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7 毫秒
1.
延安时期,张闻天全面反思过去的"左"倾错误,拥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首倡并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发展了中共统一战线理论;创办延安马列学院,组建社会科学研究会,提高党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张闻天为中共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刊稿约     
一、《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128个页码。本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弘扬和发掘“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学等。本刊热忱欢迎各界人文社科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3.
本刊稿约     
一、《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128个页码。本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弘扬和发掘“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为自己的办刊特色,主要栏目有延安学、中共党史、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与语言学、历史学、陕北历史文化研究、教育学等,本刊热忱欢迎各界人文社科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4.
费佳 《中华魂》2013,(17):42-43
延安是长征的落脚点,是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这片圣地孕育了代代相传的延安精神。延安也是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所在地,是这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高等学府诞生、成长、腾飞的摇篮。吴玉章、李维汉、成仿吾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缔造陕北公学的时候就赋予了她以延安精神作为座右铭和行动指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延安文艺研究的升温,研究中普遍存在用"延安文学"指称"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现象.事实上,"延安文学"的概念本质上属于地域文学的范畴,可泛指在延安这一地域所生发的所有文学现象,它与"延安文艺"、"延安时期文学"、"解放区文学"等概念的内涵虽有交叉,但其概念本身有着明晰的外延与内涵,不可互相指称.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20世纪80年代,著名诗人贺敬之最初提出了延安学的概念,后来郭必选等人对延安学研究作了初步展开,并引起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但时至今日,关于延安历史(主要指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的历史)的研究,仍然归属在中共党史研究范围内,事实上即使是中共中央在延安13年间发生在延安、并与当时国家政治和后来新中国的建立有关的历史,以及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承传,中共党史也是无法全部含概的.为此,我们倡导建立"延安学"学科,本刊特将过去开设的"延安时期研究"等栏目和"延安精神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栏目中的有关内容整合为新的"延安学研究专栏",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搭建平台,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暨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由陕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和陕西省斯诺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西行漫记》与延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9月6日在延安大学举行。会议主要围绕《西行漫记》、海伦·斯诺和延安学三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杨延虎,男,汉族,1953年11月生于陕西洛川县。中共党员。1982年延安大学政教系毕业,哲学学士。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延安中国干部学院兼职教授,陕西省教学名师。曾任政教系党史教研室主任,现任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共党史与延安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延安大学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现代史学会会员、陕西省中共党史学会会员、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会员、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会员、延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  相似文献   

9.
文理学人     
王红梅,女,1973年生,陕西延安人,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宝鸡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带头人,宝鸡市第十一批突出贡献拔尖人才,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陕西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王红梅教授先后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主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等课程,荣获宝鸡文理学院2018年课堂创新大赛文科高职组特等奖,宝鸡文理学院2018年支部书记讲党课竞赛二等奖,宝鸡文理学院2017年金秋杯教学竞赛优秀奖。  相似文献   

10.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F0002-F0002,F0003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延安时期。1958年延安大学恢复重建时就设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室,1986年组建马克思列宁主义教研部(社会科学教研部),2005年更名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2008年12月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相似文献   

11.
延安文学的传播学意义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媒体与文学的关系入手,借助史料考证的手段,对延安文学的传播环境、传播途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厘清延安文学的传播活动及其发展状况,文学与传媒的互动关系及效应,打开了认识和研究延安文学在延安特定时期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结构中发挥作用的一面新窗口,实现了从传播学视角观照延安文学的新探索.认为延安文学的传播效果主要表现在战争环境下的宣传鼓动作用;文化规范的形成与整合;"左翼文学"、延安文学与建国后"17年文学"一脉相承,成为现当代文学事实上的整体.  相似文献   

12.
"延安时代"是指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以"延安13年"为主体的一个完整的革命的辉煌时代。延安时代先后夺取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延安时代不仅明确提出了将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历史任务,而且构建了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模式;延安时代确立了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道路和基本政策,初步回答了中国怎样实现现代化的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当年曾有一批日本战俘、"日本八路"在延安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这段不同寻常的经历使他们对延安难以忘怀,延安随着他们对中国革命及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与接受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致。同是外国人,这与西方人对延安的认识又有巨大差异。考察延安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变迁,既可以了解延安的历史文化,也可以探寻外国人的战争文化心理对延安书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振森 《中华魂》2014,(9):F0002-F0002,F0003
正由陕西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组织创作的大型情景音乐会《延安组歌》搬上舞台。这部作品共分十一个篇章,分别包括序曲"仰望北斗"和"宝塔丰碑"、"我们从抗大走来"、"延水情深"、"延河放歌"、"延安新风"、"南泥湾飘香"、"枣园灯光"、"杨家岭的红旗"、"延安火炬"九个乐章以及尾声"红色家园"。作品以深情的回忆与炽烈的表达,将延安精神的丰富内涵生动立体地进行了呈现,展现了从1935年至1948年间,在延安这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作为长期存在的两种研究向度在近年来却遭遇危机.以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的形成为例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的形成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政治反映论"和"纯文学"积弊的结果,其出现的合理性在于其对"政治反映论"的批判性,但其理论基础和研究格局的偏狭,以及对延安文学作品超越价值的压抑,使其成为延安文学研究中新的意识形态.延安文学"政治决定论"形成过程反映出中国现代文学"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出现隔离的本质对"文学性"理解的偏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需要从"价值论"向"发生论"的转变中获得自身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金秋九月,纪念《西行漫记》发表70周年与海伦.斯诺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延安大学举行,100多位中外学者参加了研讨。为此,本刊"延安学研究"特摘录几位与会代表的发言及文章,以飨读者。"延安学研究"作为本刊的重点栏目,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延安学"学科的建设和学术研究动态,为有志于延安学研究的学界同仁搭建学术平台,欢迎海内外学者不吝赐稿。  相似文献   

17.
一、《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双月刊,128页。本刊立足革命圣地延安,以弘扬和发掘“红色延安”的独特历史文化为自己的办刊特色,现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陕西省重点社科学报”、“‘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主要刊登政、经、法、文、史、哲等学科学术论文,特色栏目有:“延安学研究”、“陕北历史文化研究”等,热忱欢迎各界人文社科学者惠赐佳作。  相似文献   

18.
薛鑫良 《中华魂》2012,(9):11-13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延安无疑是中国革命转败为胜、柳暗花明的光辉圣地。延安时期(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共13年)无疑是中国共产党百折不挠、由弱到强的"黄金时期"。延安整风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延安这个论题处于延安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的交叉点上.二者已有的研究均有所涉及,但都不甚深入.这就为进一步的研究留下了一定的空间."鲁迅"在延安,这不过是"鲁迅"的一种存在方式①.  相似文献   

20.
延安文学是"写农民"也是"为农民而写"的文学,是深受农民文化滋养浸润的文学,农民主体性是延安文学的显在特征,这种特征的形成有独特的时代语境和深广的历史文化根基.根本原因在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的空前崛起所导致的文化、文学转型,而农民意识形态的确立与张扬则是延安解放区的现实文化语境.在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谱系中,农民及其文化传统与延安文学最能体现本质性或本体性联系,因此也成为延安文学研究的有效论域和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