务的政党建设过程。随着政党入宪的日渐普及和政党政治法治化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宪法性文件不仅对政党依宪治理外部事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而且对政党依宪治理内部事务也作了原则性规定,普遍确立了现代政党内部治理活动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原则,如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等,极大地促进了政党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人性化。在当代中国,要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规定的民主、法治、人权原则就必须在国家治理层面和政党内部治理层面得到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政党内部治理与政党治理国家社会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为了防范政党对国家社会治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域外许多国家都把民主原则、法治原则、人权保障原则规定为政党内部治理必须遵循的一系列宪法原则。我国要建设真正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应该在宪法中规定政党内部治理必须遵循上述原则。  相似文献   

19.
对社会评价进行评估是苏联国家机关活动的宪法原则之一。这首先取决于对苏联社会生活诸方面作社会评价所具有的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其中包括立法、合法性、违法责任等方面的问题。关于法的社会评价在守法和保证法律秩序方面起者极其重要的作用。国立列宁格勒大学社会综合研究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20.
冷战的结束给国际关系的格局带来了具有深远意义的变化,同时也给中澳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制度的解体,一度使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西方国家的许多人对世界民主化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认为一个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化的时代正在到来。〔1〕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澳大利亚则采取了意识形态色彩较浓的对外政策,台湾当局不失时机,加强对澳经济和政治攻势,一时间,中澳两国间的矛盾与冲突激化。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国家内外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现实使有关世界民主化的幻想破灭,中国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