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数据显示,截至7月16日,今年以来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2.0亿人(次)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735.8亿元。7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这是继2006年印发《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后,又一个指导气象工作的重要文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突发、频发、重发,台风、暴雨、强对流、大风、雷电等气象灾害给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气象趋利避害信息有效传播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该文从哈罗德·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出发,分析气象信息科普传播的主要环节,探讨提高公众利用气象信息产品防范气象灾害能力和气象高敏感行业利用气象条件实现效益最大化的路径,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以期通过气象科学普及促进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体系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领导科学论坛》2014,(2X):37-38
<正>宜昌市夷陵区位于鄂西北山区,地处大巴山脉与江汉平原交汇的长江西陵峡畔。高山峡谷向丘陵平原过渡的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使夷陵区成为自然灾害频发地区之一,暴雨山洪、大风冰雹、滑坡泥石流、高温干旱、低温冰冻等自然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均有发生。"多年致富,一灾返贫"现象日益突出,开展政策性自然灾害民生保险,是针对我区农村发展现状和自然灾害特征作出的一项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因灾损失加重,严重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分析了1949-2012年我国农业受灾、成灾变化,特别是旱涝灾害演变特征,探讨了我国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吴景霜 《领导科学》2012,(16):25-26
"次生问题"概念是从次生灾害概念引申而来的。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会诱发一连串的灾害。最早发生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由原生灾害诱发出来的灾害叫次生灾害。次生灾害处理不好,常常造成比原生灾害更大的损失。抓落实除隐患,办实事解难题,化危机平风浪,常有类似现  相似文献   

6.
城市创新     
石家庄有了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近日,石家庄市确定5000名气象灾害应急联系人,以解决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这些联系人负责接收并及时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气象部门报告气象灾情。  相似文献   

7.
林业生态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洛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林业生产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90万亩,占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8.
林业生态省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洛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自然条件优越,发展林业生产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90万亩,占国土面积  相似文献   

9.
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气象安全保障是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核心。该文系统阐述了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确定和管理。气象灾害重点单位的管理包括单位责任主体落实、人员管理和气象安全保障措施三方面。其中,气象安全保障措施涵盖气象灾害风险管理、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和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重庆是全国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率高、分布广、危害大、损失重。影响和威胁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暴雨洪涝、干旱高温、大风冰雹、地质灾害、低温阴雨、地震、有害生物灾害、森林火灾、雷电、浓雾等。“十五”期间,全市因灾死亡646人,房屋损坏323万间、倒塌80.18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5783.3千公顷、绝收面积857.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46.75亿元,占同期GDP的2.11%。  相似文献   

11.
气象灾害是不可抗拒和消灭的天祸。中小学师生在彪悍、凶顽的气象灾害面前无疑是渺小的弱势群体。如何采取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将气象灾害对校园的侵袭与危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十分重要。该文通过分析福建省气象灾害的种类、时空格局及危害特点,结合大量危害或影响中小学校园的气象灾害实例,对目前中小学气象防灾减灾现状作出科学评价,提出了中小学校园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的新对策,以期在未来应对灾害过程中,进一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提高国家财产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2.
<正>网络舆情发生后,一些领导干部的不恰当言行往往会造成舆情态势进一步发酵,引发"次生灾害",为官方的应对增加不必要的困难。所谓"次生灾害",也称二次灾害,是指自然灾害在其发生过程中或发生后,因其他一些外界原因而引发的一系列新的灾害和衍生灾害,形成一条环环相扣的灾害链。在灾害链中,最早发生并起主导作用的是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就是"次生灾害"。借用这一理论,网络舆情"次生灾害"是指在网络舆情应  相似文献   

13.
《领导决策信息》2008,(36):12-12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后,常会诱发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被称为"灾害链"。近年来,全球性自然环境恶化,罕见的自然巨灾频繁发生,"灾害链"不断出现,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  相似文献   

14.
《领导决策信息》2008,(15):22-22
为提高偏远农村地区的气象预警接收能力、农村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的能力,山西省气象局决定,2008年该省将为2000个行政村免费安装气象预警"大喇叭",及时准确地为农民提供气象  相似文献   

15.
李帅 《决策探索》2010,(16):33-33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我国气候异常,呈现出“重大灾害频繁发生,灾害损失巨大”等特点,其中之一是气候异常、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研究表明,近50年来,干旱和洪水灾害频繁发生: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出现的干旱、高温、雷暴、冰雹、风暴和沙尘暴等极端性天气事件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整个自然灾害损失的70%左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6%,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研究了自然灾害发生时与供应链相关的问题,诸如居民疏散(交通路线)、信息管理、物资供给与灾害救援问题.旨在通过将供应链管理知识和理念应用于灾害管理中,提出就不可预测的自然灾害做出事先准备和快速反应的战略对策,以提高疏散效率以及对紧急需要的快速反应.  相似文献   

17.
山洪、泥石流的发生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如何减轻灾害发生时的损失,预先制订防御对策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35a(1981~2015年)闽东沿海与山区主要气候因子变化特征,结合主要竹类(毛竹、绿竹)物候习性,分析气候变化及气象灾害对闽东主要竹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闽东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气候呈暖湿化趋势,生长期日照充足,冬春季平均低温升高,寒冻害减少,总体有利于主要竹类生产及资源开发,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寒冻害、旱涝等气象灾害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个别年份极端天气事件对竹类生产也带来一定危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1966-2015年漳州市年平均极端最高气温空间分布、年平均高温日数空间分布、土地利用情况等数据,探讨形成高温气象灾害的一级评估因子和二级评估指标的划分法,制作基于GIS的漳州市高温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揭示了漳州市高温气象灾害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20.
张希琳 《领导科学》2012,(26):55-56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频发的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近年来,自然灾害应急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而影响全局的应急决策要合法、高效、科学,更需要破解重重困惑,克服其保守性和局限性,并尽力实现其可持续性. 一、以行政应急性法律原则的切实贯彻避免应急决策的保守性 应急管理中的很多决策往往是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的,带有巨大的风险性.完全由决策者来承担这些风险,则会导致决策者尽可能选择最保守又没有后遗症的措施,以避免决策风险对自身的不利影响,由此出台的保守性决策对灾害的应急处置可能达不到应有的积极推动作用.这就需要给决策者以胆量和勇气,以化解其后顾之忧.而达到这种化解目标的最有力保障是在法律上给予的授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