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形态研究的基本思路文学批评形态研究,是借鉴形态学的观念与方法,对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及历史形态进行描述与分析。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一著,可以看作是西方文学批评形态研究的一个典范。该著首先提出文学四要素即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并以一作品”为轴心,建立起艺术批评的诸座标,这个座标即可看作是文学批评的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区分出文学批评的四种基本形态,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客观说一。这一文学批评理论,对于考察分析西方文学批评的历史形…  相似文献   

2.
“文学与艺术研究”栏目定位于对经典作家、文学作品的解析,以及对当前热点文学与艺术现象的聚焦争鸣。欢迎您推荐选题及投稿,共同搭建互动平台。新媒体的兴盛与传统文学作品的衰落,是当代文学界不可回避的热点话题。新媒体视野下,传统文学作品如何突围备受关注0本期围绕“新媒体视野的文学作品何去何从”主题,从文学作品的批评话语权、生产机制与传播动力、责任担当以及网络小说的先锋性等话题切入,推出一组评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从20世纪初传入中国以后,就经历了与中国的文学艺术、美学和文论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被概括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经典形态.但是,毛泽东思想文学批评在特殊的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国初期受到俄苏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直接影响,有着许多未尽完善之处,还没有真正建构成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只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形态的雏形.因此,辨别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化与中国形态,对于进一步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化主要是指过程,中国形态则主要是指结果;中国化着重在运用,而中国形态则着重在建构;中国化曾经产生了实用主义的倾向,中国形态则要求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因此,我们认为,必须坚持在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中国化的过程中建构起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中国形态,以区别于俄苏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  相似文献   

4.
类型是指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种类。文学批评的类型是指依据批评对象和目的任务的不同将文学批评划分为不同的种类或类别。同时,由于选择的特定的批评对象、所确定的特定的批评目的、所面向的特定的读者对象,批评家也要选择与这些相适应、相一致的批评类型。研究和掌握文学批评的各种类型的特点、规律及表达方式上的规定,对文学的批评具有重要的意义。“广义而言,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以及文艺问题的理性思考。作为一个术语,它对于任何有关文学评论的论证,不论它们是否分析了具体的作品,都同样适用。”①可见,文学批评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指文学作品学作为一门具体学科,它在人类建构的研究文学(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系统中的位置,它研究对象的总的原则、方法。学科是学术的类别,是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研究一切文学现象的学科是一切文学现象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学的分支。研究文学作品的学科则是文学作品研究的学术类别、科学领域或文学作品学的分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一是文学作品学的学科性质。关于“文学作品学”的学科位置,得从“文艺学”、“文学学”讲…  相似文献   

6.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文学批评是阐释、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一种手段,大多数的专家、学者从文学批评的角度,借鉴评价理论的三个次系统-态度、介入和级差来分析文学作品.文章从理论阐释的角度阐明了在鉴赏英文文学作品时,读者如何应用评价理论进行价值判断,对同一作品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见解,从而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体,养成独立思考、评价文学作品的良好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7.
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这类文学元问题的阐释可能很多,但韦勒克、沃伦从本体论意义上构筑了“透视主义”的理论框架:艺术品是一个经验的客体,有其“历经许多世纪仍旧不变”的决定性结构,而历代批评者对其“决定性结构”的把握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本文认为,“透视主义”的提出,伴随的是对文学的价值向度的叩问:文学批评不可没有用以衡量文学作品的价值标准,当韦勒克、沃伦认定文学作品有着一种决定性结构时,他们透露出的是藏匿其中的那种永恒的“价值”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试论周作人的文学批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邓利 《北方论丛》2001,(5):54-59
周作人的文学地位不仅在于散文的贡献,而且在于文学批评的开展,他的文学批评具有西方近现代人文主义思想的特征,即对“人”的关注,并由此理解与持持新潮的出路的作家作品,开拓一些文学样式的新的美学风格,同时,周作人的文学批评又具有中国古典美学的特点,即以平淡自然为文学批评标准去衡量作家作品,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也与中国传统的文评风格相似。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文学批评的去政治化趋势,令文学的政治批评陷入困境.而本雅明的寓言批评则向中国文学理论界贡献了政治批评与审美批评相结合的有效范式.在今天,资本体制下的“伪经验”生产,呼唤一种崭新的政治批评模式,本雅明的寓言方式或可重建文学作品所面对的真实生命处境.  相似文献   

10.
钱钟书早期衡文观研究田建民文学不仅有是非之分,而且有美丑之别,是“存在判断与价值判断合而为一”的。衡文标准是文学批评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没有一个标准或尺度就无法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进行评价。而选择什么样的批评标准又表明了论者的美学理想和追...  相似文献   

