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在对贫困的概念和内涵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农村贫困的基本特征是:(1)经济贫困与环境贫困共存;(2)经济贫困与文化贫困共存;(3)返贫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应纠正反贫困工作中的偏差,提高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思想认识,增强农业造血功能,促进农业自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都存在贫困问题。和贫困地区相比较 ,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有其独有的特点 ;自然资源不足、土地的级差、人力资源和资金的不足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因素。而通过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农田基本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异地移民开发、推行小额信贷扶贫等方式可以逐步解决发达地区的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4.
贫困与反贫困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与反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体系。实施反贫困战略 ,首先应明析贫困的涵义、程度划分和成因类型。世界范围的贫困问题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但反贫困的行动十分艰难。中国反贫困的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依然任重道远。广西的贫困问题在全国较为典型、严重 ,在基本完成“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后 ,巩固成果和继续攻坚都面临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新阶段我国贫困与反贫困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反贫困的任务更加艰巨,其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恶劣,贫困人口集中,贫困程度更加严重;资源缺乏,基础设施薄弱,生态脆弱,环境恶劣,灾害频繁;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等方面缺失并存,形成了贫困地区发展中难以突破的恶性循环。创造机遇、促进赋权、增强安全保障,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资,使其社会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推广以项目为载体的项目劳动扶贫模式等是新阶段的反贫困策略。  相似文献   

6.
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共存、相对贫困凸显,是当前我国社会贫困的一个显著特征。资源禀赋、市场竞争和制度设计诸因素,促成社会贫富分化,并使社会贫困呈现阶层固化和代际传递趋势。政府需要适时调整反贫困战略,重新审视扶贫主体、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重点,并作出富有实效的反贫困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用低收入和不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这样的词汇来定义贫困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我国反贫困工作的需要。一个人的贫困,除了生存需求的保障,还应包括权利、文化等各方面的不发达状态。我国现阶段的反贫困工作,应采用相对标准,如居民平均收入的30%~50%或5%~10%最低收入人口比例而非某个人为的绝对值。反贫困工作在国家来说应是一个社会问题,即对贫困者的关切和救助。真正的反贫困行动,除了给予贫困者生存和生活保障,还应积极铲除人们陷入贫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根源,帮助他们踏上发展的阶梯。  相似文献   

8.
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从1986年贵州省就开始了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是目前贵州仍是我国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如何应对新的形势,切实加快贫困地区发展步伐,实现农村贫困人口的长远发展,是贵州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笔者分析了贵州农村贫困现状,及当前贵州农村扶贫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贵州农村扶贫开发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藏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问题在我国藏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解决贫困问题直接关系到该地区的安定和平和长远发展,也由于我国藏族地区的特殊自然条件和历史原因,解决贫困问题也面临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我国藏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成因、反贫困的实践工作和贫困治理模式创新路径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藏族地区贫困治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一些思路和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0.
"贫困"、"反贫困"、"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化议题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全球贫富差距的急剧拉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使人们对新自由主义经济全球化的忍耐达到了极限。在全球"结社革命"以及风起云涌的反全球化运动的冲击下,政治上左、中、右翼都不约而同地把其理论和政治视角投向了公民社会、全球公民社会研究,力求在新的对话和实践方式下寻求解决贫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促进脱贫人口脱贫致富是后脱贫时代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理论分析认为,脱贫人口发展能力主要由社会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自然资本层面的能力构成。实证研究发现,当前脱贫人口生活水平与共同富裕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需以脱贫致富为导向,着力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脱贫人口发展能力对其生活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学习能力、抗风险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健康保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自然资源利用能力、发展生产能力、信贷资金获取利用能力、社会资源利用能力和基本生活能力。脱贫人口更新观念,主动增强发展能力;政府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保障供给;基层干部履职尽责,强化基层治理能力;社会力量深度参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是提升脱贫人口发展能力、推进脱贫人口脱贫致富的可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脱贫人口语言能力的提升是助力脱贫群众不规模性返贫、发挥脱贫群众自身“造血”功能的重要因素,能激发脱贫人口内生动力,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民族团结。提升脱贫人口语言能力有新的维度和途径:从“推普”助力摆脱绝对贫困,到注重提升个人综合语言素质,以促进个人全面、可持续发展;从提升普通话能力,到注重培养以普通话为基础的多语能力,以拓展个人发展空间;从根治传统贫困,到注重战胜多维贫困能力培养,以适应新型社会发展要求。提升脱贫人口语言能力应该多方面、多维度分“点”发力,最终实现脱贫人口不返贫,且具备防止新型贫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阐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最后,作者提出了构筑和提高中国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知识贫困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之一,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跨越的一道鸿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知识贫困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有大量的人口处于知识贫困状态,而且知识贫困存在严重的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和性别差异。文章针对我国知识贫困的现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框架下,从知识贫困的涵义和特点出发,提出了解决知识贫困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市场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贫困问题越发严重。基于社会学家胡格伟尔特(A.Hoogvelt)的"过程—互动—行动"分析框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城市贫困问题的新特点及成因,指出贫困问题的加重,一是源于对社会群体福利最大化这一社会目标的偏离,民众,特别是弱势民众没有充分享受到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长处,"宏观上欣欣向荣、微观上民不聊生";二是民主制度的缺失致使弱势群体话语权缺失,没有一个可循的制度安排供城市贫民来表达权益;三是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政府失灵。对此,文章提出破解城市贫困的制度选择。  相似文献   

16.
依据阿马蒂亚·森的贫困理论,交换权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就业、社会保障、收入水平及生产方式等。将对这些因素采用灰色系统分析中的灰色关联理论进行实证分析。选取样本数据,确定行为相关序列,在计算出绝对关联度和相对关联度及综合关联度的基础上,得出关联度排序,即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力排序,以求对城市贫困问题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慢性贫困是贫困的“癌症”。慢性贫困何以产生和维持成为目前世界贫困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当前,有关慢性贫困的理论分析逐渐分化成资源视角和关系视角。资源视角基于传统的贫困理论提出了慢性贫困的生计资本/脆弱性分析框架,关系视角则强调贫困是社会建构,从而聚焦其背后的社会过程和机制。通过对这两种视角的理论梳理,最后提出一个整体性框架对慢性贫困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8.
家庭是贫困治理的社会基础,有效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是贫困治理的重要方式。基于家庭策略的视野,通过对两个贫困家庭在减贫过程中不同减贫方式的分析与比较,探讨家庭策略如何被自主运用来解决贫困问题。研究发现,“反馈模式”的代际关系下,多子女所带来的路径可选择性与关系灵活性让家庭有更大空间采用有效的家庭策略,以“代内合力”和“代际合力”为一部分子女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充分的资源及“资源变现”的空间与条件,从而为实现“家庭减贫”创造机会。在巩固脱贫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进程中,家庭作用的有效发挥能充分激发家庭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9.
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不仅是我国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难点和焦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多维贫困的准确测度是有效攻克贫困、实现脱贫攻坚任务的重要环节。基于秦巴山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区1325份农户家庭微观调查数据,运用A F指数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法对深度贫困地区多维贫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深度贫困地区存在明显的交叉性与多维性贫困,致贫原因亦复杂多样。依据测算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深度贫困地区的反贫困路径:加强深度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深度贫困区生活条件;积极发展深度贫困地区教育,提升深度贫困区人力资本水平;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健康网络,强化深度贫困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完善深度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实做到社保兜底;促进深度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动,拓宽深度贫困区农村居民收入渠道;重视深度贫困地区综合发展,有计划地推进深度贫困区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