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近年来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初步确立了行政听证制度。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行政听证程序尚不完善,无论是制度本身还是在行政听证实践中,都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当通过扩大行政听证的适用范围和听证参加人的范围、健全行政听证主持人制度、完善行政听证笔录制度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听证的目的在于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通过公开、合理的程序形式,将行政决定建立在合法适当的基础上,避免违法或不当的行政决定给利害关系人带来不利或不公正的影响.在听证程序中,听证主持人是听证的灵魂,听证主持人的素质、地位及其权力对行政听证的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决定着行政听证能否有效发挥作用.听证主持人制度的完善,可以使听证制度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3.
行政听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体现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理应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题中之意。行政听证制度在我国还属于初创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功能也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在和谐社会理论的指导下,探讨通过加强民主建设和法治建设、健全听证程序、扩大行政听证信息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加强对行政听证的监督和救济等途径来不断地发展和完善我国的行政听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西方国家通过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行政听证制度。规定了行政听证在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中的适用范围;规定了听证的组织者、主持人、参与人等行政听证主体;规定了通知、正式听证前的会议、听证开始、听证终结等行政听证法定程序;规定了行政听证笔录的效力和违反听证程序的法律责任等。这些规定对完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听证程序是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内容,但从目前我国行政听证的立法规定和实践操作来看还存在许多待完善之处.本文立足于分析中国行政听证制度的缺陷,对完善中国行政听证制度进行了方法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听证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基本制度的核心,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这一制度的规定很不完善.为使听证制度收到实效,更好地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治安管理处罚法>应增加有关听证笔录的效力、听证主持人的职权、任职资格和法律地位、公安机关违犯听证制度的法律责任等的规定,对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作扩大规定,借鉴<行政许可法>中的主动听证制度、案卷排他性原则等,规定依职权听证、质证、辩护等制度.  相似文献   

7.
行政处罚听证程序自建立以来,对于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行政执法实践的发展,行政处罚适用范围过窄,程序规则不具体,听证主持人制度不完善等因素日益影响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公正适用。本文结合我国立法和行政执法实践,提出了完善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我国听证制度的立法发展轨迹,经历了一个从确立到逐步发展的过程。此项制度虽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不完善,还存在着诸多立法缺陷。为有效地规范公权力,拓展私权空间,在行政领域需完善宪法有关听证制度的规定、扩大部门法有关听证程序的适用范围、完善听证程序的救济机制等制度。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价值模式和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程序在公正模式与效率模式之间有不同的选择,但行政听证程序却只有公正模式一种选择,而我国行政听证程序的公正模式则应为"初级公正"模式.我国行政听证程序适用的法定范围狭窄,其应然范围应当拓宽;这种应然范围的拓宽,所遵循的思路是正式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宜窄不宜宽、非正式听证程序适用范围宜宽不宜窄,这既符合国外、境外行政程序法发展趋势,又是我国行政听证"初级公正"模式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需要根据适用听证行为所涉及利益重大或者广泛与否,区别不同行为类型以及同一类行为的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其是否适用听证程序、是适用正式听证程序还是非正式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行政听证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听证是现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也是我国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获得与某项行政性决策有关方面的社会各方的利益表达和对决策的意见反馈,以便作出尽量合理的决策。在社会转型时期,我国现行的行政听证制度面临着种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转换政府体制,树立民主程序观念,加快行政听证制度程序立法,则是完善这一制度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