11.
刘俐俐 《学术研究》2004,(10):124-128
以展示艺术价值为目的的文本分析是文学作品经典化过程中的重要方面 ,应该是文学理论与批评的一项任务。文学批评的多维视角和方法对于文学作品经典化具有重要意义 ,从文本之内的形式性质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 ,进而转换到文本之外的批评 ,是在经典作品的张力容纳进批评家的发现和解释的有效途径。批评者作为“有血有肉的读者”的性质 ,决定了对作品中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发现将会是个开放、持续的过程 ,发现于是具有了“发明”的性质 ,这必将激发我们对于文学批评的观念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论文学批评形态黄书泉新时期,文学批评形态异彩纷呈。总结文学批评的多样化形态,可使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在新时期文学的繁荣与发展中,文学批评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在文学批评受到商业文化冲激形态日趋单一的今天,我们重新恢复其多样化形态,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3.
回顾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历史发展进程,浪漫主义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许多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批评内部的分歧,背后潜在的重要因素是关于浪漫主义问题的分歧.浪漫主义与20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融汇与结合主要是以尖锐的论争和重要的文学口号的形式存在的.本文试图通过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关于革命文学与主观论的两场论争和“两结合”口号的提出,揭示浪漫主义巴拿马百花奖大锅饭会员国发出的文学精神、批评方法及艺术原则,对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实践的具体影响,为我们全面认识和理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结构形态和本质特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学批评是文学创作到文学欣赏的桥梁,因此文学批评承担着揭示文学作品意义的任务,而其最终展示给的对象却是文学欣赏者——读者。所以,作为文学批评目的端点的读者应当在文学批评中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这就意味着文学批评家在批评中当他以作品为出发点时也不要忘记他的最终服务对象——读者,读者在作家心目中应该是神圣的,在批评家心目中也应该是神圣的,而这并不是每个批评家都能注意到的。金圣叹是一位伟大的文学批评家,我认为他的伟大不仅在于他揭示了文学作品的诸多规律,而且在于他的文学批评给予读者的重要地位。金圣叹的文学…  相似文献   

15.
渊源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中,我们常常看到古代文论家们对文学作品“滋味”的品尝、辨别,以及由此而来的评价。“滋味”一词与“神”、“气”、“意境”这些古代文论中的术语一样,它贯穿于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始终,它是古代文学批评家们论文艺的一个重要美学标准。探讨古代文论中的“滋味”说,不但对于了解中国文学批评的民族特点很有必要,而且有助于我们今天建设具有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相似文献   

16.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思考吴剑林文学批评是整个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学作品相伴而生。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早已为人共识。不管作家们承不承认,凡是文艺繁荣的时代,也必然是文艺批评繁荣的时代。优秀的文学批评,对作家的成长,对创作的繁荣和发展从来...  相似文献   

17.
耿涛 《东南学术》2002,(3):144-147
文学批评中存在两种因接受对象不同而不同的接受类型①。一是对文学作品的接受 ,二是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的接受。韦勒克在论述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时 ,出发点显然是前者 ,即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然而当其在文学作品存在方式问题上提出透视主义时 ,其着眼点已转移到对“文学作品的接受”的接受上来。因为 ,“透视主义”在韦勒克那里是藉着价值问题提出的。“我们还没有讨论价值问题。但上述讨论应该能够说明在标准与价值之外任何结构都不存在。不谈价值 ,我们就不能理解并分析任何艺术品。能够认识某种结构为‘艺术品’就意味着对价值的一种判…  相似文献   

18.
小说的情节发展是西方文学批评的传统关注点,国内的叙事研究也一直围绕情节、人物、背景等要素展开。申丹首次在叙事研究中提出“双重叙事进程”的理论,打破了这一叙事中自亚里士多德以降的传统,受到了国际叙事学界的关注。本文阐述了申丹“双重叙事进程”的发展过程,理论内涵,该理论与诸多类似理论概念的区分,以及这一理论对叙事学、文体学、翻译学等诸学科的贡献,以期引起国内文学批评界对这一理论的更多关注、应用及评论,促使其在批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9.
王敏  王恒亮 《理论界》2007,(6):200-201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著作的编写,对“文学批评”边界的认识从广义走向狭义,批评本身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断代问题上,上下限的不断延伸,是对文学批评自身现代性追索的结果;在分期问题上,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时期观念,但对各时期的不同定义方式则反映出认识角度的差别;史料的整合从简单走向复杂,研究视角从单一走向丰富,越来越显示出“论”史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接受张力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接受张力论刘月新(湖北宜昌师专)张力(tension)原系自然科学中的一个术语,指事物之间与事物内部存在的力的运动造成的一种紧张状态。“新批评”派将此术语率先引入文学批评领域,用来分析文学作品的本体结构,退特在《论诗的张力》一文中认为,诗歌语言有两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